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8065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包括:升降阀组、前侧油缸及减振组件;其中,减振组件设置在升降阀组与前侧油缸之间,升降阀组通过第一供油口及第一回油口与减振组件相连,减振组件与前侧油缸相连;升降阀组通过第一供油口及第一回油口与前侧油缸相连;升降阀组,用于通过第一供油口给前侧油缸提供第一油量;前侧油缸,用于根据第一油量进行运动,以使升降工作台运行;减振组件,用于根据升降工作台的运行状态,调节前侧油缸的回油口处的油压。该系统通过减振组件根据根据升降工作台的运行状态,调节前侧油缸回油口处的油压,从而有利于减小升降工作台下降时的抖动,提高了运行可靠性。了运行可靠性。了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井下作业时,为实现全断面支护的功能,锚杆钻车必然搭载升降工作台,要求升降工作台垂直升降1m,抗扭和倾覆能力强。
[0003]现有垂直升降工作台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工作台从最高处开始下降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抖动现象,因此,如何减小或者消除该抖动,是当前煤矿技术中研究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通过设置第二减振阀组,减小升降工作台下降时的抖动,提高运行可靠性。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包括:升降阀组、前侧油缸及减振组件;其中,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阀组与所述前侧油缸之间,所述升降阀组通过第一供油口及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减振组件相连,所述减振组件与所述前侧油缸相连;所述升降阀组通过第一供油口及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前侧油缸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供油口给所述前侧油缸提供第一油量;所述前侧油缸,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油量进行运动,以使升降工作台运行;所述减振组件,用于根据升降工作台的运行状态,调节所述前侧油缸的回油口处的油压。
[0007]在一些示例中,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还包括:第一后侧油缸及第二后侧油缸,其中,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二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后侧油缸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二后侧油缸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二回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后侧油缸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后侧油缸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供油口给所述第一后侧油缸及第二后侧油缸提供第二油量;所述第一后侧油缸及所述第二后侧油缸,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油量进行运动,以使升降工作台运行。
[000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减振阀组及第二减振阀组;其中,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一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及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一回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及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三油口与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三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三油口与所述前侧油缸的第四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用于在所述升降工作台处于下降状态时,通过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一供油口提供油量,其中,所述油量中的第一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流入所述第一减振阀组,所述油量中的第二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流入第二减振阀组,所述油量中的第三预设流量通过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一油口流入所述前侧油缸;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油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油量,所述第三预设油量大
于所述第一预设油量;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用于在所述升降工作台处于下降状态时,在所述第二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流入第二减振阀组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处的油压,调节前侧油缸第四油口处的油压。
[0009]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减振阀组,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一阻尼孔、第二阻尼孔、第一可调阻尼孔、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阻尼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阻尼孔的孔径、且大于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的最小孔径,所述第一单向阀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均大于0;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阻尼孔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阻尼孔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一阻尼孔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阻尼孔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减振阀组,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阻尼孔、所述第二阻尼孔、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用于:在第一预设油量流入所述第一减振阀组之后,使第一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流出,以进行回油。
[00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减振阀组,包括:第二过滤网,第三阻尼孔、第四阻尼孔、第二可调阻尼孔、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三阻尼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阻尼孔的孔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可调阻尼孔的最小孔径,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均大于0;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四阻尼孔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阻尼孔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三阻尼孔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第四阻尼孔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三单向阀的第二油口、所述第四单向阀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二可调阻尼孔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第一油口、所述第四单向阀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可调阻尼孔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减振阀组,通过所述第二过滤网,第三阻尼孔、第四阻尼孔、第二可调阻尼孔、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还用于:在第二预设油量流入所述第二减振阀组之后,所述第二预设油量中的一部分油量,通过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四阻尼孔流出所述第二减振阀组,以进行回油;所述第二预设油量中的另一部分油量,通过所述第二可调阻尼孔、所述第四单向阀及所述前侧油缸的第四油口流入所述前侧油缸。
[0011]在一些示例中,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还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指令开关,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指令发出指令信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指令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阀组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开关发送的指令信号,给所述升降阀组发送动作信号,以使所述升降阀组根据所述动作信号,控制所述升降工作台上升或者下降;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指令开关及所述控制器供电
[00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的前端,用于检测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一动作行程;第二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的后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后侧油缸和/或所述第二后侧油缸的第二动作行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动作行程及所述第二动作行程控制所述第一后侧油缸和所述第二
后侧油缸的运动速度;所述供电电源,还用于给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供电。
[0013]在一些示例中,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电控组件相连,所述供电电源还用于给所述显示组件供电,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防爆箱;设置在所述防爆箱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升降工作台的运行参数;设置在所述防爆箱上的至少一个按钮,所述至少一个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以使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运行参数。
[001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升降工作台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升降工作台的当前运行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工作台的消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阀组、前侧油缸及减振组件;其中,所述减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阀组与所述前侧油缸之间,所述升降阀组通过第一供油口及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减振组件相连,所述减振组件与所述前侧油缸相连;所述升降阀组通过第一供油口及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前侧油缸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供油口给所述前侧油缸提供第一油量;所述前侧油缸,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油量进行运动,以使升降工作台运行;所述减振组件,用于根据升降工作台的运行状态,调节所述前侧油缸的回油口处的油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后侧油缸及第二后侧油缸,其中,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二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后侧油缸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二后侧油缸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二回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后侧油缸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后侧油缸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供油口给所述第一后侧油缸及第二后侧油缸提供第二油量;所述第一后侧油缸及所述第二后侧油缸,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油量进行运动,以使升降工作台运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减振阀组及第二减振阀组;其中,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一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及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一回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及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三油口与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三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三油口与所述前侧油缸的第四油口相连;所述升降阀组,用于在所述升降工作台处于下降状态时,通过所述升降阀组的第一供油口提供油量,其中,所述油量中的第一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流入所述第一减振阀组,所述油量中的第二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流入第二减振阀组,所述油量中的第三预设流量通过所述前侧油缸的第一油口流入所述前侧油缸;其中,第三预设油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油量,所述第三预设油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油量;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用于在所述升降工作台处于下降状态时,在所述第二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流入第二减振阀组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二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处的油压,调节前侧油缸第四油口处的油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阀组,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一阻尼孔、第二阻尼孔、第一可调阻尼孔、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阻尼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阻尼孔的孔径、且大于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的最小孔径,所述第一单向阀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均大于0;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阻尼孔的第二油口相连;
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阻尼孔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一阻尼孔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阻尼孔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三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的第二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减振阀组,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阻尼孔、所述第二阻尼孔、所述第一可调阻尼孔、所述第一单向阀及第二单向阀,用于:在第一预设油量流入所述第一减振阀组之后,使第一预设油量通过所述第一减振阀组的第二油口流出,以进行回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振阀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辉敏左岗永丁永成王佃武王威闫金宝王富强张维果杜玉祥孟雯杰张云波陈明健仇卫建弓旭峰马钊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