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00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板,包括板芯,板芯的顶侧与板芯的底侧均设置有滤膜,板芯包括平面段、上支撑筋、下支撑筋,上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上支撑筋之间形成上排水间隙,至少一个上排水间隙的端部连接有上连接筋,上连接筋的形状与上排水间隙的形状相互适配,下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下支撑筋之间形成下排水间隙,至少一个下排水间隙的端部连接有下连接筋,下连接筋的形状与下排水间隙的形状相互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两个排水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容易对位,非常方便,并且连接结构稳定,相连的两块排水板之间不容易相互分离。相连的两块排水板之间不容易相互分离。相连的两块排水板之间不容易相互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板。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经常需要使用排水板,将排水板打入湿度较大的软土中,通过排水板内部的排水通道加快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在实际使用时,通常会出现排水板长度不够的问题,此时将两块排水板接驳相连则较为麻烦,一些施工人员直接将较短的排水板弃置,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排水板,包括板芯,所述板芯的顶侧与所述板芯的底侧均设置有滤膜,所述板芯包括平面段、向上延伸设置于所述平面段顶侧的上支撑筋、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平面段底侧的下支撑筋,所述上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上支撑筋之间形成上排水间隙,至少一个所述上排水间隙的端部连接有上连接筋,所述上连接筋的形状与所述上排水间隙的形状相互适配,所述下支撑筋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下支撑筋之间形成下排水间隙,至少一个所述下排水间隙的端部连接有下连接筋,所述下连接筋的形状与所述下排水间隙的形状相互适配。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平面段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上支撑筋,上支撑筋既起到对位于顶侧的滤膜的支撑作用,任意两个相邻的上支撑筋之间还形成用于排水的上排水间隙,同样的,平面段向下延伸设置有多个下支撑筋,下支撑筋既起到对位于底侧的滤膜的支撑作用,任意两个相邻的下支撑筋之间还形成用于排水的下排水间隙,在任意一个上支撑筋的端部设置有上连接筋,任意一个下支撑筋的端部设置下连接筋,如两块排水板需要接驳时,只需要将一个排水板上的上连接筋、下连接筋分别插入到另一个排水板上的上排水间隙、下排水间隙的端部,即可实现两个排水板的相互连接,两者连接时容易对位,非常快速、方便,并且连接结构稳定,相连的两块排水板之间不容易相互分离。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所述上排水间隙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上连接筋,至少一个所述下排水间隙的两端设置有所述下连接筋。在一个排水板的两端分别有可方便拼接的上连接筋与下连接筋,可同时在前端与后端连接另外两个排水板。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筋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中空通道。第一中空通道与上排水间隙相互连通,不影响水从设置有上连接筋的上排水间隙中流出。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连接筋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中空通道。同样的,第二中空通道与下排水间隙相互连通,不影响水从有下连接筋的下排水间隙
中流出。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上排水间隙与所有的所述下排水间隙沿上下方向一对一地正对设置。上排水间隙与下排水间隙的位置一一对应,提高了排水板的适用性,将排水板前后两端反转后同样可实现两个排水板之间的直接拼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上排水间隙的前端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所述上连接筋,所有的所述下排水间隙的后端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所述下连接筋,所有的所述上连接筋与所有的所述下连接筋沿上下方向相互错开。在两块排水板拼接时,位于后侧的排水板其上连接筋插入到位于前侧排水板的上排水间隙中,由于上连接筋与下连接筋在上下方向相互错开,使得在上下正对的任意一个上排水间隙与下排水间隙内,不会同时存在上连接筋与下连接筋,上连接筋、下连接筋可紧密地连接至上排水间隙、下排水间隙的同时相互避让,在装配时更加方便,避免同时上下存在上连接筋、下连接筋的配合连接而使上排水间隙、下排水间隙胀大,破坏排水板的结构,并且上连接筋与下连接筋如此的排布设计可使得两块排水板在连接时更加紧密,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排水板上的上连接筋、下连接筋排列实施例一立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排水板上的上连接筋、下连接筋排列实施例二立体图。
[0015]附图中:100

滤膜、200

平面段、300

上支撑筋、310

上排水间隙、320

上连接筋、400

下支撑筋、410

下排水间隙、420

下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7]参照图1,一种排水板,包括板芯,所述板芯的顶侧与所述板芯的底侧均设置有滤膜100,所述板芯包括平面段200、向上延伸设置于所述平面段200顶侧的上支撑筋300、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平面段200底侧的下支撑筋400,所述上支撑筋300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上支撑筋300之间形成上排水间隙310,至少一个所述上排水间隙310的端部连接有上连接筋320,所述上连接筋320的形状与所述上排水间隙310的形状相互适配,所述下支撑筋400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下支撑筋400之间形成下排水间隙410,至少一个所述下排水间隙410的端部连接有下连接筋420,所述下
连接筋420的形状与所述下排水间隙410的形状相互适配。
[0018]由上述可知,平面段200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上支撑筋300,上支撑筋300既起到对位于顶侧的滤膜100的支撑作用,任意两个相邻的上支撑筋300之间还形成用于排水的上排水间隙310,同样的,平面段200向下延伸设置有多个下支撑筋400,下支撑筋400既起到对位于底侧的滤膜100的支撑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滤膜100可直接粘接于上支撑筋300与下支撑筋400上,任意两个相邻的下支撑筋400之间还形成用于排水的下排水间隙410,在任意一个上支撑筋300的端部设置有上连接筋320,任意一个下支撑筋400的端部设置下连接筋420,如两块排水板需要接驳时,只需要将一个排水板上的上连接筋320、下连接筋420分别插入到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芯,所述板芯的顶侧与所述板芯的底侧均设置有滤膜(100),所述板芯包括平面段(200)、向上延伸设置于所述平面段(200)顶侧的上支撑筋(300)、向下延伸设置于所述平面段(200)底侧的下支撑筋(400),所述上支撑筋(300)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上支撑筋(300)之间形成上排水间隙(310),至少一个所述上排水间隙(310)的端部连接有上连接筋(320),所述上连接筋(320)的形状与所述上排水间隙(310)的形状相互适配,所述下支撑筋(400)沿左右方向均匀排列有多个,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下支撑筋(400)之间形成下排水间隙(410),至少一个所述下排水间隙(410)的端部连接有下连接筋(420),所述下连接筋(420)的形状与所述下排水间隙(410)的形状相互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辉黄炳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东谷兴盛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