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蜜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792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人们多种口味、方便携带茶叶和蜂蜜、便于添加冲泡茶叶和蜂蜜、避免蜂蜜洒落、方便清洗的茶蜜水杯。该茶蜜水杯包括杯盖、杯体、储物组件,所述储物组件设置在杯体的上端口处,所述杯盖设置在储物组件的上端,储物组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筒盖、第一套筒、第二套筒。该茶蜜水杯在使用时,先将杯盖取下,然后再将储物组件取下,然后向杯体中加入白开水,然后向第一储物腔中加入适量的茶叶,向第二储物腔中加入适量的蜂蜜,再将筒盖盖上,然后将第二套筒的下端与杯体的上端连接即可,再将杯盖固定在第一筒体的上端即可,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蜜水杯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茶蜜水杯。

技术介绍

[0002]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或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水杯一般体积相对较小,方便人们外出携带。水杯体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如饮料、酒水等)。目前现有的水杯大都是装白开水或者茶叶水,将茶叶放入杯中通过滤网阻隔,还有一些是将茶叶和水分开,在需要的时候将茶叶通过特定结构释放至水中进行浸泡,随着人们口味的丰富,单纯的茶叶水或者白开水以及不能满足人们的口味了,例如有时候想喝蜂蜜水了,有时候想喝茶叶水,有时候想喝白开水,一般情况下都是将茶叶和蜂蜜单独携带,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添加冲泡,这样就显得过于麻烦,尤其是蜂蜜为粘稠状液体,不小心会洒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人们多种口味、方便携带茶叶和蜂蜜、便于添加冲泡茶叶和蜂蜜、避免蜂蜜洒落、方便清洗的茶蜜水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茶蜜水杯,包括杯盖、杯体、储物组件,所述储物组件设置在杯体的上端口处,所述杯盖设置在储物组件的上端;
[0005]所述储物组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筒盖、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所述第一筒体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的下端通过第一底板密封,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与第二筒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与杯体的外径相同且大于第二筒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筒体的上端且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共同组成一个储物空腔,所述杯盖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一筒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V形隔板,所述V形隔板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一底板的上表面面积的六分之一,所述V形隔板的上端向上延伸至第一筒体上端面的下方,所述V形隔板的上端面与第一筒体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V形隔板将储物空腔分割成独立的第一储物腔和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一储物腔用于盛放茶叶,所述第二储物腔用于盛放蜂蜜,所述筒盖设置在第一筒体的上端敞口处且将其密封,所述筒盖的下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所述V形凹槽与V形隔板的上端相匹配且上下对应,当筒盖将第一筒体的上端敞口处密封时,所述V形隔板的上端位于V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扇形通孔和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扇形通孔位于第一储物腔内且第一扇形通孔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V形隔板的内部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扇形通孔内设置有茶叶滤网,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位于第二储物腔内,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

3毫米,所述第一扇形通孔与第一圆形通孔关于第一筒体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与第二
筒体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径与第一筒体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套筒的高度与第二筒体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敞口处通过第二底板将其密封,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第二筒体上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径与杯盖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径与第一套筒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上端固定在第一套筒的下端,所述第二套筒的下端与杯体的上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扇形通孔的第一密封装置和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圆形通孔的第二密封装置。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与第二底板的半径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扇形通孔且位于半圆形凹槽的槽底周向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扇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一扇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内设置有扇形活动板,所述扇形活动板的半径与半圆形凹槽的半径相同,所述扇形活动板的横截面面积为半圆形凹槽的横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所述扇形活动板圆心所在的端部通过第三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所述扇形活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扇形通孔,所述第三扇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二扇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扇形通孔位于扇形活动板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下端水平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弧形滑槽的弧长等于扇形活动板的弧长的一半,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拨杆,所述第一拨杆的内端固定在扇形活动板的弧长所在的侧壁的周向方向的中部,初始状态时,第一拨杆位于第一弧形滑槽的一端且扇形活动板将第二扇形通孔密封,当第一拨杆顺时针转动至第一弧形滑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三扇形通孔与第二扇形通孔重叠。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圆形通孔且位于弧形凹槽的槽底的周向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一圆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弧形凹槽内设置有弧形活动板,所述弧形活动板与弧形凹槽相匹配,所述弧形活动板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长度大于弧形凹槽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长度一半,所述弧形活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圆形通孔,所述第三圆形通孔的大小与第二圆形通孔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圆形通孔位于弧形活动板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下端水平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等于弧形活动板大径端所在的弧长的一半,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与弧形凹槽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重合,所述第二弧形滑槽的另一侧半径所在的侧壁的延长线经过第三圆形通孔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弧形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拨杆,所述第二拨杆的内端固定在弧形活动板的大径端弧长所在的外侧壁的周向方向的中部,初始状态时,第二拨杆位于第二弧形滑槽的一端且弧形活动板将第二圆形通孔密封,当第二拨杆位逆时针转动至第二弧形滑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三圆形通孔与第二圆形通孔重叠。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杯盖内侧壁下端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内径与第一筒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外径与杯盖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套筒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内螺纹,所述杯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内径与杯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径与第二套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侧壁
上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匹配。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可拆卸结构包括转轴、滑套,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半圆形凹槽的槽底,所述滑套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扇形活动板圆心所在的端部固定在滑套的外侧壁上。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竖槽和第二竖槽,所述第一竖槽的下端延伸至第一弧形滑槽的上侧壁且二者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竖槽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套筒的上端面,所述第一竖槽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蜜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1)、杯体(2)、储物组件,所述储物组件设置在杯体(2)的上端口处,所述杯盖(1)设置在储物组件的上端;所述储物组件包括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筒盖(5)、第一套筒(6)、第二套筒(7),所述第一筒体(3)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4)的上端为敞口,所述第二筒体(4)的下端通过第一底板(8)密封,所述第一筒体(3)的内径与第二筒体(4)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筒体(3)的外径与杯体(2)的外径相同且大于第二筒体(4)的外径,所述第一筒体(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筒体(4)的上端且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共同组成一个储物空腔,所述杯盖(1)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一筒体(3)的上端,所述第一底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V形隔板(9),所述V形隔板(9)的横截面的面积为第一底板(8)的上表面面积的六分之一,所述V形隔板(9)的上端向上延伸至第一筒体(3)上端面的下方,所述V形隔板(9)的上端面与第一筒体(3)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V形隔板(9)将储物空腔分割成独立的第一储物腔和第二储物腔,所述第一储物腔用于盛放茶叶,所述第二储物腔用于盛放蜂蜜,所述筒盖(5)设置在第一筒体(3)的上端敞口处且将其密封,所述筒盖(5)的下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10),所述V形凹槽(10)与V形隔板(9)的上端相匹配且上下对应,当筒盖(5)将第一筒体(3)的上端敞口处密封时,所述V形隔板(9)的上端位于V形凹槽(10)内,所述第一底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扇形通孔(11)和第一圆形通孔(12),所述第一扇形通孔(11)位于第一储物腔内且第一扇形通孔(11)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V形隔板(9)的内部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扇形通孔(11)内设置有茶叶滤网(13),所述第一圆形通孔(12)位于第二储物腔内,所述第一圆形通孔(12)的直径为2

3毫米,所述第一扇形通孔(11)与第一圆形通孔(12)关于第一筒体(3)的中心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套筒(6)的内径与第二筒体(4)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6)的外径与第一筒体(3)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套筒(6)的高度与第二筒体(4)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套筒(6)的下端敞口处通过第二底板(14)将其密封,所述第一套筒(6)套设在第二筒体(4)上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径与杯盖(1)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7)的外径与第一套筒(6)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套筒(7)上端固定在第一套筒(6)的下端,所述第二套筒(7)的下端与杯体(2)的上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底板(14)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扇形通孔(11)的第一密封装置和用于打开或封闭第一圆形通孔(12)的第二密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蜜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14)的上表面的半圆形凹槽(15),所述半圆形凹槽(15)的半径与第二底板(14)的半径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15)的槽底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扇形通孔(16)且位于半圆形凹槽(15)的槽底周向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扇形通孔(16)的大小与第一扇形通孔(11)的大小相同,所述半圆形凹槽(15)内设置有扇形活动板(17),所述扇形活动板(17)的半径与半圆形凹槽(15)的半径相同,所述扇形活动板(17)的横截面面积为半圆形凹槽(15)的横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二,所述扇形活动板(17)圆心所在的端部通过第三可拆卸结构固定在第二底板(14)上,所述扇形活动板(17)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扇形通孔(18),所述第三扇形通孔(18)的大小与第二扇形通孔(16)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扇形通孔(18)位于扇形活动板(17)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6)的外侧壁下端水平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第一弧形滑槽(19),所述第一弧形滑槽(19)的弧长等于扇形活动板(17)的弧长的一半,所述第一弧形滑槽(19)内设置有第一拨杆(20),所述第一拨杆(20)的内端固定在扇形活动板(17)的弧
长所在的侧壁的周向方向的中部,初始状态时,第一拨杆(20)位于第一弧形滑槽(19)的一端且扇形活动板(17)将第二扇形通孔(16)密封,当第一拨杆(20)顺时针转动至第一弧形滑槽(19)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三扇形通孔(18)与第二扇形通孔(16)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蜜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刚邱四海陈朝洪覃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鹓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