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载人型智能巡逻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可载人型智能巡逻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安防工作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居民社区、商业区、以及商务办公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各类事件频发,为了加强社会的治安环境,盘查、巡逻任务繁重。巡逻机器人是一种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具备自主感知、自主行走等能力,可帮助完成巡逻工作的智能装备。但巡逻机器人搭载的现场处置手段较少,在巡逻过程中发现情况后仍需工作人员前往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便之处。而现有载人移动机器人多为代步工具,缺少必要的探测感知技术,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巡逻领域更多的需求。
[0003]中国专利申请ZL201920180756.7提出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的可折叠载人踏板,包括伸缩杆、探测器、支撑座、放置台、固定座和底座,在机器人内部设置有电控转轴,通过电控转轴的转动带动支撑座两侧踏板向下旋转,巡检机器人的支撑杆中卡合有伸缩杆,通过两只手抓取握把,脚踩踏在踏板上;在巡检机器人的支撑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载人型智能巡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座椅、立柱、警示灯、驾驶行进系统、功能模块、佩戴标签和控制系统;所述底盘为两轮差速驱动式底盘,包括两个驱动轮和四个万向轮;两个驱动轮位于所述底盘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呈左右对称分布,分别由两个驱动电机驱动,用于实现底盘的前进、转向及停止,所述驱动电机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底盘的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两个万向轮,同一端的两个万向轮呈左右对称分布,用于支撑机器人;所述座椅设于所述底盘的顶部;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部,位于所述座椅前方;所述警示灯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侧前方,用于警示提醒,其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功能模块包括高清相机、红外相机、环视相机、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扬声器和跟随模块;所述高清相机和所述红外相机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端,并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高清相机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视频信息并传输至控制系统;所述红外相机用于检测周围环境的温度信息并传输至控制系统;环视相机包括4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并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机器人前后左右的环境图像并传输至控制系统;所述底盘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超声波雷达,所述超声波雷达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探测障碍物距离并传输至控制系统;所述激光雷达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部,位于所述立柱的前方,其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探测机器人前方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并传输至控制系统;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杨杰超,王青,韩忠华,李婷婷,骆聪聪,孟博,汪双洋,尤晓东,张强兵,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