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强的移动型电动冲击夯
[0001]本技术涉及冲击夯
,具体为一种稳定性强的移动型电动冲击夯。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冲击夯主要是利用旋转惯性力的原理制成,由夯锤、夯架、偏心块、皮带轮和电动机等组成。电动机及传动部分装在橇座上,夯架后端与传动轴铰接,在偏心块离心力作用下,夯架可绕此轴上下摆动。夯架前端装有夯锤,当夯架向下方摆动时就夯击土壤,向上方摆动时使橇座前移。因此,蛙式夯夯锤每冲击一次,机身即向前移动一步。
[0003]现有的冲击夯在工作时震动力度大,手扶不舒适,并且操作人员扶持的时候手臂跟随上下移动,而且设备不方便进行搬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的移动型电动冲击夯,解决了现有的冲击夯在工作时震动力度大,手扶不舒适,而且设备不方便进行搬移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稳定性强的移动型电动冲击夯,包括机箱、冲击机构、支撑柱、冲击板和电机,所述机箱底部固定安装有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底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强的移动型电动冲击夯,包括机箱(1)、冲击机构(2)、支撑柱(3)、冲击板(4)和电机(5),所述机箱(1)底部固定安装有冲击机构(2),所述冲击机构(2)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底部固定连接有冲击板(4),所述机箱(1)一侧安装有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框架(6),且机箱(1)位于移动框架(6)内腔,所述机箱(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10),且连接机构(10)另一端活动固定于移动框架(6)内腔壁,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波纹减震筒(101),所述波纹减震筒(101)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03),所述波纹减震筒(10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座(102),且第一弹簧(103)两端与金属座(102)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座(102)一端活动连接有万向连接件(104),所述连接机构(10)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连接件(104)活动连接有第一滚球(105)和第二滚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吴易,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宏新生态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