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757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栈桥回用水母线后端的两处第一分支管路,第一分支管路包括总隔离阀,每一第一分支管路后端设有四处第二分支管路,第二分支管路导通设置有支路隔离阀,支路隔离阀后端设置有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后端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电连接,每一第一分支管路均通过四处第二分支管路连接有七处第三分支管路,每处第三分支管路的喷雾器与对应电磁阀导通连接,每处喷雾器单独应用于一处喷雾场景,本装置减少煤粉外扬,减少煤的损失,降低室内粉尘浓度,改善了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消除了粉尘堆积引发的火险,并避免皮带工作面由于喷水量大、湿度高导致回程皮带积水。带积水。带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炭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而热电厂由于既发电又供热,锅炉容量大于同规模火电厂,热电厂必须比一般火电厂多增设锅炉容量以备用,水处理量也大。火电厂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热电厂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利用皮带输送机在运输煤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对环境和人员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运煤行业粉尘治理基本都是针对转运点,但皮带中部的粉尘未制定具体的粉尘浓度标准,也未设计制造粉尘治理设备设施,皮带中部粉尘治理在行业内是个空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根据作业需求在皮带中部启用并形成水幕状喷雾,对起尘点进行吸附与凝聚,以达到抑制粉尘、净化空气的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如下:
[0005]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栈桥回用水母线后端的两处第一分支管路,所述第一分支管路包括总隔离阀,每一所述第一分支管路后端设有四处第二分支管路,所述第二分支管路导通设置有支路隔离阀,所述支路隔离阀后端设置有用于过滤水杂质的Y型过滤器,所述Y型过滤器后端设置有用于电控制水流通过所述第二分支管路的电磁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管路均通过四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连接有七处第三分支管路,每处所述第三分支管路的喷雾器与对应所述电磁阀导通连接,每处所述喷雾器单独应用于一处喷雾场景。
[0006]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所述第一分支管路中,所述总隔离阀后设有分支阻隔阀,所述总隔离阀与所述分支阻隔阀之间设有管道增压泵。
[0007]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所述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与安装于传输机皮带上的用于检测煤流是否通过的煤流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煤流检测装置与煤流检测装置电源模块电连接。
[0008]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所述一处第一分支管路导通连接的七处所述喷雾场景依次为2A皮带导料槽出口、A采样机A采样头入口、A采样机A采样头出口、B采样机A采样头入口、B采样机A采样头出口、2A皮带配重处、2A皮带驱动滚筒处,所述另一处第一分支管路导通连接的七处所述喷雾场景依次为2B皮带导料槽出口、A采样机B采样头入口、A
采样机B采样头出口、B采样机B采样头入口、B采样机B采样头出口、2B皮带配重处、2B皮带驱动滚筒处。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具备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减少大量煤粉外扬,减少煤的损失,同时降低室内粉尘浓度,改善了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消除了粉尘堆积引发的火险,改善作业人员作业环境,雾状喷头耗水量少,避免皮带工作面由于喷水量大、湿度高导致回程皮带积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的连接分布图。
[001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2]1、第一分支管路;2、第二分支管路;3、第三分支管路;6、栈桥回用水母线;7、DCS分布式控制系统;8、煤流检测装置;9、煤流检测装置电源模块;11、总隔离阀;12、分支阻隔阀;13、管道增压泵;21、支路隔离阀;22、Y型过滤器;23、电磁阀;31、喷雾器;32、喷雾场景;41、2A皮带导料槽出口;42、A采样机A采样头入口;43、A采样机A采样头出口;44、B采样机A采样头入口;45、B采样机A采样头出口;46、2A皮带配重处;47、2A皮带驱动滚筒处;51、2B皮带导料槽出口;52、A采样机B采样头入口;53、A采样机B采样头出口;54、B采样机B采样头入口;55、B采样机B采样头出口;56、2B皮带配重处;57、2B皮带驱动滚筒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包括设置于栈桥回用水母线6后端的两处第一分支管路1,第一分支管路1包括总隔离阀11,总隔离阀采用DN20球阀总隔离阀11后设有分支阻隔阀12,分支阻隔阀12采用DN20球阀,总隔离阀11与分支阻隔阀12之间设有管道增压泵13,管道增压泵13采用单级离心泵,增压后水压不小于0.3MPa,保证供水水压足够,保证后端能形成良好的雾化效果。
[0015]每一第一分支管路1后端设有四处第二分支管路2,第二分支管路2导通设置有支路隔离阀21,支路隔离阀21后端设置有用于过滤水杂质的Y型过滤器22,Y型过滤器22后端设置有用于电控制水流通过第二分支管路2的电磁阀23,采用二位二通DN20电磁阀,电磁阀23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7电连接,DCS分布式控制系统7与安装于传输机皮带上的用于检测煤流是否通过的煤流检测装置8电连接,煤流检测装置8用于检测传输机皮带上是否有煤流通过并时实传送煤流数据信号于DCS分布控制系统7进行分析处理,DCS分布式控制系统7处理后将开关信号传输于电磁阀23,电磁阀23依此进行工作,煤流检测装置8由煤流检测装置电源模块9电连接供电。
[0016]每一第一分支管路1均通过四处第二分支管路2连接有七处第三分支管路3,每处第三分支管路3的喷雾器31与对应电磁阀23导通连接,每处喷雾器31单独应用于一处喷雾场景32,喷雾器31根据设备结构特点,采用条状喷雾器,针对输煤皮带带宽不同可选择长短不同的喷雾器,本研究针对带宽为1200mm,选用65cm长杆状3孔扇形喷头,散开的雾可覆盖工作面。
[0017]一处第一分支管路1导通连接的七处喷雾场景32依次为2A皮带导料槽出口41、A采
样机A采样头入口42、A采样机A采样头出口43、B采样机A采样头入口44、B采样机A采样头出口45、2A皮带配重处46、2A皮带驱动滚筒处47,另一处第一分支管路1导通连接的七处喷雾场景32依次为2B皮带导料槽出口51、A采样机B采样头入口52、A采样机B采样头出口53、B采样机B采样头入口54、B采样机B采样头出口55、2B皮带配重处56、2B皮带驱动滚筒处57。
[0018]选用管道为DN20镀锌碳钢管或不锈钢管,管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以便维修,头部连接螺纹规格为M14
×
1.5。
[0019]优选实施例为2A皮带倒料槽出口41作业时,总隔离阀11开启导通,管道增压泵13开启运作,分支阻隔阀12开启导通,支路隔离阀21开启导通,12煤流检测装置8检测到传输机皮带上有煤流通过,实传送煤流数据信号于DCS分布控制系统7进行分析处理,DCS分布式控制系统7处理后将一打开信号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栈桥回用水母线(6)后端的两处第一分支管路(1),所述第一分支管路(1)包括总隔离阀(11),每一所述第一分支管路(1)后端设有四处第二分支管路(2),所述第二分支管路(2)导通设置有支路隔离阀(21),所述支路隔离阀(21)后端设置有用于过滤水杂质的Y型过滤器(22),所述Y型过滤器(22)后端设置有用于电控制水流通过所述第二分支管路(2)的电磁阀(23),所述电磁阀(23)与DCS分布式控制系统(7)电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分支管路(1)均通过四处所述第二分支管路(2)连接有七处第三分支管路(3),每处所述第三分支管路(3)的喷雾器(31)与对应所述电磁阀(23)导通连接,每处所述喷雾器(31)单独应用于一处喷雾场景(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中部粉尘抑制高压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管路(1)中,所述总隔离阀(11)后设有分支阻隔阀(12),所述总隔离阀(11)与所述分支阻隔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元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