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33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兰花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混凝土浇筑地基,建造人工种植大棚,对种植大棚内进行消毒,将大棚内环境与种植大棚外环境进行隔离,人工管控种植大棚内环境数据;S2:选择叶面苗子清秀、根须饱满,无病害的兰花幼苗;S3:在种植大棚中呈整列摆放瓦盆;S4:制备种植土壤,对种植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随后将其进行病害灭菌处理,将种植土壤中含有的害虫和病菌进行灭活。该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能够解决目前病害是兰花正常成长的一大障碍,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都会给兰花培养者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不及时都会给兰花培养者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兰花种植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兰花原产疏林谷地,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物理性能好,既疏松、又透气、且滤水。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下,兰花植株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大多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0003]兰花的生长需要多种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多方面,然而仅仅保证这些是不够的,除了自然条件外,在广东地区,病害是兰花正常成长的一大障碍,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都会给兰花培养者造成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具备对兰花种植进行病害防控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病害是兰花正常成长的一大障碍,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都会给兰花培养者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对兰花种植进行病害防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用混凝土浇筑地基,建造人工种植大棚,对种植大棚内进行消毒,将大棚内环境与种植大棚外环境进行隔离,人工管控种植大棚内环境数据;
[0009]S2:选择叶面苗子清秀、根须饱满,无病害的兰花幼苗;
[0010]S3:在种植大棚中呈整列摆放瓦盆;
[0011]S4:制备种植土壤,对种植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随后将其进行病害灭菌处理,将种植土壤中含有的害虫和病菌进行灭活;
[0012]S5: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种植土壤添加入瓦盆内,再将兰花幼苗栽种在种植土壤内,前三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随后浇水频率改为五天一次,施肥间隔一周一次;
[0013]S6:将防护网罩罩在瓦盆上,对兰花幼苗害虫进行保护,防止外部害虫入侵的同时,对每一盆兰花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防止一盆兰花上发生害虫后入侵到对其它兰花上;
[0014]S7:定期对兰花和种植土壤进行病害检测。
[0015]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根据不同品种兰花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最佳生长环境的需求,对种植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数据进行显示并进行人为调整。
[0016]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兰花幼苗的枝叶上出现黑色病变部分时,将病变部分所在
分支进行去除。
[0017]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瓦盆之间保持20

30cm的间距,且瓦盆的盆底设有出水孔,种植大棚内安装有排水系统对瓦盆内流出的水进行排出。
[0018]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所述种植土壤的制备方法为将草木灰、鸡粪、煤渣、秸秆粉和沼泽土按照1:1:1.5:0.5:3的比例混合,依次采用高温和紫外线光照的方式对种植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0019]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每一个瓦盆中种植两株幼苗,两株幼苗保持间距,待种植在瓦盆中的幼苗对移栽的环境进行适应成长后,将其生长较弱的一株拔出。
[0020]优选的,所述S7步骤中,发现病害后,对发现病害兰花及其周边五米内兰花移出种植大棚进行隔离救治、观察。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该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通过建立种植大棚,对兰花种植环境进行人为控制,同时防止外界病害对兰花造成影响,挑选兰花幼苗的同时,对种植土壤进行灭菌处理,防止种植土壤内含有病害影响兰花的生长,随后使用防护网罩对每一盆兰花都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害虫入侵的同时自身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防止一盆兰花上发生害虫后入侵到对其它兰花上,对兰花种植过程中的病害进行防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用混凝土浇筑地基,混凝土地面铺设沥青,建造人工种植大棚,对种植大棚内进行消毒,将大棚内环境与种植大棚外环境进行隔离,人工管控种植大棚内环境数据,根据不同品种兰花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最佳生长环境的需求,对种植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数据进行显示并进行人为调整;
[0027]S2:在无病害的环境中培养兰花幼苗,待幼苗成苗后,选择叶面苗子清秀、根须饱满,无病害的兰花幼苗,兰花幼苗的枝叶上出现黑色病变部分时,将病变部分所在分支进行去除;
[0028]S3:在种植大棚中呈整列摆放瓦盆,瓦盆价格便宜,并且通透性极好,不影响兰花的根系呼吸,瓦盆的盆底和盆壁上均设有排水孔,利于排水和透气,瓦盆盆底的排水孔悬空设置,不贴靠地面,保证瓦盆底部的排水孔正常排水,保证大棚的室内通风,任意相邻的两个瓦盆之间保持20cm的间距,且瓦盆的盆底设有出水孔,种植大棚内安装有排水系统对瓦盆内流出的水进行排出;
[0029]S4:制备种植土壤,对种植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随后将其进行病害灭菌处理,将种植土壤中含有的害虫和病菌进行灭活,所述种植土壤的制备方法为将草木灰、鸡粪、煤
渣、秸秆粉和沼泽土按照1:1:1.5:0.5:3的比例混合,依次采用高温和紫外线光照的方式对种植土壤进行灭菌处理;
[0030]S5: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种植土壤添加入瓦盆内,同时每个瓦盆中放置2

3条蚯蚓,再将兰花幼苗栽种在种植土壤内,前三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随后浇水频率改为五天一次,水的成分为液态水与植物营养液以体积比为100:1的比例混合,施发酵过后的生物肥,间隔一周一次,每日保证正常光照,雨天期间采用人工补光方式,满足兰花的光照需求,每星期定期松土,将棍棒通过排水孔插入到瓦盆内,轻微摆动棍棒,对瓦盆内的种植土壤进行松动,每一个瓦盆中种植两株幼苗,两株幼苗保持间距,待种植在瓦盆中的幼苗对移栽的环境进行适应成长后,将其生长较弱的一株拔出;
[0031]S6:将防护网罩罩在瓦盆上,对兰花幼苗害虫进行保护,防止外部害虫入侵的同时,对每一盆兰花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防止一盆兰花上发生害虫后入侵到对其它兰花上;
[0032]S7:定期对兰花和种植土壤进行病害检测,同时对种植土壤的养分进行定期检测,养分不足时及时补充所缺养分,并将兰花生长数据、种植土壤养分、光照强度的每日数据值进行制表分析,获取兰花生长数据,并根据生长数据优化种植土壤的养分和光照强度,发现病害后,对发现病害兰花及其周边五米内兰花移出种植大棚进行隔离救治、观察。
[0033]该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用混凝土浇筑地基,建造人工种植大棚,对种植大棚内进行消毒,将大棚内环境与种植大棚外环境进行隔离,人工管控种植大棚内环境数据;S2:选择叶面苗子清秀、根须饱满,无病害的兰花幼苗;S3:在种植大棚中呈整列摆放瓦盆;S4:制备种植土壤,对种植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随后将其进行病害灭菌处理,将种植土壤中含有的害虫和病菌进行灭活;S5: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种植土壤添加入瓦盆内,再将兰花幼苗栽种在种植土壤内,前三天早晚各浇一次水,随后浇水频率改为五天一次,施肥间隔一周一次;S6:将防护网罩罩在瓦盆上,对兰花幼苗害虫进行保护,防止外部害虫入侵的同时,对每一盆兰花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防止一盆兰花上发生害虫后入侵到对其它兰花上;S7:定期对兰花和种植土壤进行病害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兰花种植的病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根据不同品种兰花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不同最佳生长环境的需求,对种植大棚内的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数据进行显示并进行人为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广东地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湾李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湖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