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及装置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内外饰用复合毡材,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及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燃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需求不断推动汽车轻量化进程。在此背景下,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汽车内外饰中得到大量应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顶棚、衣帽架、底护、行李箱、备胎盖板、天窗滑盖等。对于汽车不同部件的使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有着不同的性能要求。例如,衣帽架作为汽车内饰配件,起着放置物品等作用,需要较好的力学强度;底护为汽车外饰配件,其功能是防止路面积水或泥沙等进入发动机仓,防止凹凸路面对底盘系统的刮擦以及减弱行车噪声对车内舒适性的影响,需要良好的冲击韧性和吸音性;顶棚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起着隔热、降噪等作用。除此之外,汽车内饰配件对气味和VOC有着较高要求。丰富的汽车应用场景对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提出不同的性能要求,甚至是多种功能的叠加。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毡材至少包括上下两层的外功能层和中间的芯层刚性骨架层,所述的毡材为包括两层外功能层与芯层刚性骨架层的至少三道以上的道彩虹单纤维网之间经过交叉铺网及针刺而成为复合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功能层为绝热吸音层或增韧抗冲层或气味改善层或疏水拒油层,所述的芯层刚性骨架层主要由35%
‑
65%基材纤维和65%
‑
35%增强纤维开松混棉而成。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台以上的开包机(12)、与开包机(12)连接的多合一喂棉箱(13)、与喂棉箱(13)相连的梳理机(14)、与梳理机(14)相连的铺网机(15)、与铺网机(15)相连的针刺机(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棉箱(13)包括至少三个以上的喂棉区,所述的喂棉区包括输入端、输送段和输出端,所述的输入端与开包机(12)相连,所述的输出端通过皮带称(11)连接至梳理机(14)相连,所述的各喂棉区之间通过活动隔板分隔,所述的输出端包括由设置于皮带称(11)两侧的固定挡板(19)、喂棉箱(13)箱体喂棉箱箱体护板(17)和设置于皮带秤上方的小隔板(18)形成的输出口(26),所述的输送段分为输入仓、均棉仓和送棉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仓内、设有与凝棉器(1)相连的储棉箱(2),所述的储棉箱(2)的下方设有输出罗拉(3)、及与输出罗拉(3)输出方向上的开松罗拉(4);所述的输入仓的下部设有进料传感器(5),所述的进料传感器(5)可上下调节高度,所述的输入仓的下端设有水平底帘(6)用于放置及运输棉花。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乘用车内外饰用纤维增强轻质热塑性无界面分层毡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输入仓相连的均棉仓包括与水平底帘(6)相连接的斜帘(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丽健,方晶,周立,祝超,章凯翔,应颂颂,张恒源,陈佳扬,吕超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