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684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及装置,涉及核辐射计量校准技术领域,准直器中设置有用于透过射线的通道,沿射线的传播方向,所述通道包括直径逐渐均匀扩大的第一锥形段及第一圆柱段,所述第一锥形段与所述第一圆柱段同轴首尾连通,且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锥形段的最大直径,且所述通道的中轴线与棒状放射源的中轴线垂直正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准直器包括首尾连通的第一锥形段与第一圆柱段,第一锥形段可以将纵向视场进行有效限束,第一圆柱段可准直并减小γ射线(γ光子)与准直器的构造材料发生的康普顿散射的低能成分,使射线能谱更单能,使剂量均匀性更好。均匀性更好。均匀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辐射计量校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当中,用于均匀辐照场的常用放射源通常为铯

137源、钴

60源,且为点源,活度低。钴

60放射源的半衰期为5.27年,辐照场活度变化较大,较少采用;铯

137放射源,半衰期为30.17年,辐照源活度变化较小,常用于均匀辐照场。已有的铯

137放射源辐照均匀场构建是基于点状放射源,且放射源活度低,仅数百居里或更低。活度高的一般为棒状源(如:钴

60放射源通用规格为棒状源,铯

137放射源通用规格为为棒状源)。
[0003]由于检定校准对同位素放射源辐射场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通常会选择采用棒状源作为放射源,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装置均为点状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装置,如申请号为“201410679413.7”,名称为“一种用于参考γ辐射场的γ射线准直器”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根据其说明书附图1、附图2可以明确得知其针对的是点源,能够具有特殊光路通道的装置能够构建点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但是其装置并不能适用于棒状放射源;又如申请号为“201911305403.6”,名称为“用于准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的准直器”的专利技术专利,其针对的也是点源。所以,现有技术中对点状放射源应用较广泛,相应的辐照装置也比较常见,而针对棒状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专用设备鲜有报道。
[0004]所以,为了更好在低灵敏度辐射探测系统灵敏度标定、核仪器仪表检定等实验某一空间中提供单一能量、同一剂量率(不均匀度<2%)标准γ射线均匀辐射场,使棒状放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实验,迫切需要一套均匀辐照场构建的专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棒状放射源的出射口照射量率更高,信噪比更高,射线更单能,剂量均匀性更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所述准直器中设置有用于透过射线的通道,沿射线的传播方向,所述通道包括直径逐渐均匀扩大的第一锥形段及第一圆柱段,所述第一锥形段与所述第一圆柱段同轴首尾连通,且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锥形段的最大直径;所述通道的中轴线与棒状放射源的中轴线垂直正对。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段末端还连接有同轴的第二圆柱段或沿射线传播方向直径均匀增大的第二锥形段。
[0008]优选的,所述准直器适用的棒状放射源为万居里级棒状铯

137放射源,所述第一锥形孔的两端部直径分别为24mm、40mm,长度为50mm;所述第一圆柱段
的直径为40mm,长度为100mm。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段的末端还连接有所述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锥形段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8mm、40mm,长度为50mm。
[0010]优选的,所述准直器适用的棒状放射源为万居里级棒状铯

137放射源,所述第一锥形孔的两端部直径分别为40mm、70mm,长度为200mm;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为80mm,长度为50mm。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段的末端还连接有所述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为40mm,长度为50mm。
[0012]优选的,所述准直器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铅。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装置,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内部设置有棒状放射源,所述屏蔽罩的壁上开设有孔,孔中设置有有如上述的准直器,所述准直器上所述通道的中轴线与所述棒状放射源的中轴线垂直正对。
[0014]优选的,所述棒状放射源的中轴线与所述准直器内端距离为55mm。
[0015]优选的,所述屏蔽罩采用铅块堆叠而成,所述铅块之间错缝搭接。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中的准直器包括首尾连通的第一锥形段与第一圆柱段,第一锥形段可以将纵向视场进行有效限束,第一圆柱段可准直并减小γ射线(γ光子)与准直器的构造材料发生的康普顿散射的低能成分,使射线能谱更单能,剂量均匀性更好,能够匹配棒状放射源,构建高活度均匀辐照场;
[0018]2、本专利技术中的两种准直器的类型能够良好匹配万居里级棒状铯

137放射源,可以完全满足出射口照射量率大于50R/min、均匀性优于2%(即小于2%),屏蔽罩的建构方式使整个装置的信噪比SNR不小于1000,使棒状放射源更好地服务于科学实验。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第一种类型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第二种类型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铅块堆叠而成的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准直器;2、第一锥形段;3、第一圆柱段;4、第二锥形段;5、第二圆柱段;6、屏蔽罩;7、棒状放射源;8、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棒状放射源的出射口照射量率更高,信噪比更高,射线更单能,剂量均匀性更好。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准直器1中设置有用于透过射线的通道,沿射线的传播方向,通道包括直径逐渐均匀扩大的第一锥形段2及第一圆柱段3,第一锥形段2与第一圆柱段3同轴首尾连通,且第一圆柱段3的直径不小于第一锥形段2的最大直径;通道的中轴线与棒状放射源7的中轴线垂直正对。
[0029]在使用时,将棒状放射源7放在一屏蔽罩6中,并在屏蔽罩6上开设孔,孔中设置有本实施例中的准直器1,同时保证孔与准直器1之间的屏蔽效果,减少射线泄漏;棒状放射源7向外辐射的过程中,射线则依次通过第一锥形段2、第一圆柱段3射出;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棒状放射源均匀辐照场构建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中设置有用于透过射线的通道,沿射线的传播方向,所述通道包括直径逐渐均匀扩大的第一锥形段及第一圆柱段,所述第一锥形段与所述第一圆柱段同轴首尾连通,且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锥形段的最大直径;所述通道的中轴线与棒状放射源的中轴线垂直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段末端还连接有同轴的第二圆柱段或沿射线传播方向直径均匀增大的第二锥形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适用的棒状放射源为52mm
×
480mm万居里级棒状铯

137放射源,所述第一锥形孔的两端部直径分别为24mm、40mm,长度为50mm;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为40mm,长度为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末端还连接有所述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锥形段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8mm、40mm,长度为5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适用的棒状放射源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立东陆艳婷张猛超刘超纲翁秀峰王炳奎杨文新崔亚军陈金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