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681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中,包括包膜装置,所述包膜装置具有用于进行一层包膜的第一包膜机构和用于进行二层包膜的第二包膜机构,所述第一包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包膜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一静置仓,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静置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包膜机构和第二包膜机构将甲酸进行双层包膜,能够有效优化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并优化了制备酸化剂的制备过程。并优化了制备酸化剂的制备过程。并优化了制备酸化剂的制备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膜
,特别是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酸pKa值为3.75,属中强酸,能快速提供H+,降低畜禽胃部pH值,激活胃蛋白酶,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同时甲酸又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其抑菌效果优于乙酸、丙酸和乳酸等一般有机酸化剂,能抑制肠道有害菌群、调节菌群结构、促进机体生长和健康。但由于甲酸是液体,挥发性、腐蚀性均较强,难以在饲料中直接添加。目前市场上的甲酸类产品多采用甲酸钙、甲酸

甲酸铵和二甲酸钾等形式,其中甲酸钙为钙盐,不具备促消化和抑菌作用,需置换为甲酸,这就需要在胃部消耗胃酸,而胃酸酸性强于甲酸,置换性价比低,还会进一步加重断奶仔猪胃内酸度不足;甲酸

甲酸铵属酸

盐结合形式,有缓释能力但较弱,只有极少部分甲酸能过胃;二甲酸钾是甲酸和甲酸钾以氢键缔合形式形成,具有较强的缓释能力,甲酸能大部分过胃;甲酸过胃进入肠道后,肠道环境pH在5.5以上,甲酸电离,离子状态的甲酸无抑菌能力。
[0003]而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生产效果,往往需要添加高剂量的甲酸,而高剂量不利于动物机体健康,且增加生产成本,从而需要将甲酸进行包被缓释处理,使其在整个胃肠道发挥作用,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将甲酸进行缓释型包膜的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中,包括包膜装置,所述包膜装置具有用于进行一层包膜的第一包膜机构和用于进行二层包膜的第二包膜机构,所述第一包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包膜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一静置仓,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静置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包膜机构用于旋转的第一转盘和用于自转的第一旋转管;所述第一转盘呈垂直放置,且所述第一转盘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旋转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圆孔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内,所述第一旋转管内设置有第一自转内管,所述第一自转内管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管内,所述第一转盘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一旋转固定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包膜机构用于旋转的第二转盘和用于自转的第二旋转管;所述第二转盘呈垂直放置,且所述第二转盘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二旋转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圆孔固定在所述第二转盘内,所述第二旋转管内设置有第二自转内管,所述第二自转内管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管内,所述第二转盘两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中心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二旋转固定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筛分切割装置,所述筛分切割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静置仓下方,所述筛分切割装置包括筛分机构、切割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筛分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静置仓的正下方且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的一侧,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另一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分机构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至所述切割机构下方,所述切割机构具有与所述过滤网孔径相对应的切割组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料装置,所述配料装置包括若干储料仓和设置在所述储料仓下方的吸附池;所述吸附池与所述第一包膜机构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包膜剂储料仓和第二包膜剂储料仓;所述第一包膜剂储料仓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膜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包膜剂储料仓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上方。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筛分切割装置下方。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包膜装置、所述筛分切割装置、所述配料装置和所述收集箱上的检测定位模块以及用于分析调节的控制中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第一包膜机构和第二包膜机构将甲酸进行双层包膜,能够有效优化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并优化了制备酸化剂的制备过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装置总体布置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包膜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包膜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切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制备装置总体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根据附图1所示,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中,包括包膜装置1,包膜装置1具有用于进行一层包膜的第一包膜机构11和用于进行二层包膜的第二包膜机构12,第一包膜机构11设置在第二包膜机构12上方,第一包膜机构11和第二包膜机构12之间连接有第一静置仓13,第二包膜机构12下方设置有第二静置仓14。
[0025]第一包膜机构11用于对甲酸进行第一层包膜,第二包膜机构12用于对甲酸进行第二层包膜。第一静置仓13用于在甲酸进行第一层包膜后进行冷却静置,第二静置仓14用于在甲酸进行第二层包膜后进行冷却静置。
[0026]根据附图2所示,第一包膜机构11用于旋转的第一转盘111和用于自转的第一旋转
管112;第一转盘111呈垂直放置,且第一转盘111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第一旋转管112的两端通过圆孔固定在第一转盘111内,第一旋转管112内设置有第一自转内管113,第一自转内管113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旋转管112内,第一转盘111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114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一旋转固定件115。
[0027]第一旋转管112通过两端的转子在内部设置可以进行自转的第一自转内管113,利用自转对进入的配料进行混合;同时第一转盘111将第一旋转管112通过第一固定中心114进行旋转,利用旋转对进入的配料进行混合,通过同时将第一自转内管113进行自转和第一旋转管112进行旋转来进行混合包膜,能够提高包膜效率,以及使得包膜覆盖更加均匀。
[0028]根据附图3所示,第二包膜机构12用于旋转的第二转盘121和用于自转的第二旋转管122;第二转盘121呈垂直放置,且第二转盘121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第二旋转管122的两端通过圆孔固定在第二转盘121内,第二旋转管122内设置有第二自转内管123,第二自转内管123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旋转管122内,第二转盘121两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中心124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二旋转固定件125。
[0029]第二旋转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膜装置,所述包膜装置具有用于进行一层包膜的第一包膜机构和用于进行二层包膜的第二包膜机构,所述第一包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包膜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一静置仓,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静置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膜机构用于旋转的第一转盘和用于自转的第一旋转管;所述第一转盘呈垂直放置,且所述第一转盘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旋转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圆孔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内,所述第一旋转管内设置有第一自转内管,所述第一自转内管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管内,所述第一转盘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一旋转固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膜机构用于旋转的第二转盘和用于自转的第二旋转管;所述第二转盘呈垂直放置,且所述第二转盘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二旋转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圆孔固定在所述第二转盘内,所述第二旋转管内设置有第二自转内管,所述第二自转内管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管内,所述第二转盘两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中心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二旋转固定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南胡友军陈元富孙丹丹高增兵胡文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酸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