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674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所述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包括底座、光照壳、光源组件和房屋模型,光照壳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行走导轨,底座上端位于光照壳内下部、中部转动套合于光照壳下部,底座中部与光照壳转接处的转轴位于行走导轨的中心面,底座与光照壳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光照壳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房屋模型放置于底座上端面中心处,房屋模型内底面和侧壁内面均设置有光照强度检测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平行光源,所述行走机构和平行光源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目前计房屋户型和窗户的大小时,不易检验其光照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设计装置。设计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环境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0003]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建筑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生命,不仅要完成建筑本身的功能外,还要具有健康、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建筑环境的认识和评价就有重要意义。室内适当的照度和亮度、光源的分布和属性、光色、有效防眩等是舒适光环境的基本要素。室内照明电压的稳定性能、照明用具的质量等也会影响人们的视觉环境。
[0004]为了节能环保,照明系统会尽可能多的采用阳光照明。目前设计房屋户型和窗户的大小时,仅有一般的国家标准,因日照角度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均有不同,在做优化设计时,不易检验其光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目前计房屋户型和窗户的大小时,不易检验其光照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所述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包括底座、光照壳、光源组件和房屋模型,所述光照壳呈球形壳体状,光照壳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行走导轨,所述底座竖直设置,底座上端位于光照壳内下部、中部转动套合于光照壳下部,底座中部与光照壳转接处的转轴位于行走导轨的中心面,底座与光照壳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光照壳转动的转动机构;
[0008]所述房屋模型放置于底座上端面中心处,房屋模型内底面和侧壁内面均设置有光照强度检测组件;
[0009]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行走机构和平行光源,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于行走导轨,行走机构带动平行光源沿行走导轨运动,所述平行光源的照射方向朝向房屋模型,所述行走机构和平行光源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调整平行光源的照射方向。
[0010]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转轴和液压缸,所述底板位于光照壳下部外侧,所述转轴转动套合于光照壳下部,所述液压缸位于光照壳内,液压缸的缸座
固定设置于转轴顶端中心处,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所述房屋模型可拆卸放置于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
[0012]优选的,所述行走导轨为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个,行走导轨的截面呈L形,行走导轨的竖直段端部固定设置于光照壳内壁,行走导轨的水平段朝向光照壳中心处,两个行走导轨的水平段端部相对间隔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齿条、行走架和行走电机,所述行走齿条呈与行走导轨相对应的环形,行走齿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与两个行走导轨一一对应设置,行走齿条固定设置于行走导轨水平段靠近,所述行走架上部两侧转动设置有定位轮、下部两侧转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定位轮位于行走导轨的水平段与光照壳内壁之间,定位轮远离行走架的一端滑动抵至行走导轨的竖直段,所述行走轮圆周外侧固定套合有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与行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行走电机固定设置于行走架且与行走轮传动连接,所述平行光源设置于行走架下表面中部。
[0014]优选的,所述行走架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两侧转动设置有定位轮,所述下板两侧转动设置有行走轮,上板下部设置有竖直的导套,下板上部设置有与导套相对应的导杆,所述导杆滑动套合于导套内,导套与导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驱使下板向上板滑动。
[0015]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于行走架与平行光源之间,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滑套、转向板和双轴平移机构,所述转向杆上端呈球形且转动嵌合于行走架下表面中部,平行光源固定设置于转向杆下端,所述转向板间隔设置于行走架下方,转向板相对行走架下表面水平滑动,所述滑套呈球形且与转向杆同轴设置,滑套轴向滑动套合于转向杆且转动嵌合于转向板,所述双轴平移机构设置于行走架和转向板之间。
[0016]优选的,所述双轴平移机构包括第一丝杆滑台和第二丝杆滑台,所述第一丝杆滑台包括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二丝杆滑台包括第二直线导轨和第二滚珠丝杆,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固定设置于行走架,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与第一直线导轨平行设置且转动设置于行走架,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沿第一直线导轨长度方向滑动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一直线导轨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二直线导轨螺纹套合于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与第二直线导轨平行设置且转动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所述转向板沿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设置且螺纹套合于第二滚珠丝杆。
[0017]优选的,所述室内环境设计装置还包括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滑环、导电条、导电环和第二导电滑环,所述第一导电滑环设置于底座与光照壳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二导电滑环设置于行走轮与行走架转动连接处,所述导电条设置于光照壳内壁且位于行走导轨的竖直段内侧,所述导电环固定套合于行走轮圆周外侧且与导电条导电贴合,第一导电滑环一端连接至电源、另一端连接导电条,第二导电滑环一端连接至导电环,第二导电滑环另一端连接至行走电机、平行光源和双轴平移机构。
[0018]优选的,所述光照壳和行走导轨均由绝缘材质制成,所述光照壳内侧面设置有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为黑色棉布。
[0019]优选的,所述光照强度检测组件包括AVR单片机、阻容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蜂鸣器电路;
[0020]所述AVR单片机为ATmega8单片机;
[0021]所述阻容电路包括第一光敏电阻、第二光敏电阻、第五电容、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至AVR单片机的PC0端、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光敏电阻与第五电容串联且一同并联与第二电容与第一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三电阻一端连接至AVR单片机的PC1端、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光敏电阻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光敏电阻与第四电容并联设置,第二光敏电阻和第四电容远离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接地点;
[0022]所述时钟电路包括变压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变压器两端分别连接至AVR单片机的PB6端和PB7端,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依次串联且与变压器并联设置,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之间连接至第二接地点;
[0023]所述蜂鸣器电路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一端连接至AVR单片机的PD7端、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接地点;
[0024]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复位开关和第三电容并联设置且一端连接至AVR单片机的RESET端、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阻。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的房屋模型放置于光照壳内下部,光源组件沿光照壳内壁移动,光照壳自身能够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包括底座(1)、光照壳(2)、光源组件和房屋模型(4),所述光照壳(2)呈球形壳体状,光照壳(2)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行走导轨(3),所述底座(1)竖直设置,底座(1)上端位于光照壳(2)内下部、中部转动套合于光照壳(2)下部,底座(1)中部与光照壳(2)转接处的转轴(102)位于行走导轨(3)的中心面,底座(1)与光照壳(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光照壳(2)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房屋模型(4)放置于底座(1)上端面中心处,房屋模型(4)内底面和侧壁内面均设置有光照强度检测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行走机构(5)和平行光源(6),所述行走机构(5)设置于行走导轨(3),行走机构(5)带动平行光源(6)沿行走导轨(3)运动,所述平行光源(6)的照射方向朝向房屋模型(4),所述行走机构(5)和平行光源(6)之间设置有转向机构(7),所述转向机构(7)用于调整平行光源(6)的照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01)、转轴(102)和液压缸(103),所述底板(101)位于光照壳(2)下部外侧,所述转轴(102)转动套合于光照壳(2)下部,所述液压缸(103)位于光照壳(2)内,液压缸(103)的缸座固定设置于转轴(102)顶端中心处,液压缸(103)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所述房屋模型(4)可拆卸放置于液压缸(103)的活塞杆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导轨(3)为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两个,行走导轨(3)的截面呈L形,行走导轨(3)的竖直段端部固定设置于光照壳(2)内壁,行走导轨(3)的水平段朝向光照壳(2)中心处,两个行走导轨(3)的水平段端部相对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5)包括行走齿条、行走架(501)和行走电机,所述行走齿条呈与行走导轨(3)相对应的环形,行走齿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与两个行走导轨(3)一一对应设置,行走齿条固定设置于行走导轨(3)水平段靠近,所述行走架(501)上部两侧转动设置有定位轮(502)、下部两侧转动设置有行走轮(503),所述定位轮(502)位于行走导轨(3)的水平段与光照壳(2)内壁之间,定位轮(502)远离行走架(501)的一端滑动抵至行走导轨(3)的竖直段,所述行走轮(503)圆周外侧固定套合有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与行走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行走电机固定设置于行走架(501)且与行走轮(503)传动连接,所述平行光源(6)设置于行走架(501)下表面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501)包括上板(5011)和下板(5012),所述上板(5011)两侧转动设置有定位轮(502),所述下板(5012)两侧转动设置有行走轮(503),上板(5011)下部设置有竖直的导套(5013),下板(5012)上部设置有与导套(5013)相对应的导杆(5014),所述导杆(5014)滑动套合于导套(5013)内,导套(5013)与导杆(5014)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驱使下板(5012)向上板(5011)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7)设置于行走架(501)与平行光源(6)之间,所述转向机构(7)包括转向杆(701)、滑套(702)、转向板(703)和双轴平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王维天吴现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