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传热道路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650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传热道路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垫层、底基层、基层、热传递层、面层和导热管,所述热传递层设置在所述基层和所述面层之间,所述基层铺设在所述底基层上面,所述底基层铺设在所述垫层上面,所述垫层底部均匀分布钻孔,所述导热管底部设置于所述钻孔内,所述导热管顶部设置于所述热传递层内,所述基层和所述面层的材料中均加有碳化硅微粉。通过设置热传递层并将导热管顶部设置于热传递层内,实现了对导热管顶部的保护;通过在基层和面层的材料中加入碳化硅微粉,实现了热量不仅能够通过导热管进行线性传递,还能够通过面层、热传递层以及基层实现面性传递,提高了传热效率。提高了传热效率。提高了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传热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传热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以其表面平整、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不扬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路面铺设上,但是沥青路面的缺点也很明显。沥青路面的温度稳定性差,冬天室外温度低时,路面容易热胀冷缩出现冻裂,产生一道道裂缝,车辆在存有裂缝的道路上行驶时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夏天室外温度高时,路面受热易软化,车辆驶过后路面容易出现车辙,同样会降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因此道路经常需要及时修补,维护十分麻烦。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CN110528375A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方法,该种方法在垫层底部插入导热件,且导热件顶部位于面层内,通过导热件导热,使得面层与沟槽底部的土壤实现传热。该方法实际热交换面积仅为置于面层内的导热件外表面面积,热交换面积小传热量少;为了增大热交换面积,施工时会加大埋入面层导热件的长度,这样会使导热件上表面贴近面层上表面,导热件上表面长时间受到车辆行驶带来的压力容易受损变形,当面层冻裂或者产生车辙时会使导热件上表面裸露在空气中,空气与导热件上表面接触进行传热,降低了导热件将热量从面层传递到沟槽底部土壤的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传热道路及其施工方法,增强面层与沟槽底部的土壤的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传热道路,能够增强面层与沟槽底部的土壤的传热效果,防止路面出现裂缝和车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传热道路,包括垫层、底基层、基层、热传递层、面层和导热管,所述热传递层设置在所述基层和所述面层之间,所述基层铺设在所述底基层上面,所述底基层铺设在所述垫层上面,所述垫层底部均匀分布钻孔,所述导热管底部设置于所述钻孔内,所述导热管顶部设置于所述热传递层内。所述垫层由砂子和砾石组成。所述底基层由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基层由传热沥青铺设而成,传热沥青质量份数的组分为:沥青120份,碳化硅微粉30

45份,粗集料230

350份,细集料90

120份,矿粉5

10份。所述热传递层采用导热石墨片组合而成。所述面层由抗压传热沥青铺设而成,抗压传热沥青质量份数的组分为:沥青100份,碳化硅微粉30

45份,玻璃纤维15

20份,粗骨料200

300份,细骨料50

100份,矿粉4

8份。
[0006]优选地,所述导热管为外螺纹结构,有效增大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垫层以下的土壤、所述导热管与所述热传递层、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基层的热交换面积,进而提高所述导热管的热交换量。
[0007]优选地,所述所述钻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垫层底部,相邻两个钻孔孔心间距为1米至1.5米。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效传热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开挖沟槽;
[0010]步骤2,进行槽底压实;
[0011]步骤3,在沟槽底部进行钻孔;
[0012]步骤4,在钻孔内放入导热管、回填、压实,导热管顶部位于热传递层内;
[0013]步骤5,铺设垫层,具体如下:
[0014]在槽底铺设砂子和硕石以形成垫层;
[0015]步骤6,铺设底基层,具体如下:
[0016]在垫层上浇筑水泥混凝土以形成底基层;
[0017]步骤7,铺设基层,具体如下:
[0018]在底基层上铺设传热沥青,以形成基层;
[0019]传热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沥青120份,碳化硅微粉30

45份,粗集料230

350份,细集料90

120份,矿粉5

10份;
[0020]步骤8,铺设热传递层,具体如下:
[0021]在基层上铺设导热石墨片,以形成热传递层;
[0022]步骤9,铺设面层,具体如下:
[0023]在热传递层上铺设抗压传热沥青,以形成面层;
[0024]抗压传热沥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沥青100份,碳化硅微粉30

45份,玻璃纤维15

20份,粗骨料200

300份,细骨料50

100份,矿粉4

8份。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热沥青中加入碳化硅微粉,有效提高基层的导热性,导热管穿过基层与基层接触,实现了基层与导热管的热交换,增大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量。
[0027]2、通过设置热传递层并且将导热管顶部设置于热传递层内,实现了对导热管顶部的保护,避免了导热管受损变形或裸露在空气中。并且热传递层采用石墨片组合而成,能够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
[0028]3、通过在抗压传热沥青中加入碳化硅微粉,使得面层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实现了面层与热传递层热量的高效传输。
[0029]4、通过在抗压传热沥青中加入玻璃纤维,提高面层抗压强度,使得面层不易变形不易裂开,实现了对导热管顶部的进一步保护。
[0030]5、本专利技术的面层、热传递层以及基层都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并且面层、热传递层以及基层相邻设置,使得热量不仅能够通过导热管进行线性传递,还能够通过面层、热传递层以及基层实现面性传递,实现了夏天面层快速将热量传输出去、冬天面层快速将热量吸收进去的效果,进而使得面层能够更好的适应冬季低温环境和夏季高温环境,路面不易出现裂缝和车辙。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高效传热道路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面层;2、热传递层;3、基层;4、底基层;5、垫层底部土壤;6、垫层;7、导
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以下实施例中,沥青采用茂名市富伟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70号沥青。
[0035]以下实施例中,碳化硅微粉采用大丰市龙华耐磨材料厂出售的24号碳化硅微粉。
[0036]以下实施例中,矿粉采用河北辉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矿粉。
[0037]以下实施例中,细集料采用深圳市八冶工程实业有限公司出售的河沙。
[0038]以下实施例中,粗集料采用河北科旭建材有限公司出售的碎石。
[0039]以下实施例中,玻璃纤维采用江苏康达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玻璃纤维。
[0040]以下实施例中,砂子采用山东展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砂子。
[0041]以下实施例中,砾石采用山东展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出售的砾石。
[0042]以下实施例中,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传热道路,包括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和导热管,所述基层铺设在所述底基层上面,所述底基层铺设在所述垫层上面,所述垫层由砂子和砾石组成,所述底基层由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传热道路还包括热传递层,热传递层设置在所述基层和所述面层之间,所述垫层底部均匀分布钻孔,所述导热管底部设置于所述钻孔内,所述导热管顶部设置于所述热传递层内,所述基层和所述面层的材料中均加有碳化硅微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传热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由传热沥青铺设而成,传热沥青质量份数的组分为:沥青120份,碳化硅微粉30

45份,粗集料230

350份,细集料90

120份,矿粉5

10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传热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递层采用导热石墨片组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传热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抗压传热沥青铺设而成,抗压传热沥青质量份数的组分为:沥青100份,碳化硅微粉30

45份,玻璃纤维15

20份,粗骨料200

300份,细骨料50

100份,矿粉4

8份。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高效传热道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瑞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亚平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