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松土施肥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茶园松耕与施肥的步骤大多为分别进行,需要先进行松土后再进行施肥,使得工人需要多次来回的移动,劳动强度较大,且松土与施肥分开进行使得工人的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导致施肥期的延误,不利于茶叶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包括移动部,移动部的顶部安装有有储液箱,移动部的一端连接有旋耕装置,与旋耕装置配合设有防缠绕装置,防缠绕装置可防止杂草缠绕在旋耕装置的外侧,储液箱内设有搅拌装置,储液箱的底部靠近旋耕装置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液孔,储液箱的上侧设有抽液喷液装置,抽液喷液装置与储液箱连接并连通。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所述的旋耕装置包括第一盒体,移动部的一端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1),移动部(1)的顶部安装有有储液箱(2),移动部(1)的一端连接有旋耕装置,与旋耕装置配合设有防缠绕装置,防缠绕装置可防止杂草缠绕在旋耕装置的外侧,储液箱(2)内设有搅拌装置,储液箱(2)的底部靠近旋耕装置的一侧沿前后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液孔(3),储液箱(2)的上侧设有抽液喷液装置,抽液喷液装置与储液箱(2)连接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耕装置包括第一盒体(4),移动部(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盒体(4),第一盒体(4)内安装有前后朝向的双向电机(5),双向电机(5)的两根输出轴外端均连接有转动管(6),转动管(6)的外侧沿前后方向均匀安装有若干支撑座(7),支撑座(7)的外侧均连接有旋耕叶片(8),防缠绕装置包括长条形通孔(9),转动管(6)的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长条形通孔(9),支撑座(7)的内端均开设第一槽(10)与长条形通孔(9)连通,转动管(6)内均设有刀片(11),刀片(11)的外端伸出长条形通孔(9)露出于转动管(6)之外,转动管(6)的外端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内设有第一杆(13),第一杆(13)与第二通孔(12)之间通过连接装置相连,第一杆(13)能够沿着第二通孔(12)前后移动的同时能够跟随转动管(6)一起转动,第一杆(13)的内端与刀片(11)相连,第一杆(13)的外端与第一驱动装置转动相连,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杆(13)前后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11)为圆形刀片,第一杆(13)的内端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有圆形刀片,第一杆(13)的外端与第一驱动装置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滑块(16),第一杆(13)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滑槽(15),第二通孔(12)对应滑槽(15)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能够在滑槽(15)内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土壤松耕施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缸体(17),储液箱(2)的上侧设有前后朝向的缸体(17),缸体(17)的内侧中部安装隔板(18),隔板(18)的前后两侧缸体内均配合设有活塞(19),两个活塞(19)分别与缸体(17)的前后侧壁之间通过弹簧(25)相连,活塞(19)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0),活塞杆(20)的外端均向外穿过缸体(17),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香凝,史福刚,李太魁,寇长林,郭战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