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620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其包括浮床、固定座、支撑柱、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箱、频闪灯、水质监测器和曝气组件,浮床的顶部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部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箱分别安装于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频闪灯安装于支撑柱的顶部,水质监测器安装于浮床的底部,浮床的前端表面和曝气组件固定连接,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连接。本申请的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和修复,且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服务终端远程查看水体水质的修复情况,且节能环保,无需外接电源。无需外接电源。无需外接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水体修复
,尤其是指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mediation)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态修复的顺利施行,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维护涉及生态稳定性、生态可塑性及稳态转化等多种生态学理论。水域生态修复,亦称“水域生态恢复”。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有关技术手段对受损、退化或被破坏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部分或全部恢复过程。即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主要通过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和管理等技术,进行重建、改进、修补、更新、再植等。有的沿海国投放人工鱼礁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0003]保护和恢复河流系统达到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状态,并利用可持续的特点以增加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即修复受损河流物理、生物或生态状态的过程,使修复后的河流较修复前更加健康和稳定。目标包括:河岸带稳定,水质改善,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渔业发达及美学和娱乐,以期河流能够更加自然化。影响评价和监测包括:修复过程和修复后的生态监测、所造成的影响跟踪评价,以及利用模型的预测评价,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可通过监测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鱼类和涉水鸟类种群和数量,以及湿地栖息地改善情况来表征修复的效果,当系统能够自我维持时就意味着修复的完成。目前使用的生态水体修复装置需要外接电源,不够节能环保,且拼接和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该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和修复,且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服务终端远程查看水体水质的修复情况,且节能环保,无需外接电源。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其包括浮床、固定座、支撑柱、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箱、频闪灯、水质监测器和曝气组件,浮床的顶部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部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箱分别安装于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频闪灯安装于支撑柱的顶部,水质监测器安装于浮床的底部,浮床的前端表面和曝气组件固定连接,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连接,频闪灯、水质监测器、曝气组件、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增浮块、固定柱、安装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曝气
机,增浮块的顶部和固定柱固定连接,安装板铺设于固定柱的顶部,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安装板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连接,曝气机安装于增浮块的底部,曝气机和控制主机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和无线传输装置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浮床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方形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浮床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浮床用于承载和安装连接的器件,固定座用于固定支撑柱,支撑柱用于安装控制箱、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频闪灯,控制箱用于安装和保护设置于控制箱内部的控制主机、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供电,频闪灯用于便于人们查看位置和避免行船误撞,水质监测器用于对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主机中,曝气组件用于对水体进行增氧、造流、循环和净化水质,控制主机用于对连接的器件进行控制,同时控制主机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水质监测器所监测的数据无线传输至服务终端,GPS定位装置用于对本装置进行定位,便于人们寻找本装置。本申请的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和修复,且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服务终端远程查看水体水质的修复情况,且节能环保,无需外接电源。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浮床1,方形孔11,连接器12,固定座2,支撑柱3,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控制箱5,天线51,频闪灯6,水质监测器7,曝气组件8,增浮块81,固定柱82,安装板83,第二太阳能电池板84,曝气机8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其包括浮床1、固定座2、支撑柱3、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控制箱5、频闪灯6、水质监测器7和曝气组件8,浮床1的顶部和固定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2的顶部和支撑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和控制箱5分别安装于支撑柱3的左右两侧,频闪灯6安装于支撑柱3的顶部,水质监测器7安装于浮床1的底部,浮床1的前端表面和曝气组件8固定连接,控制箱5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和蓄电池电连接,频闪灯6、水质监测器7、曝气组件8、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
[0016]实际使用时,浮床1用于承载和安装连接的器件,固定座2用于固定支撑柱3,支撑柱3用于安装控制箱5、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和频闪灯6,控制箱5用于安装和保护设置于控制箱5内部的控制主机、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4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供电,频闪灯6用于便于人们查看位置和避免行船误撞,水质监测器7用于对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主机中,曝气组件8用于对水体进行增氧、造流、循环和净化水质,控制主机用于对连接的器件进行控制,同时控制主机
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水质监测器7所监测的数据无线传输至服务终端,GPS定位装置用于对本装置进行定位,便于人们寻找本装置。
[0017]本申请的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和修复,且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服务终端远程查看水体水质的修复情况,且节能环保,无需外接电源。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组件8包括增浮块81、固定柱82、安装板83、第二太阳能电池板84和曝气机85,增浮块81的顶部和固定柱82固定连接,安装板83铺设于固定柱82的顶部,第二太阳能电池板84安装于安装板83上,第二太阳能电池板84和蓄电池电连接,曝气机85安装于增浮块81的底部,曝气机85和控制主机电连接。实际使用时,增浮块81用于安装连接的器件,固定柱82用于铺设安装板83,安装板83用于安装第二太阳能电池板84,第二太阳能电池板84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供电,曝气机85用于对水体进行增氧、造流、循环和净化水质。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固定座、支撑柱、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箱、频闪灯、水质监测器和曝气组件,浮床的顶部和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的顶部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箱分别安装于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频闪灯安装于支撑柱的顶部,水质监测器安装于浮床的底部,浮床的前端表面和曝气组件固定连接,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电连接,频闪灯、水质监测器、曝气组件、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和GPS定位装置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水体修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生宋育花赵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生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