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6127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包括支架机构,支架机构包括有支架、上层板、中层板、下层板、纵向板、支撑板,上层板位于支架上端面,下层板位于支架中部,中层板位于支架上部,支撑板位于上层板右后方,支架右侧前后各设置有一个纵向板;支架机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器,支架机构上部设置有捻辫机构,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拉伸机构,支架机构右侧设置有卷辊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实现自动化对化纤丝的二股辫工序,并对辫好的化纤丝进行收集,方便快捷,一个人即可操作整个工序,节省人力,通过三个电机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快速对化纤丝的二股辫,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发用化纤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产假发用的大多为纤维产品,人造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人们脱发现象较为严重,假发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对于非洲国家的人民,假发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生活必需品,而他们的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假发类产品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市场缺口依然很大。
[0003]在生产假发的过程中,根据人们假发的类别不同,有时需要用到二股辫的假发,生产二股辫时需要将两股发用化纤丝辫成一股,由于假发量较大,工艺复杂,因此二股辫生产效率较为低下,为了能够快速的生产二股辫样式的假发,我们急需一种生产高效,使用便捷的一种设备。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包括支架机构,支架机构包括有支架、上层板、中层板、下层板、纵向板、支撑板,上层板位于支架上端面,下层板位于支架中部,中层板位于支架上部,支撑板位于上层板右后方,支架右侧前后各设置有一个纵向板;支架机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器,支架机构上部设置有捻辫机构,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拉伸机构,支架机构右侧设置有卷辊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捻辫机构包括有电机一、转盘、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副齿轮一、副齿轮二、副齿轮三、副齿轮四、副齿轮五、轴承一、轴承二、轴承三、轴承四、轴承五、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转轴四、转轴五、导丝机构,电机一固定连接在中层板上,电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一,转盘可转动的位于上层板中部,转盘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一,转轴一与中层板固定连接,转轴一与从动齿轮一之间通过轴承一连接,转轴一上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一,转轴二与转轴三对称分布在转轴一的两侧且与转盘固定连接,转轴二与转轴三上分别通过轴承二、轴承三连接有副齿轮二、副齿轮三,转轴四与转轴五对称分布在转轴一的的两侧,转轴四、转轴五与转盘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四与轴承五转动连接,转轴四与转轴五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副齿轮四与副齿轮五,转轴四与转轴五上方各设置有一个导丝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拉伸机构包括有横向板、电机二、主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二、转杆一、转杆二、转杆三、轴承六、轴承七、链轮一、链条一、链轮二、轴承八、轴承九、轴承十、压辊一、压辊二、辊轴、螺杆、耳板、前固定板、后固定板、顶板、连接杆一、连接杆二、连接杆三、挡杆、牵引轮一、牵引轮二、转筒、导丝板,导丝板固定在横向板前表面左下角,横向板固定连
接在支撑板上端面,电机二固定连接在横向板后侧面,电机二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二,转杆一固定连接在横向板前侧面,转杆一前端通过轴承六与牵引轮一连接;转杆二通过轴承七与横向板连接,转杆二后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二,转杆二前部固定连接有链轮一,转杆二前端固定连接有牵引轮二,转杆三固定连接在横向板前侧面,转杆三贯穿后固定板,转杆三前端面与前固定板连接,压辊一后侧与链轮二固定连接,转杆三前部通过轴承八与压辊一转动连接,顶板位于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上端,耳板内固定连接有辊轴,辊轴与压辊二之间通过轴承九转动连接,耳板可上下移动的位于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耳板上端面设置有螺杆,螺杆与耳板之间可以相对转动,螺杆上端与顶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分别位于压辊一左右两侧,连接杆三固定连接在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左侧上部,连接杆三通过轴承十与转筒转动连接,转筒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挡杆;链轮一与链轮二之间设置有链条一。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卷辊机构包括有电机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二、卷辊、连接板一、连接板二、连接板三、传动轴一、传动轴二、传动轴三、主动齿轮三、从动齿轮三、卡头,电机三固定连接在下层板上,电机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三,前侧的纵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连接板一与传动轴一转动连接,传动轴一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传动轴二后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三;连接板二与传动轴二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轴二与从动齿轮三之间固定连接,传动轴二末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卡头;后侧的纵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三,连接板三与传动轴三之间为螺纹连接,传动轴三末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卡头,两个卡头之间设置有卷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导丝机构包括有条形板一、条形板二、上导丝板、下导丝板、底板、滚子轴承一、滚子轴承二、下转接头、上转接头、挡圈、滑杆、弹簧、把手、丝辊,底板与转轴四固定连接,转轴四上端与下转接头通过滚子轴承一转动连接,条形板一与条形板二分别位于底板两端,条形板一上部与条形板二上端面之间设置有下导丝板,条形板一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导丝板,下导丝板中部滑动贯穿有滑杆,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滑杆下部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挡圈,挡圈上表面设置有弹簧,滑杆下端与上转接头之间通过滚子轴承二连接,上转接头与下转接头之间设置有丝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条形板二中部开设有导丝孔一,下导丝板右端开设有导丝孔二,上出丝板右端开设有导丝孔三。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相互啮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牵引轮一与牵引轮二外侧面开设有凹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耳板为U形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两个丝辊放置在捻辫机构上,手持把手将其向上拉起,弹簧受压,带动上转接头向上移动,将丝辊卡在下转接头与上转接头之间,丝辊为圆桶状结构,松开把手,弹簧复位,上转接头将丝辊卡住;将卷辊放置在卷辊机构内,将卷辊卡在两个卡头中间,转动传动轴三向内移动实现对卷辊的夹紧,将化纤丝从丝辊引出依次穿过导丝孔一、导丝孔二、导丝孔三,再穿过导丝板上开设的圆形孔,再依次绕过牵引轮一与牵引轮二,再从压辊一与压辊二中间穿过,再缠绕在卷辊上。通过控制器设定电机一、电机二、电机三的转动速度,以保证使化纤丝能够均匀移动,通过控制器来启动该装置,电机一转动时通过主动齿轮一带动从动齿轮一进行转动,转盘转动时带动导丝机构进行转动,两个导丝机构转
动时,将两个化纤丝缠绕在一起;电机二转动时通过主动齿轮二带动从动齿轮二进行转动,牵引轮二拉动化纤丝移动,通过链条一带动压辊一转动,通过转动螺杆将压辊二向下移动,实现对化纤丝的压紧;电机三转动时通过主动链轮带动从动链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卷辊进行转动实现对辫成后的化纤丝的收集。
[0016]有益效果:可以实现自动化对化纤丝的二股辫工序,并对辫好的化纤丝进行收集,方便快捷,一个人即可操作整个工序,节省人力,通过三个电机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快速对化纤丝的二股辫,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专利技术的捻辫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包括支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机构包括有支架、上层板、中层板、下层板、纵向板、支撑板,上层板位于支架上端面,下层板位于支架中部,中层板位于支架上部,支撑板位于上层板右后方,支架右侧前后各设置有一个纵向板;支架机构前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器,支架机构上部设置有捻辫机构,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拉伸机构,支架机构右侧设置有卷辊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捻辫机构包括有电机一、转盘、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副齿轮一、副齿轮二、副齿轮三、副齿轮四、副齿轮五、轴承一、轴承二、轴承三、轴承四、轴承五、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转轴四、转轴五、导丝机构,电机一固定连接在中层板上,电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一,转盘可转动的位于上层板中部,转盘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一,转轴一与中层板固定连接,转轴一与从动齿轮一之间通过轴承一连接,转轴一上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一,转轴二与转轴三对称分布在转轴一的两侧且与转盘固定连接,转轴二与转轴三上分别通过轴承二、轴承三连接有副齿轮二、副齿轮三,转轴四与转轴五对称分布在转轴一的的两侧,转轴四、转轴五与转盘之间分别通过轴承四与轴承五转动连接,转轴四与转轴五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副齿轮四与副齿轮五,转轴四与转轴五上方各设置有一个导丝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股辫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机构包括有横向板、电机二、主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二、转杆一、转杆二、转杆三、轴承六、轴承七、链轮一、链条一、链轮二、轴承八、轴承九、轴承十、压辊一、压辊二、辊轴、螺杆、耳板、前固定板、后固定板、顶板、连接杆一、连接杆二、连接杆三、挡杆、牵引轮一、牵引轮二、转筒、导丝板,导丝板固定在横向板前表面左下角,横向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端面,电机二固定连接在横向板后侧面,电机二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二,转杆一固定连接在横向板前侧面,转杆一前端通过轴承六与牵引轮一连接;转杆二通过轴承七与横向板连接,转杆二后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二,转杆二前部固定连接有链轮一,转杆二前端固定连接有牵引轮二,转杆三固定连接在横向板前侧面,转杆三贯穿后固定板,转杆三前端面与前固定板连接,压辊一后侧与链轮二固定连接,转杆三前部通过轴承八与压辊一转动连接,顶板位于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上端,耳板内固定连接有辊轴,辊轴与压辊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统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鸿洋生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