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99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包括传送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一侧的翻转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机架,均匀设置于传送机架上的多个传送组件,设置于传送机架靠近翻转机构一侧的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传送机架上的第二检测组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挡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和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在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夹持组件到达预定位置后,才复位供线路板通过,确保了线路板能够准确插入到夹持组件中,防止因出现错位而导致扰乱生产流程或产品损坏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板
,具体涉及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

技术介绍

[0002]线路板,也即印刷线路板,又称PCB或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为了使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常见的线路板一般有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等。线路板的生产加工过程需要涉及多道工序,比如开料、钻孔、沉铜、蚀刻、阻焊、图形转移等,在其中的一些工序完成时,需要对线路板进行清洗,以避免表面残留的杂质废料等影响下一工序,在清洗之后,需要将线路板立起来,确保线路板表面的水分能够充分干燥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收集送往下一个工序,传统的生产过程是靠人工实现前述操作,虽然现在也有设备能够辅助将线路板翻转并立起来,但因为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是连续地从清洗设备流出的,但翻转线路板的设备无法确保其实现翻转的机构每次都能准确定位线路板,当出现错位时,则无法将线路板翻转立起,不仅会扰乱生产流程,还可能会导致线路板的损坏,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5]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包括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一侧的翻转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机架,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多个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靠近所述翻转机构一侧的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第二检测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挡料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挡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依次设置;相邻所述传送组件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第一检测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支架上的第一传感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架,设置于翻转机架上的传送带,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用于夹持线路板的夹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架上的用于推动线路板的推料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座上的第一夹持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座上的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配合的第二夹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弹性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架上的推料支架,水平设置于所述推料支架上的推料气缸,以及与所述推料气缸活塞杆连接的推料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热风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第二检测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支架上的第二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为视觉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一侧的挡料支架,设置于所述挡料支架上的挡料气缸,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下方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气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挡料板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架相对于所述挡料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导向杆,所述挡料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向杆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轴,均匀设置于传送轴表面的多个滚轮。
[0015]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设置了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和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在第一检测组件检测到夹持组件到达预定位置后,才复位供线路板通过,确保了线路板能够准确插入到夹持组件中,防止因出现错位而导致扰乱生产流程或产品损坏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技术设置了出料组件,可自动将翻转后的线路板推出夹持组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传送机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包括有:
[0022]传送机构1、传送机架11、传送组件12、传送轴121、滚轮122、第一检测组件13、第一检测支架131、第一传感器132、第二检测组件14、第二检测支架141、第二传感器142、挡料组件15、挡料支架151、挡料气缸152、挡料板153、第一连接件154、导向杆155、第二连接件156、翻转机构2、翻转机架21、传送带22、夹持组件23、夹持座231、第一夹持件232、第二夹持件233、弹性件234、推料组件24、推料支架241、推料气缸242、推料件243、热风机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包括传送机构1,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1一侧的翻转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传送机架11,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11上的多个传送组件12,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11靠近所述翻转机构2一侧的第一检测组件13,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11上的第二检测组件14,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挡料组件15,所述第二检测组件14、挡料组件15、第一检测组件13依次设置;相邻所述传送组件12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13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11上的第一检测支架131,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支架131上的第一传感器1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132为视觉传感器,用以判断夹持组件23的位置是否达到预定位置,可供线路板进入,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实现同样效果的传感器。如附图1中的视角,传送方向为从左到右,第二检测组件14、挡料组件15、第一检测组件13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0025]所述传送组件12包括传送轴121,均匀设置于传送轴121表面的多个滚轮122,滚轮122的外周设置有一软质材料层,比如橡胶或硅胶等。
[0026]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翻转机架21,设置于翻转机架21上的传送带22,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2上的用于夹持线路板的夹持组件23,以及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架21上的用于推动线路板的推料组件24。在传送机构1将线路板传送过来之后,线路板插入到夹持组件23中,随着传送带22的转动,线路板从水平状态变为直立状态。
[0027]所述夹持组件23包括夹持座23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座231上的第一夹持件23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座231上的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32配合的第二夹持件233,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232和第二夹持件233之间的弹性件234,弹性件234可采用弹簧。第一夹持件232和第二夹持件233构成夹子的结构,线路板插到两个夹持件之间,在弹性件234的作用下,两个夹持件对线路板施加力夹住线路板。在具体实施时,可在传送机架11上设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一侧的翻转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机架,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多个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靠近所述翻转机构一侧的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第二检测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挡料组件,所述第二检测组件、挡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依次设置;相邻所述传送组件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第一检测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支架上的第一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架,设置于翻转机架上的传送带,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用于夹持线路板的夹持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架上的用于推动线路板的推料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座上的第一夹持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座上的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配合的第二夹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生产用翻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钢华吴永强程祥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永隆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