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73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园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盒体,盒体的前后两面设置有标牌置入板和昆虫入口集成板,标牌置入板与昆虫入口集成板之间为诱虫空间,诱虫空间的正下方设置有诱液槽,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入口,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卷机构,内卷机构对应一个入口,内卷机构包括若干个门帘条,门帘条的边缘设置为锋利式边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茶园常用的田间标牌,将标牌结构与捕虫装置功能结构组合,通过诱液槽内的引诱剂吸引虫从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入口进入诱虫间内,内卷机构的门帘条的边缘很锋利,可割断虫的翅膀,使之不易出去,使虫掉入诱液槽内。入诱液槽内。入诱液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园虫害防治
,特别涉及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树等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是核心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003]现有的昆虫防治方式大多围绕趋避、毒杀、诱杀、生物防治等路径来具体实施,为实现虫害快速防控,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茶农大量使用有害农药灭杀害虫,容易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长期使用农药灭杀昆虫,还使得一些害虫的免疫力增强,致使农药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迫使加大加强农药的毒性和用量,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提高了灭虫成本。
[0004]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减少毒杀昆虫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诱虫杀虫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各种用于消灭害虫的杀虫装置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常用诱杀虫装置主要有诱虫色板(主要为诱虫黄、蓝板)、诱虫灯、诱虫带、基于性引诱剂等信息素的诱虫装置等。
[0005]1、诱虫黄板:黄板可诱杀蚜虫、白粉虱、烟粉虱、飞虱、叶蝉、斑潜蝇等,利用这些昆虫对黄色(光波段)的趋性,引诱它们聚集,利用板上的胶粘剂粘附飞来聚集的昆虫,达到诱捕、诱杀的目的;诱虫蓝板:种蝇、蓟马等昆虫对于蓝色(光波段)比较喜好,为了达到诱杀效果,人们把诱虫板颜色改成了蓝色,提高对种蝇、蓟马等昆虫的诱集;黄板、蓝板诱虫,具有操作简单、无需添加杀虫剂等优点,它是直接利用昆虫对黄色、蓝色(波段)的趋性,诱集昆虫到黄板、蓝板,再利用板上的胶粘剂粘附昆虫,达到灭杀的目的,但是缺点在于:一是使用后材料不可重复利用,产生废弃物;二是胶粘体型大的昆虫有难度,以及对黄色、蓝色趋性不高的昆虫诱力差而致使诱杀昆虫种类受限;三是色板在茶园中四处悬挂影响美观、整洁。
[0006]2、诱虫灯:诱虫灯是一种利用虫子的趋光性来引诱和捕杀昆虫的灯,一般用可见光或紫外线光等作诱虫灯的光源,诱虫灯一般包括发光装置、昆虫收集灭杀装置两大部分,主要的缺点是需要电能驱动,成本高,而且需要在茶园间布电线或者电源装置。
[0007]3、诱虫带:诱虫带以棉干浆纸为材料,生产过程中在诱虫带材料中添加了对越冬害虫具有诱引的化学物质,利用害虫的潜藏越冬性,待其休眠后诱集,不仅可诱集叶螨类害虫,还便于康氏粉蚧、卷叶蛾、小灰象、蚜虫等害虫潜藏,缺点在于化学物质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保持性差且诱杀昆虫种类受限。
[0008]4、基于性引诱剂等信息素的诱虫装置,利用昆虫之间传递信息的激素,对昆虫进行诱集后杀灭,常见的是性引诱剂,这也是昆虫诱杀装置中普遍的一类;缺点在于激素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保持性差即化学稳定性差,且诱杀昆虫种类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
装置,利用茶园常用的田间标牌,将标牌结构与捕虫装置功能结构组合,通过诱液槽内的引诱剂吸引虫从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入口进入诱虫间内,内卷机构的门帘条的边缘很锋利,可割断虫的翅膀,使之不易出去,使虫掉入诱液槽内。
[001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其中,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前后两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印刷文字内容的卡纸的标牌置入板和昆虫入口集成板,所述标牌置入板与所述昆虫入口集成板之间为诱虫空间,所述诱虫空间的正下方设置有可抽拉的用于放置引诱剂的诱液槽,所述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入口,所述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卷机构,所述内卷机构对应一个所述入口,所述内卷机构包括若干个门帘条,所述门帘条的边缘设置为锋利式边缘。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相邻所述门帘条之间的间距为0.1 cm ~0.2cm。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诱虫空间处设置有用于放置粘虫卡纸的粘虫卡置入机构,所述粘虫卡置入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卡条,所述卡条的两端设置有卡口。
[0014]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粘虫卡纸为透明的。
[0015]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纸的正面印刷有文字内容,所述卡纸的背面涂刷成黄色或蓝色。
[0016]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牌置入板的底部放置有发光石。
[0017]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帘条竖向设置。
[001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帘条的上端固定,所述门帘条的下端不固定。
[0019]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标牌置入板和昆虫入口集成板均为透明。
[0020]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诱液槽设置为不透明。
[0021]在本技术内,本技术利用茶园常用的田间标牌,将标牌结构与捕虫装置功能结构组合,通过诱液槽内的引诱剂吸引虫从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入口进入诱虫间内,内卷机构的门帘条的边缘很锋利,可割断虫的翅膀,使之不易出去,使虫掉入诱液槽内;本技术具备外形美观、无需电源驱动、诱虫种类多、绿色环保优点。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昆虫入口集成板(未安装内卷机构)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昆虫入口集成板(安装内卷机构)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标牌置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的标牌置入板的侧视图;
[0030]图8为本技术的诱液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的粘虫卡置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

盒体,2

标牌置入板,21

发光石,3

昆虫入口集成板,31

入口,32

内卷机构,33

门帘条,4

诱虫空间,41

粘虫卡置入机构,42

卡条,43

卡口,5

诱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4]茶园虫害防治是茶树生产的重要技术,现有的昆虫防治方式大多围绕趋避、毒杀、诱杀、生物防治等路径来具体实施,昆虫诱杀是利用昆虫的生活习性,利用其喜好(如:喜好的光波、性激素等),对其进行诱集,然后进行杀灭的一种防治手段。
[0035]诱杀相对于毒杀,具有安全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前后两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印刷文字内容的卡纸的标牌置入板和昆虫入口集成板,所述标牌置入板与所述昆虫入口集成板之间为诱虫空间,所述诱虫空间的正下方设置有可抽拉的用于放置引诱剂的诱液槽,所述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入口,所述昆虫入口集成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卷机构,所述内卷机构对应一个所述入口,所述内卷机构包括若干个门帘条,所述门帘条的边缘设置为锋利式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门帘条之间的间距为0.1 cm ~0.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田间标牌式诱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空间处设置有用于放置粘虫卡纸的粘虫卡置入机构,所述粘虫卡置入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卡条,所述卡条的两端设置有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树炜刘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吉云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