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62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6
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湿化过滤装置无法监测氧气罐罐内压力为负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同轴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湿化瓶,支撑板右侧设有上下轴向的导气管,导气管下端插入湿化瓶内且同轴拆卸连接有过滤筒,导气管上端设有开口朝右的进气管,支撑板左端设有倒L形且下端插入湿化瓶内的出气管,出气管右端设有位于进气管下方且开口朝左的让位框,让位框及进气管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挡块,让位框内的挡块可遮挡出气管,进气管内的挡块可遮挡导气管,两个挡块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
,特别是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科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的各项疾病做出的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的疾病有畸形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在临床上对这类病人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输氧护理,以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但由于人工制氧较为干燥,直接作用于患者肺部容易使患者感到不适,且在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所以需要过滤后进行使用,且在使用氧气瓶时需要防止氧气罐内压力过低或者负压,容易对患者肺部造成伤害,且压力较低的氧气罐在后续的灌氧过程中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湿化过滤装置无法监测氧气罐罐内压力为负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湿化过滤装置无法监测氧气罐罐内压力为负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支撑板,支撑板下端同轴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湿化瓶,支撑板右侧设有上下轴向的导气管,导气管下端插入湿化瓶内且同轴拆卸连接有过滤筒,导气管上端设有开口朝右的进气管,支撑板左端设有倒L形且下端插入湿化瓶内的出气管,出气管右端设有位于进气管下方且开口朝左的让位框,让位框及进气管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挡块,让位框内的挡块可遮挡出气管,进气管内的挡块可遮挡导气管,两个挡块可相对或相背移动。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支撑板、湿化瓶、导气管、进气管、挡块、出气管、让位框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氧气进行湿化以及过滤,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同时可以对氧气瓶内的压力进行监测,防止氧气瓶内的压力为负,避免氧气瓶在下次进行灌氧时困难,设有的齿轮、齿条、立板,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设有的单向阀、扭簧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支撑板1,支撑板1下端同轴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湿化瓶2,支撑板1右侧设有上下轴向的导气管3,导气管3下端插入湿化瓶2内且同轴拆卸连接有过滤筒4,导气管3上端设有开口朝右的进气管6,支撑板1左端设有倒L形且下端插入湿化瓶2内的出气管7,出气管7右端设有位于进气管6下方且开口朝左的让位框8,让位框8及进气管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挡块9,让位框8内的挡块9可遮挡出气管7,进气管6内的挡块9可遮挡导气管3,两个挡块9可相对或相背移动。
[0012]为了使两个挡块9可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的两个挡块9的相对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拉板10,上侧的拉板10左端贯穿进气管6,下侧的拉板10右端贯穿让位框8,支撑板1上端设有位于导气管3与出气管7之间且上下方向的立板11,立板11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齿轮12,两个拉板10的相对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
[0013]为了使拉板10只能左右滑动,所述的立板11前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14,拉板10后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在滑槽14内滑动的滑块15,
[0014]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所述的齿轮12经扭簧16与立板11连接。
[0015]为了使医护人员快速得知氧气瓶压力较低的消息,所述的立板11左端设有报警器17,上侧的拉板10左端设有倒L形且可与报警器17接触的压板18。
[0016]为了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所述的过滤筒4内设有多个呈上下方向分布的过滤芯5,过滤筒4内设有位于过滤芯5下方且开口朝下的单向阀19。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为报警器17处于断电状态,上侧的挡块9封闭导气管3,下侧的挡块9位于出气管7内,对出气管7进行封堵,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输氧时,医护人员取下湿化瓶2,再取下过滤筒4,将过滤芯5依次放入过滤筒4内,重新安上过滤筒4,此时医护人员将一定量的无菌蒸馏水注入至湿化瓶2内,重新安上湿化瓶2;
[0018]在对患者进行输氧时,医护人员将氧气瓶连接管的自由端与进气管6连通,将患者鼻中输氧管自由端与出气管7连通,此时打开氧气瓶,将输氧压力调至适合的压力,并使报警器17处于通电状态,此时氧气瓶内的氧气经连接管流至进气管6,并向左挤压其对应侧的挡块9,进气管6内的挡块9带动上侧的拉板10向左移动,上侧的拉板10向左移动的同时,带动压板18向左移动并远离报警器17,上侧的拉板10经其对应侧的齿条13带动齿轮12逆时针转动,齿轮12逆时针转动的同时,逆时针转动扭簧16,使扭簧16具有顺时针的扭力,轮经下侧的齿条13带动下侧的拉板10向右移动,下侧的拉板10带动其对应侧的挡块9向右移动;
[0019]移动一段距离后,上侧的挡块9移动至导气管3的左侧并解除对导气管3的封闭,下侧的挡块9向右移动至让位框8内,解除对出气管7的封堵,此时氧气经导气管3进入过滤筒4内,并经过滤芯5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氧气进入湿化瓶2内的无菌蒸馏水,此时单向阀19防止无菌蒸馏水进入过滤筒4内,从而浸湿过滤芯5,影响过滤效果,氧气经过无菌蒸馏水进行湿化后,经过出气管7流至输氧管,最后达到患者鼻腔,对患者进行输氧护理;
[0020]待护理一段时间后,氧气瓶内的氧气含量降低,从而导致输出的氧气压力降低,此时齿轮12由于扭簧16顺时针的扭力而顺时针转动,齿轮12顺时针转动的同时经齿条13带动上下两侧的拉板10相背移动,上侧的拉板10向右移动的同时,带动拉板10向右移动,两个拉板10带动其对应侧的挡块9相背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上侧的挡块9重新实现对导气管3的
封闭,下侧的挡块9向左移动至出气管7内,实现对出气管7的封堵,拉板10与报警器17的开关接触,此时报警器17报警,并发出声音,可提醒医护人员前来更换氧气瓶,待氧气瓶更换完毕后,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支撑板、湿化瓶、导气管、进气管、挡块、出气管、让位框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氧气进行湿化以及过滤,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同时可以对氧气瓶内的压力进行监测,防止氧气瓶内的压力为负,避免氧气瓶在下次进行灌氧时困难,设有的齿轮、齿条、立板,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设有的单向阀、扭簧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下端同轴拆卸连接有开口朝上的湿化瓶(2),支撑板(1)右侧设有上下轴向的导气管(3),导气管(3)下端插入湿化瓶(2)内且同轴拆卸连接有过滤筒(4),导气管(3)上端设有开口朝右的进气管(6),支撑板(1)左端设有倒L形且下端插入湿化瓶(2)内的出气管(7),出气管(7)右端设有位于进气管(6)下方且开口朝左的让位框(8),让位框(8)及进气管(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挡块(9),让位框(8)内的挡块(9)可遮挡出气管(7),进气管(6)内的挡块(9)可遮挡导气管(3),两个挡块(9)可相对或相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呼吸湿化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挡块(9)的相对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拉板(10),上侧的拉板(10)左端贯穿进气管(6),下侧的拉板(10)右端贯穿让位框(8),支撑板(1)上端设有位于导气管(3)与出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姗李福森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