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55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血管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包括用于采血管脱帽的脱帽装置本体;脱帽装置本体包括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活动把手与固定把手上均设置有固定卡针座,活动把手两端设置有限位齿条,固定把手两端设置有齿轮架,两个齿轮架外侧均设置有纵向限位槽,限位齿条滑动连接在纵向限位槽内,限位齿条顶端与纵向限位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限位齿条正中开设有横向限位槽,横向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往复卡针座,限位齿条和往复卡针座上均设置有啮合齿,每个齿轮架顶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分别与限位齿条上的啮合齿和往复卡针座上的啮合齿啮合,固定卡针座和往复卡针座上均设置有卡针。避免内塞脱离管帽、防止交叉污染。防止交叉污染。防止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血管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疗单位已经广泛使用真空采血试管对患者进行取血化验,有些项目需要使用离心机进行血清的分离处理,然后需要拔掉采血管上的密封管帽,以便下一步吸取试管内的血清进行检测。由于负压的作用,采血管上的密封管帽连接很紧密,在10ML的采血管的脱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帽已脱除,但内塞仍在管口的现象。遇到这样的状况医护人员需要再次拔出内塞,并将内塞扣进管帽中,这一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了医护工作者感染的风险,同时还可能因多次拔帽产生的震荡而导致管内液体浑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包括用于采血管脱帽的脱帽装置本体;
[0005]所述脱帽装置本体包括平行且对称设置的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所述活动把手与固定把手相对一侧正中均设置有固定卡针座,所述活动把手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齿条,所述固定把手两端对称设置有齿轮架,两个所述齿轮架外侧均设置有与限位齿条位置相对应的纵向限位槽,所述限位齿条滑动连接在纵向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齿条顶端与纵向限位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限位齿条正中开设有横向限位槽,所述横向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往复卡针座,两根所述限位齿条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啮合齿,两根所述往复卡针座面向活动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啮合齿,每个所述齿轮架顶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限位齿条上的啮合齿和往复卡针座上的啮合齿啮合,所述固定卡针座和往复卡针座上均设置有卡针。
[0006]当操作人员握紧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时,两固定卡针座间距缩小,同时限位齿条上的啮合齿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往复卡针座间距缩小。
[0007]作为优化,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若干弹簧,且所述弹簧的长度方向与限位齿条的长度方向相同。当操作人员握紧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时,弹簧被压缩,四个卡针的间距缩小;当操作人员手放松时,弹簧恢复原长,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相远离,四个卡针的间距增大。
[0008]作为优化,每根所述弹簧正中均设置有伸缩杆,目的是防止弹簧晃动。
[0009]作为优化,所述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上均设置有把手槽,方便操作人员的抓握。
[0010]作为优化,所述活动把手、固定把手、固定卡针座、往复卡针座和卡针均采用316不锈钢材质,便于对采血管脱帽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
[0011]作为优化,所述采血管包括采血管本体和设置在采血管本体管口的内塞,所述内塞外侧套接有管帽,所述活动把手与固定把手存在靠近和远离两种状态,当活动把手与固定把手处于靠近状态时,两相对的所述卡针间距小于管帽的直径;当活动把手与固定把手
处于远离状态时,两相对的所述卡针间距大于于管帽的直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人员通过握紧或放松活动把手与固定把手,进行对卡针间距的控制;卡针不仅能够避免内塞脱离管帽,又能避免直接接触采血管本体管口,防止交叉污染;采用316不锈钢材质,便于对采血管脱帽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脱帽状态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采血管示意图。
[0018]其中,1、采血管,2、脱帽装置,101、采血管本体,102、内塞,103、管帽,201、活动把手,202、固定把手,203、把手槽,204、固定卡针座,205、限位齿条,206、齿轮架,207、换向齿轮,208、往复卡针座,209、纵向限位槽,210、弹簧,211、伸缩杆,212、横向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如图1—4所示的采血管1脱帽装置2,包括用于采血管1脱帽的脱帽装置2本体;
[0023]所述脱帽装置2本体包括平行且对称设置的活动把手201和固定把手202,所述活动把手201与固定把手202相对一侧正中均设置有固定卡针座204,所述活动把手201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齿条205,所述固定把手202两端对称设置有齿轮架206,两个所述齿轮架206外侧均设置有与限位齿条205位置相对应的纵向限位槽209,所述限位齿条205滑动连接在纵向限位槽209内,所述限位齿条205顶端与纵向限位槽209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
限位齿条205正中开设有横向限位槽212,所述横向限位槽212内滑动连接有往复卡针座208,两根所述限位齿条205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啮合齿,两根所述往复卡针座208面向活动把手201的一侧设置有啮合齿,每个所述齿轮架206顶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限位齿条205上的啮合齿和往复卡针座208上的啮合齿啮合,所述固定卡针座204和往复卡针座208上均设置有卡针。
[0024]当操作人员握紧活动把手201和固定把手202时,两固定卡针座204间距缩小,同时限位齿条205上的啮合齿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往复卡针座208间距缩小,图4中箭头的方向为运动方向。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若干弹簧210,且所述弹簧210的长度方向与限位齿条205的长度方向相同。当操作人员握紧活动把手201和固定把手202时,弹簧210被压缩,四个卡针的间距缩小;当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脱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血管脱帽的脱帽装置本体;所述脱帽装置本体包括平行且对称设置的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所述活动把手与固定把手相对一侧正中均设置有固定卡针座,所述活动把手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齿条,所述固定把手两端对称设置有齿轮架,两个所述齿轮架外侧均设置有与限位齿条位置相对应的纵向限位槽,所述限位齿条滑动连接在纵向限位槽内,所述限位齿条顶端与纵向限位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限位齿条正中开设有横向限位槽,所述横向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往复卡针座,两根所述限位齿条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啮合齿,两根所述往复卡针座面向活动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啮合齿,每个所述齿轮架顶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限位齿条上的啮合齿和往复卡针座上的啮合齿啮合,所述固定卡针座和往复卡针座上均设置有卡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晋宇程雪王振华赵亚琪田汉平池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川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