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55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14
本申请涉及能源建筑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包括罩设于能源管理设备主体上的防护罩壳,所述防护罩壳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防护罩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防护罩壳内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遮雨组件,所述防护罩壳内设置有抬升所述遮雨组件的抬升机构,所述防护罩壳的顶部固定有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内设置有控制所述抬升机构运转的水滴传感器。本申请具有使得能源管理设备快速散热,以保证能源管理设备正常工作的效果。工作的效果。工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能源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能源管理是对能源的生产、分配、转换和消耗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检查、控制和监督工作的总称。能够管理设备往往由各种计算设备组成,因此对于能源管理设备的保护尤为重要。
[0003]特别在公共建筑场所,能源管理设备往往暴露在公众视野里,为了有效保护能源管理设备,往往会在设备外罩设一个保护壳,以阻碍能源管理设备主体遭受撞击损坏。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能源管理设备上罩设一个保护壳后,会造成能源管理设备的散热效果较差,不具备快速散热功能,进而容易造成能源管理设备因高温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得能源管理设备快速散热,以保证能源管理设备正常工作,本申请提供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包括罩设于能源管理设备主体上的防护罩壳,所述防护罩壳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防护罩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防护罩壳内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遮雨组件,所述防护罩壳内设置有抬升所述遮雨组件的抬升机构,所述防护罩壳的顶部固定有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内设置有控制所述抬升机构运转的水滴传感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非雨天时,外部环境的自然风会通过通风孔进入防护罩壳内,当雨天时,水滴传感器会感知到雨水,进而会给抬升机构传递信号,抬升机构运行,利用抬升机构将遮雨组件移动至与通风孔相对应的位置,进而可以阻碍雨水触碰到能源管理设备主体上,且由遮雨组件阻挡的雨水会通过出水孔流出防护罩壳。
[0009]优选的,所述遮雨组件包括由所述通风孔孔口向内依次叠放的遮雨板一、遮雨板二以及遮雨板三,所述遮雨板一两侧的侧边滑动设置有固接于防护罩壳内壁上的滑轨一,所述遮雨板二两侧的侧边滑动设置有固接于防护罩壳内壁上的滑轨二,所述遮雨板三两侧的侧边滑动设置有固接于防护罩壳内壁上的滑轨三,所述滑轨一、所述滑轨二以及所述滑轨三的顶部高度一致且靠近防护罩壳的顶部,所述滑轨一的底部位于所述通风孔的一侧,所述滑轨三的底部靠近所述防护罩壳的底部,所述滑轨二的底部位于所述滑轨一的底部和所述滑轨三底部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遮雨板二的底边固接有位于所述遮雨板一正下方的抬升板一,所述遮雨板三的底边固接有位于所述遮雨板二正下方的抬升板二,所述抬升机构抬升所述遮雨板三。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遮阳组件收纳时,利用抬升机构抬升遮雨板三,
遮雨板三上的抬升板二可以与遮雨板二底边接触,然后利用抬升板二抬升遮雨板二,遮雨板二上的抬升板一可以与遮雨板一的底边接触,然后利用抬升板一抬升遮雨板一,进而可以将遮雨板一、遮雨板二以及遮雨板三进行叠放,以便于遮雨组件的收纳。
[0011]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设置于防护罩壳内的驱动电机、同轴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收卷杆一、一端固接于所述收卷杆一上且另一端固接于所述遮雨板三上的拉绳。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收卷杆一转动,收卷杆一转动使得拉绳绕设于收卷杆一上,进而可以带动遮雨板三向上抬升。
[0013]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防护罩壳侧壁上的滚轮,所述拉绳绕设于所述滚轮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轮,可以使得拉绳沿预设的路线平移,进而可以阻碍拉绳发生缠绕的可能,以保证抬升机构的正常运行。
[0015]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壳为矩形状且四周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所述通风孔,所述抬升机构还包括同轴连接于收卷杆一上的蜗杆、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同轴连接于蜗轮的收卷杆二,所述防护罩壳中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拉绳固接于收卷杆一上,另外两个相互平行的拉绳固接于收卷杆二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机构可以带动收卷杆一转动,收卷杆一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一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可以带动收卷杆二转动,因而可以实现利用一个驱动电机同时带动收卷杆一和收卷杆二同时转动,进而可以同时对防护罩壳内四个侧壁上的遮雨组件同时收纳。
[0017]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防护罩壳内腔的顶面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电机安装于防护罩壳内腔的顶面上,可以阻碍将驱动电机带来的振动传递至能源管理设备主体上,减少对能源管理设备主体造成损伤。
[0019]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壳的内壁上固接有引流弧板,所述引流弧板与所述出水孔相对应,所述遮雨组件位于引流弧板的上方。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流弧板,可以将遮雨组件上的雨水引流至出水孔处,进而便于雨水的排出。
[0021]优选的,所述通风孔为条形状,且由所述防护罩壳的底部向上依次分别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所述通风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风孔设置为条形孔,可以增大通风孔的孔口面积,以提高散热面积。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通过设置通风孔和遮雨组件,当非雨天时,外部环境的自然风会通过通风孔进入防护罩壳内,当雨天时,水滴传感器会感知到雨水,进而会给抬升机构传递信号,抬升机构运行,利用抬升机构将遮雨组件移动至与通风孔相对应的位置,进而可以阻碍雨水触碰到能源管理设备主体上,且由遮雨组件阻挡的雨水会通过出水孔流出防护罩壳;
[0025]通过设置抬升机构,当需要将遮阳组件收纳时,利用抬升机构抬升遮雨板三,遮雨板三上的抬升板二可以与遮雨板二底边接触,然后利用抬升板二抬升遮雨板二,遮雨板二上的抬升板一可以与遮雨板一的底边接触,然后利用抬升板一抬升遮雨板一,进而可以将
遮雨板一、遮雨板二以及遮雨板三进行叠放,以便于遮雨组件的收纳;
[0026]通过设置引流弧板,利用引流弧板,可以将遮雨组件上的雨水引流至出水孔处,进而便于雨水的排出。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遮雨组件和抬升机构的整体构造。
[00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4主要示意图2中遮雨组件的部分构造。
[0031]图5主要示意图2中抬升机构的构造。
[0032]附图标记说明:100、防护罩壳;101、通风孔;102、出水孔;200、能源管理设备主体;300、底座;2、遮雨组件;201、安装板;21、遮雨板一;211、滑轨一;22、遮雨板二;221、滑轨二;222、抬升板一;23、遮雨板三;231、滑轨三;232、抬升板二;3、抬升机构;301、支撑座一;302、支撑座二;31、驱动电机;32、收卷杆一;33、拉绳;34、滚轮;35、蜗杆;36、蜗轮;37、收卷杆二;4、玻璃罩;5、水滴传感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包括罩设于能源管理设备主体上的防护罩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壳(100)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101),所述防护罩壳(100)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102),所述防护罩壳(100)内与所述通风孔(10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遮雨组件(2),所述防护罩壳(100)内设置有抬升所述遮雨组件(2)的抬升机构(3),所述防护罩壳(100)的顶部固定有玻璃罩(4),所述玻璃罩(4)内设置有控制所述抬升机构(3)运转的水滴传感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组件(2)包括由所述通风孔(101)孔口向内依次叠放的遮雨板一(21)、遮雨板二(22)以及遮雨板三(23),所述遮雨板一(21)两侧的侧边滑动设置有固接于防护罩壳(100)内壁上的滑轨一(211),所述遮雨板二(22)两侧的侧边滑动设置有固接于防护罩壳(100)内壁上的滑轨二(221),所述遮雨板三(23)两侧的侧边滑动设置有固接于防护罩壳(100)内壁上的滑轨三(231),所述滑轨一(211)、所述滑轨二(221)以及所述滑轨三(231)的顶部高度一致且靠近防护罩壳(100)的顶部,所述滑轨一(211)的底部位于所述通风孔(101)的一侧,所述滑轨三(231)的底部靠近所述防护罩壳(100)的底部,所述滑轨二(221)的底部位于所述滑轨一(211)的底部和所述滑轨三(231)底部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遮雨板二(22)的底边固接有位于所述遮雨板一(21)正下方的抬升板一(222),所述遮雨板三(23)的底边固接有位于所述遮雨板二(22)正下方的抬升板二(232),所述抬升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阁许哲卢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艺源建筑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