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12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包括硬质给药管,硬质给药管的一端连接有给药器;还包括辅助板,辅助板为圆环状结构;辅助板的内圈设有同轴布置的辅助塞,辅助塞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辅助孔,辅助孔的直径与硬质给药管配合;辅助孔内设有单向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医生在给药时不会伤到耳道壁;且给药完成后,用药可以在药效持续时间内被限制在耳道内,保证治疗效果。保证治疗效果。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道给药是腔道给药的一种,其剂型有滴耳剂、洗耳剂、耳用散剂、耳栓、耳用滴丸等,不同剂型用药方式是有区别的。上耳药时,应将患者头倒向一侧,病耳在上,向后上方(儿童应向后下方)牵拉耳廓,使耳道拉直,以便于上药。
[0003]在实际医疗活动中,医生在对耳道给药时往往是凭借工作经验利用工具将用药手动送入耳道中,但是由于不同患者的生理条件不同(例如成年人和儿童),抑或是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例如敏感人群和不敏感人群),医生在手动送药时很容易伤到患者的耳道壁。另外若患者没有长时间保持病耳在上的侧卧姿势,则可能会导致用药不能长时间地有效地作用于耳道内(尤其是用药为液体的时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0005]包括硬质给药管,所述硬质给药管的一端连接有给药器;还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为圆环状结构;所述辅助板的内圈设有同轴布置的辅助塞,所述辅助塞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辅助孔,所述辅助孔的直径与所述硬质给药管配合;所述辅助孔内设有单向挡片。
[0006]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板的尺寸大于耳廓的尺寸,所述辅助塞的尺寸小于耳道的尺寸,所述辅助塞的厚度大于所述辅助板的厚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给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球状头,所述球状头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布置的给药孔。r/>[0008]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板正对耳廓的侧面以及所述辅助塞对应耳内部分的外壁均设有硅胶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给药管上设有刻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板的边缘穿设有弹性头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医生在给药时不会伤到耳道壁;且给药完成后,用药可以在药效持续时间内被限制在耳道内,保证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辅助板的剖面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硬质给药管的末端结构剖面图。
[0016]附图序号及名称:1、硬质给药管,11、球状头,12、给药孔,2、辅助板,3、辅助塞,4、辅助孔,5、单向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8]结合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包括硬质给药管1,硬质给药管1的一端连接有给药器;还包括辅助板2,辅助板2为圆环状结构;辅助板2的内圈设有同轴布置的辅助塞3,辅助塞3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辅助孔4,辅助孔4的直径与硬质给药管1配合;辅助孔4内设有单向挡片5。辅助板2的边缘穿设有弹性头带(附图中未画出),用于将辅助板暂时地设置于患者的耳廓上。
[0019]辅助板2的尺寸大于耳廓的尺寸,使辅助板能够稳定地覆盖患者的整个耳廓;辅助塞3的尺寸小于耳道的尺寸,辅助塞3的厚度大于辅助板2的厚度,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辅助塞能够顺利地伸入耳道内(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辅助塞进入耳道内的深度不应超过1.5cm)。
[0020]辅助塞的尺寸略小于耳道即可,一方面用于引导给药管伸入耳道(给药时相当于一个筒使耳道拉直),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药液过快从耳道内流出(给药完成后相当于一个塞子)。
[0021]如图3,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硬质给药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球状头11,球状头可以避免给药管在进出耳道时对耳道壁造成伤害;球状头11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布置的给药孔12,给药孔设置在两侧可以防止给药时药液对鼓膜产生强烈刺激。
[0022]辅助板2正对耳廓的侧面以及辅助塞3对应耳内部分的外壁均设有硅胶层(附图中未画出),辅助板上的硅胶层可以成型为与耳廓配合的形状从而可以提高辅助板紧贴在患者耳廓上的稳定性,辅助塞上的硅胶层则用于减少患者给药期间的不适感。
[0023]在本申请的再一些实施例中,硬质给药管1上设有刻度,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硬质给药管伸入耳道的长度。
[002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5]根据患者选择适配的辅助板(辅助板可根据年龄、性别、体型等因素设置多个标号);
[0026]将连接好给药器的硬质给药管穿入辅助孔,根据用药位置调节硬质给药管的位置(辅助塞一般为医用橡胶或者硅胶材质,利用其自然收缩的特性调节硬质给药管伸入耳道部分的长度);
[0027]将穿好硬质给药管的辅助板贴在患者耳廓上(需要保证辅助塞正对耳道伸入);
[0028]完成耳道给药;
[0029]将硬质给药管从辅助塞中抽出,然后利用弹性头带将辅助板固定在患者的耳廓上(或者直接使用医用胶带粘贴);
[0030]药效结束后,取下辅助板。
[0031]综上,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
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给药管(1),所述硬质给药管(1)的一端连接有给药器;还包括辅助板(2),所述辅助板(2)为圆环状结构;所述辅助板(2)的内圈设有同轴布置的辅助塞(3),所述辅助塞(3)上开设有轴向布置的辅助孔(4),所述辅助孔(4)的直径与所述硬质给药管(1)配合;所述辅助孔(4)内设有单向挡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护理用耳道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2)的尺寸大于耳廓的尺寸,所述辅助塞(3)的尺寸小于耳道的尺寸,所述辅助塞(3)的厚度大于所述辅助板(2)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娴松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