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式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10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式烹饪器具,其包括:器具主体,其包括能够选择开启或关闭的外壳组件和设置在外壳组件内的锅胆;加湿模块,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壳组件与锅胆之间;调节阀,其设置在外壳组件上;其中,外壳组件构造成能够促使锅胆内产生的蒸气液化并流入到加湿模块中,调节阀用于排放加湿模块内产生的雾气及锅胆内产生的蒸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湿式烹饪器具,能够解决较小的排气口限制了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问题,其既不限制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热量流失。的热量流失。的热量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式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烹饪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式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加湿式烹饪器具主要包括外壳组件、设置在外壳组件内的锅胆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的加湿模块,以及设置在外壳组件上的排气口。其中,外壳组件能够促使锅胆内产生的蒸气液化并流入到加湿模块中。这使得加湿式烹饪器具能够在烹饪过程中液化并收集锅体内产生的水蒸气,以在室内需要加湿时将其雾化排出,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由此借助一件家用电器同时起到烹饪食物和对室内进行加湿的作用,有助于节约室内的空间和提高家用电器的集成度。然而,现有的加湿式烹饪器具一般将排气口的尺寸设置的较小以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热量流失,但较小的排气口又限制了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式烹饪器具,用以解决较小的排气口限制了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问题,其既不限制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热量流失。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湿式烹饪器具,包括:器具主体,其包括能够选择开启或关闭的外壳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的锅胆;加湿模块,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与锅胆之间;调节阀,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其中,所述外壳组件构造成能够促使所述锅胆内产生的蒸气液化并流入到所述加湿模块中,所述调节阀用于排放所述加湿模块内产生的雾气及所述锅胆内产生的蒸气。
[0005]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壳组件的液体的水箱和设置在所述水箱中的超声波雾化片。
[0006]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式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外壁上的湿度传感器和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与其相连的加湿模块和调节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上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液体进入所述加湿模块内的导流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锅胆和加湿模块的壳体及通过枢轴与所述壳体枢接的上盖,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并环绕所述上盖的下壁的集液槽和贯穿所述集液槽并与所述枢轴相邻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能够引导凝结在所述上盖上的液体流入到所述加湿模块内。
[0009]进一步地,当所述上盖扣合在所述锅胆上时,所述上盖的下壁的高度在接近所述加湿模块的方向上递减。
[0010]进一步地,加湿式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的散热机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为液冷散热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可抽拉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器具主体还包括设在所述锅胆与外壳组件之间且能够对所述锅胆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加湿式烹饪器具主要借助设置在外壳组件上的调节阀来进行排气。调节阀既能够在加湿式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被控制而减小自身开度,从而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热量流失,又能够在加湿式烹饪器具对室内进行加湿时被控制而增大自身开度,从而避免因调节阀的开度过小而限制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因此,本技术的加湿式烹饪器具能够解决较小的排气口限制了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问题,其既不限制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热量流失。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16]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式烹饪器具;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式烹饪器具的俯视图。
[0018]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式烹饪器具。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湿式烹饪器具100主要包括器具主体1、加湿模块2和调节阀3。其中,器具主体1包括能够选择开启或关闭的外壳组件11和设置在外壳组件11内的锅胆12。加湿模块2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壳组件11与锅胆12之间。调节阀3设置在外壳组件11上。外壳组件11构造成能够促使锅胆12内产生的蒸气液化并流入到加湿模块2中。调节阀3用于排放加湿模块2内产生的雾气及锅胆12内产生的蒸气。优选地,调节阀3在加湿式烹饪器具100进行加湿时的开度大于其在加湿式烹饪器具100进行烹饪时的开度。液体优选但不限于水。加热机构能够对锅胆12进行加热。加湿式烹饪器具100优选但不限于带有加湿功能的蒸箱或电饭煲。当加湿式烹饪器具100选为带有加湿功能的蒸箱时,加热机构通常选为设置在锅胆12与外壳组件11之间的蒸汽发生系统。当加湿式烹饪器具100选择为带有加湿功能的电饭煲时,加热机构通常选为设置在锅胆12与外壳组件11之间的电磁感应加热器。
[002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式烹饪器具100主要借助设置在外壳组件11上的调节阀3来进行排气。调节阀3既能够在加湿式烹饪器具100进行烹饪时被控制而减小自身开度,从而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热量流失,又能够在加湿式烹饪器具100对室内进行加湿时被控制而增大自身开度,从而避免因调节阀3的开度过小而限制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加湿式烹饪器具100能够解决较小的排气口限制了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问题,其既不限制加湿式烹饪器具的加湿效率的提升,又能够减少烹饪过程中的热量流失。
[0022]加湿模块2可选为蒸发型加湿器、电加热式加湿器或超声波加湿器。但优选为加湿强度大,加湿效率高且节能环保的超声波加湿器。当加湿模块2选择为超声波加湿器时,其
优选为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11内并用于接收来自外壳组件11的液体的水箱和设置在水箱中的超声波雾化片。超声波雾化片能够将水箱内的液体雾化,从而对室内进行加湿。优选地,加湿模块2还包括设置在水箱中的风机,风机能够促使超声波雾化片产生的水雾通过调节阀3排出。
[0023]调节阀3的开度可选为能够由使用者手动控制,但在本实施例中,加湿式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设置在外壳组件11的外壁上的湿度传感器和与湿度传感器相连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与其相连的加湿模块2和调节阀3,以对室内进行自动化的湿度调整。优选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加湿模块2和调节阀3进行PID控制。控制模块也可以被设置成能够在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下限阈值时控制加湿模块2对室内进行加湿,并控制调节阀3以增大调节阀3的开度,又能在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上限阈值时控制加湿模块2停止加湿,并控制调节阀3以减小调节阀3的开度。其中,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比如说下限阈值为40%~50%RH中的任意值,最好是45%RH,能够在使用者感受到不适前及时对室内进行加湿。上限阈值为60%~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具主体,其包括能够选择开启或关闭的外壳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的锅胆;加湿模块,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与锅胆之间;调节阀,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其中,所述外壳组件构造成能够促使所述锅胆内产生的蒸气液化并流入到所述加湿模块中,所述调节阀用于排放所述加湿模块内产生的雾气及所述锅胆内产生的蒸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内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外壳组件的液体的水箱和设置在所述水箱中的超声波雾化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外壁上的湿度传感器和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与其相连的加湿模块和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湿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上还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液体进入所述加湿模块内的导流结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徐强梁治华熊伟陈昌中欧阳柯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