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74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属于一种水龙头配件技术领域。自上而下包括控制杆、阀芯壳、固定旋转座、传动座、动片、静片和阀体连接座,动片上设置有第一混合水流通槽和第二混合水流通槽,阀体连接座底部设置有直通冷水进水口的冷水管口、直通热水进水口的热水管口,阀体连接座右侧设有与第一混合出水口相通的第一混合出水管口,与第二混合出水口相通的第二混合出水管口;冷、热水分别从阀体连接座进入在动片内混合,混合水从第一混合出水管口或第二混合出水管口流出。本混水阀芯同时兼具开关、混合冷热水、调温、调节水量及切换出水口的功能,是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的混水开关阀芯,结构简洁紧凑、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配件
,具体是一种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面盆龙头的出水,其出水口多设置在出水管下方,水流只能从出水管的下方流出,不能改变出水方向,这种出水方式不适于漱口,需用容器接水后才能漱口,当需要漱口的时候就十分不便,容易喷溅,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或是产生卫生问题。为此,我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漱口水功能的龙头(申请号为:201910396128.7),或是一种切换机构及其龙头(申请号为201910494850.4),此类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其内的混水阀芯只有一个出水口,温水从阀芯出来后,在出水管上设置有切换配件来分流导向上出水或下出水,如此需要打开龙头把手后再按压或旋转切换配件才能实现出漱口水模式,这就导致操作上比较麻烦,需要两个动作才能完成上出水的目的,同时,多了切换机构这类配件,增加了漏水隐患和生产成本,龙头的安装也比较繁琐。如此种种,需要设计一种具有两个出水口的混水阀芯,以适用于具有漱口功能的面盆水龙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自上而下包括控制杆、阀芯壳、固定旋转座、传动座、动片、静片和阀体连接座,阀体连接座与阀芯壳底部固定连接,控制杆插入固定旋转座、传动座带动动片在静片上滑动、旋转;动片上设置有第一混合水流通槽和第二混合水流通槽;静片上设置有冷水通孔、热水通孔、第一混合水通孔、第二混合水通孔,通过滑动动片使冷水通孔、热水通孔连通第一混合水流通槽或第二混合水流通槽,混合水对应从第一混合水通孔或第二混合水通孔流出;阀体连接座顶面设置有与静片对应的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第一混合出水口、第二混合出水口;阀体连接座底部设置有直通冷水进水口的冷水管口、直通热水进水口的热水管口,阀体连接座右侧设有与第一混合出水口相通的第一混合出水管口,与第二混合出水口相通的第二混合出水管口;冷、热水分别从阀体连接座进入在动片内混合,混合水从第一混合出水管口或第二混合出水管口流出。
[0006]进一步的,静片的第一混合水通孔位于静片中部,冷水通孔、热水通孔相邻设置在第一混合水通孔的左侧,第二混合水通孔设置在第一混合水通孔的右侧;第一混合出水管口位于第二混合出水管口的上方;控制杆向左拨动,动片右移,第二混合水流通槽连通冷水通孔、热水通孔、第二混合水通孔,混合水可从第二混合出水管口流出;控制杆向右拨动,动片左移,第一混合水流通槽连通冷水通孔、热水通孔、第一混合水通孔,混合水可从第一混合出水管口流出。
[0007]进一步的,第一混合水流通槽为开口向下的凹槽,第二混合水流通槽呈ㄇ形绕在第一混合水流通槽的外侧,其中第二混合水流通槽包括设置在动片两侧的冷热水流通通孔
和混合水流通通孔,动片顶面还设有使冷热水流通通孔和混合水流通通孔相通连的导流通道,以此形成一个整体的第二混合水流通槽。
[0008]进一步的,第一混合水流通槽的横向宽度大于冷水通孔、热水通孔与第一混合水通孔的最小间距,且控制杆右拨到底时,第一混合水流通槽与第一混合水通孔部分接触重合;第二混合水通孔为长弧形通孔,混合水流通通孔为短弧形通孔,冷热水流通通孔为长弧形通孔,且控制杆左拨到底时,混合水流通通孔与第二混合水通孔全面接触。
[0009]进一步的,传动座封盖在动片上方,传动座周边设有定位脚一,动片周边对应设有定位槽一,动片随传动座同步移动;动片和传动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0010]进一步的,传动座顶部设有下凹的拨杆槽,控制杆底部插入拨杆槽内,控制杆可操作传动座前后移动及旋转;传动座底部设有环状的密封槽一,用于容置第一密封圈,密封槽一位于第二混合水流通槽的外围。
[0011]进一步的,第一混合出水口位于阀体连接座的中部,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位于其左侧,第二混合出水口位于其右侧;第二混合出水口与第二混合出水管口之间的连接通道截面呈U型,其中部的实心部分设置L形通道供第一混合出水口与第一混合出水管口连通。
[0012]进一步的,阀体连接座顶面还设置有密封槽二,阀体连接座与静片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将阀体连接座顶面的各孔口围封起来。
[0013]进一步的,传动座上还安装有中部外凸的弹片,固定旋转座底部对应设有档位槽,传动座被拨动左右移动时,弹片的外凸部可左右滑动的卡进卡出档位槽。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本混水阀芯同时兼具开关、混合冷热水、调温、调节水量及切换出水口的功能,是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的混水开关阀芯,结构简洁紧凑、实用性强。
[0016]2、本混水阀芯仅单把手操作,就可以还实现水路切换,无需额外设置切换配件,节约了生产成本,产品性价比高,非常适用具有漱口功能的面盆水龙头,且其实际使用范围并不限于此,可拓展应用于其它场合。
[0017]3、本阀芯用阀体连接座作底座,混合水出水孔设置在侧面,使得阀芯整体为底进侧出,如此水龙头阀体的安装及设计空间更大,水龙头阀体可以直管式,不用设计弯道,能对应简化水龙头阀体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0018]4、本阀芯设计为左拨控制杆混合水从位于下方的混合水出水管口(第二混合出水管口)出水,右拨控制杆混合水从位于上方的混合水出水管口(第一混合出水管口)出水,等同于上抬龙头把手是下出水的效果,下压龙头把手是上出水的效果,如此更符合日常操作习惯,上抬把手是为日常的打开龙头动作,为下出水模式,只有当需要漱口时,下压把手,漱口孔才会出水;如此可以避免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误操作(设计为上抬把手上出水、下压把手下出水时的情形),溅湿衣物,本阀芯更符合日常操作习惯,设计更俱人性化。
[0019]5、控制杆右拨到底时,第一混合水流通槽与第一混合水通孔部分接触重合,如此,第一混合水流通槽覆盖冷/热水口、第一混合水通孔的面积较小,从第一混合出水管口出水量较小,避免水流大量喷溅;最终效果是上出水水量小,喷出的水注更适合漱口使用,下出水水量大,利于洗用。
[0020]总之,本技术提供的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结构更加合理,设计巧妙且俱人
性化,在阀芯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可为后续龙头省去切换配件,可降低整体龙头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更高,可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总装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传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传动座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片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控制杆(1)、阀芯壳(2)、固定旋转座(3)、传动座(4)、动片(5)、静片(6)和阀体连接座(7),阀体连接座(7)与阀芯壳(2)底部固定连接,控制杆(1)插入固定旋转座(3)、传动座(4)带动动片(5)在静片(6)上滑动、旋转;动片(5)上设置有第一混合水流通槽(51)和第二混合水流通槽(52);静片(6)上设置有冷水通孔(61)、热水通孔(62)、第一混合水通孔(63)、第二混合水通孔(64),通过滑动动片(5)使冷水通孔(61)、热水通孔(62)连通第一混合水流通槽(51)或第二混合水流通槽(52),混合水对应从第一混合水通孔(63)或第二混合水通孔(64)流出;阀体连接座(7)顶面设置有与静片(6)对应的冷水进水口(701)、热水进水口(702)、第一混合出水口(703)、第二混合出水口(704);阀体连接座(7)底部设置有直通冷水进水口(701)的冷水管口(71)、直通热水进水口(702)的热水管口(72),阀体连接座(7)右侧还设有与第一混合出水口(703)相通的第一混合出水管口(73),与第二混合出水口(704)相通的第二混合出水管口(74);冷、热水分别从阀体连接座(7)进入在动片(5)内混合,混合水从第一混合出水管口(73)或第二混合出水管口(74)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其特征在于,静片(6)的第一混合水通孔(63)位于静片(6)中部,冷水通孔(61)、热水通孔(62)相邻设置在第一混合水通孔(63)的左侧,第二混合水通孔(64)设置在第一混合水通孔(63)的右侧;第一混合出水管口(73)位于第二混合出水管口(74)的上方;控制杆(1)向左拨动,动片(5)右移,第二混合水流通槽(52)连通冷水通孔(61)、热水通孔(62)、第二混合水通孔(64),混合水从第二混合出水管口(74)流出;控制杆(1)向右拨动,动片(5)左移,第一混合水流通槽(51)连通冷水通孔(61)、热水通孔(62)、第一混合水通孔(63),混合水从第一混合出水管口(73)流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进两出连体混水阀芯,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合水流通槽(51)为开口向下的凹槽,第二混合水流通槽(52)呈ㄇ形绕在第一混合水流通槽(51)的外侧,其中第二混合水流通槽(52)包括设置在动片(5)两侧的冷热水流通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祥谭潮活梅庆翰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我来卫浴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