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叠式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473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子膨胀阀和第一蒸发器;第二制冷系统,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进行热量交换;第一感测组件,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参数;第二感测组件,用于感测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蒸发参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子膨胀阀、第一感测组件和第二感测组件三者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测组件和第二感测组件二者的感测结果对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冷媒调节不及时导致的供冷量不稳定问题。不稳定问题。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叠式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复叠式制冷循环是将较大的总温差分割成两段或若干段,根据每段的温区选择适宜的冷媒循环,然后将它们叠加起来,用高温级的制冷量来承担低温级的冷凝负荷,从而获取较低制冷温度的方式。
[0003]当前的复叠式制冷系统使用热力膨胀阀进行冷媒的流量调节,热力膨胀阀为机械式膨胀阀,依靠膜片受热形变来实现流量控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即从冷媒温度过高需要增大流量到膜片完成形变实现流量调节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0004]由于热力膨胀阀难以实现冷媒流量快速调节,因此,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供冷量稳定性较差,供冷量稳定性差也带来了能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冷媒调节不及时导致的供冷量不稳定问题。
[0006]为达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包括;
[0007]第一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压缩机、热交换器、电子膨胀阀和第一蒸发器;
[0008]第二制冷系统,通过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进行热量交换;
[0009]第一感测组件,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参数;
[0010]第二感测组件,用于感测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蒸发参数;
[0011]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子膨胀阀、第一感测组件和第二感测组件三者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测组件和第二感测组件二者的感测结果对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还设有第一冷凝器。
[0013]可选的,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机与电子膨胀阀之间的高温换热流道和用于与所述高温换热流道进行热量交换的低温换热流道。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0015]所述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节流装置和低温换热流道依次连通。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测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气参数包括进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冷媒的回气温度。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感测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回气参数包括进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冷媒的回气压力。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感测组件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蒸发参数包括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蒸发温度。
[0019]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和PID控制器;
[0020]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感测组件和第二感测组件发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供给所述PID控制器的数字信号;
[0021]所述PID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一方面,使用电子膨胀阀代替传统的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是通过电机实现开度调节的,响应速度极快,故能有效减小延迟,达到快速及时地进行冷媒流量调节的效果;另一方面,同时使用回气参数和蒸发参数作为电子膨胀阀开度调节的依据,双重判据的方式既能保证冷媒流量调节的平稳性,又能保证冷媒流量调节的及时性,最终快速平稳地实现冷媒流量的高频精准调节,降低第一压缩机的压缩能耗,使得整个复叠式制冷系统处于最节能状态。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4]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5]图中:
[0026]101、第一压缩机;102、第一冷凝器;103、热交换器;104、电子膨胀阀;105、第一蒸发器;
[0027]201、第二压缩机;202、第二冷凝器;203、节流装置;
[0028]301、第一感测组件;302、第二感测组件;
[0029]401、模数转换器;402、PID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32]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
[003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4]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制冷系统、第二制冷系统、
第一感测组件301、第二感测组件302和控制装置。
[0035]第一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以构成制冷循环的第一压缩机101、热交换器103、电子膨胀阀104和第一蒸发器105。具体地,所述热交换器10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01与电子膨胀阀104之间的高温换热流道和用于与所述高温换热流道进行热量交换的低温换热流道,此时,热交换器103中的高温换热流道用作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凝器。
[0036]可选的,若第一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较高,还可以在第一压缩机101和热交换器103之间增设第一冷凝器102,此时,热交换器103中的高温换热流道用作第一制冷系统的过冷器,进一步提高第一制冷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0037]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201、第二冷凝器202和节流装置203;所述第二压缩机201、第二冷凝器202、节流装置203和低温换热流道依次连通以构成制冷循环,此时,热交换器103中的低温换热流道用作第二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可选的,所述节流装置203可以为节流阀或者毛细管等。
[0038]第一感测组件301位于第一蒸发器105和第一压缩机101之间,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压缩机101的回气参数。可选的,所述回气参数包括回气温度和/或回气压力(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冷循环中,温度和压力呈正比例关系,二者是相关的),故相应地,所述第一感测组件301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蒸发器105和第一压缩机10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叠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压缩机(101)、热交换器(103)、电子膨胀阀(104)和第一蒸发器(105);第二制冷系统,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03)与所述第一制冷系统进行热量交换;第一感测组件(301),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压缩机(101)的回气参数;第二感测组件(302),用于感测所述第一蒸发器(105)的蒸发参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子膨胀阀(104)、第一感测组件(301)和第二感测组件(302)三者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测组件(301)和第二感测组件(302)二者的感测结果对所述电子膨胀阀(104)的开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01)与所述热交换器(103)之间还设有第一冷凝器(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10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压缩机(101)与电子膨胀阀(104)之间的高温换热流道和用于与所述高温换热流道进行热量交换的低温换热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叠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可瑜曾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