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防护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设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建筑施工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通常会在施工点的周围安装防护设备。
[0003]当防护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者平放的方式放置于恰当的位置上,而仅仅使用螺栓或者平放的方式其稳定性都较差,尤其是在较为柔软的地面上极大的降低了防护设备的稳定性,而在风大的天气里,稳定性较差的防护设备会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施工防护设备。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建筑施工防护设备,该装置包括侧板和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施工防护设备,包括侧板(1)和防护板(2),所述侧板(1)安装于防护板(2)左右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机构(3),所述加固机构(3)设置于防护板(2)底部,所述加固机构(3)包括轴杆(31)、外筒(32)、支撑架(33)、第一固定筒(34)、开口(35)、第二固定筒(36)、插杆(37)、连接机构(38)、T型杆(39)、弹簧(310)和卡槽(311),所述轴杆(31)转动安装于外筒(32)内侧,所述外筒(32)转动安装于支撑架(33)内侧,所述支撑架(33)锁固于防护板(2)底端面中部,所述第一固定筒(34)垂直焊接于外筒(32)底端面,所述开口(35)开设于外筒(32)底端面,且开口(35)与第一固定筒(34)为错位分布,所述第二固定筒(36)穿过开口(35)内侧后焊接于轴杆(31)底端面,所述插杆(37)设置有两个于外筒(32)底部,且两个插杆(37)分别活动伸入于第一固定筒(34)和第二固定筒(36)内侧,所述连接机构(38)设置于第一固定筒(34)和第二固定筒(36)外侧,所述T型杆(39)贯穿于支撑架(33)后端面,且T型杆(39)外侧前端与卡槽(311)内侧相吻合,所述弹簧(31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T型杆(39)内侧后端面和支撑架(33)后端面,所述卡槽(311)开设于外筒(32)外侧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建筑施工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8)包括固定螺栓(381)、固定板(382)和连接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