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32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胶头,所述胃管主体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洗胃管接头,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器,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下方开设有胃三孔,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靠近所述胃三孔的后下方开设有胃二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装置中贲门注水管、胃管主体、食道注水管、气囊、固定器等结构元件改进,使改进后胃管拥有三腔的结构设计,注液通道实现了注液引流,细化胃管功能路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贲门注水管注入生理盐水使气囊膨胀起来,起到固定胃管的作用,另外,胃管主体左侧设有食道注水管。道注水管。道注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

技术介绍

[0002]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临床上用以胃部手术、检查前准备。对于急性中毒如短时间内吞服有机磷、无机磷、生物碱、巴比妥类药物等,洗胃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
[0003]目前洗胃均使用普通胃管,胃管约100cm不同粗细规格的聚氨脂或硅胶塑料管路、胃管夹、胃管入口接头、十字结赌帽组成,目前胃管不能满足洗胃环境下胃管固定及食道清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胶头,所述胃管主体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洗胃管接头,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器,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下方开设有胃三孔,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靠近所述胃三孔的后下方开设有胃二孔,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远离所述胃三孔的下方开设有胃一孔,所述胃管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贲门注水管,所述贲门注水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贲门注水管的右侧开设有喷门孔,且所述喷门孔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贲门注水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二号堵头,所述胃管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食道注水管,所述食道注水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号堵头,所述食道注水管的左侧开设有食三孔,所述食道注水管的左侧靠近所述食三孔的后下方开设有食二孔,所述食道注水管的左侧远离所述食三孔的下方开设有食一孔。
[0008]优选的,所述胃管主体的外侧壁具有刻度,所述刻度总长70CM,且所述刻度的数值按照由上到下是顺序逐步减小,本装置总长100CM。
[0009]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外侧壁具有环形防滑纹。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器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卡,且所述固定卡的仰视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卡与所述固定器均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食三孔、所述食二孔和所述食一孔分别设置在距离所述胃管主体上端刻度20CM、25CM和30CM处,所述胃一孔、所述胃一孔和所述胃三孔分别设置在距离所述胃管主体下端1CM、4CM、7.5CM处。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由于装置中贲门注水管、胃管主体、食道注水管、气囊、固定器等结构元件改进,使改进后胃管拥有三腔的结构设计,注液通道实现了注液引流,细化胃管功能路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贲门注水管注入生理盐水使气囊膨胀起来,起到固定胃管的作用,另外,胃管主体左侧设有食道注水管,食道注水管下端设置有三个孔,医护人员可以用注射器从食管注水腔注水,用于食管冲洗,同时,还可以通过固定器,将胃管再次固定,改进后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锥形胶头;2、胃一孔;3、胃二孔;4、胃三孔;5、气囊;6、食一孔;7、食二孔;8、食三孔;9、食道注水管;10、一号堵头;11、洗胃管接头;12、胃管主体;13、二号堵头;14、贲门注水管;15、固定器;16、喷门孔;17、固定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2,胃管主体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胶头1,胃管主体12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洗胃管接头11,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器15,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下方开设有胃三孔4,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靠近胃三孔4的后下方开设有胃二孔3,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远离胃三孔4的下方开设有胃一孔2,胃管主体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贲门注水管14,贲门注水管1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5,贲门注水管14的右侧开设有喷门孔16,且喷门孔16与气囊5相连通,贲门注水管1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二号堵头13,胃管主体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食道注水管9,食道注水管9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号堵头10,食道注水管9的左侧开设有食三孔8,食道注水管9的左侧靠近食三孔8的后下方开设有食二孔7,食道注水管9的左侧远离食三孔8的下方开设有食一孔6,通过贲门注水管14、胃管主体12以及食道注水管9的设计和改进,使改进后胃管拥有三腔的结构设计,注液通道实现了注液引流,细化胃管功能路径,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难度,有效提升患者体验。
[0021]进一步的,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具有刻度,刻度总长70CM,且刻度的数值按照由上到下是顺序逐步减小,本装置总长100CM,刻度的添加方便了医护人员标记和观察。
[0022]进一步的,气囊5的外侧壁具有环形防滑纹,当医护人员通过贲门注水管14往气囊5内注入生理盐水使气囊5膨胀起来后,气囊5与贲门处相接触,从而实现胃管的固定,避免胃管滑脱,由于气囊5外壁设置的环形防滑纹,进而可以加大气囊5由于患者贲门之间的摩擦,使固定更加稳固。
[0023]进一步的,固定器15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卡17,且固定卡17的仰视截面呈L形,固定卡17与固定器15均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材质,固定器15的设计可将胃管固定,再通过固定卡17将胃管末端固定于衣领处,防止洗胃过程中胃管滑脱。
[0024]进一步的,食三孔8、食二孔7和食一孔6分别设置在距离胃管主体12上端刻度20CM、25CM和30CM处,胃一孔2、胃一孔2和胃三孔4分别设置在距离胃管主体12下端1CM、4CM、7.5CM处,胃一孔2、胃二孔3和胃三孔4的设计主要是给患者胃内注水或吸水,食三孔8、食二孔7、食一孔6的设计主要给患者食管进行冲洗。
[0025]综上可得,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医护人员将将装置准备好后,将锥形胶头1向前,将装置的前段穿入患者的胃内,之后通过固定器15将胃管主体12固定,在通过固定卡17将固定器15固定在患者衣领处,再将二号堵头13打开用注射器通过贲门注水管14的端口相气囊5内注射生理盐水使气囊5气囊膨胀起来,起到固定胃管的作用,将一号堵头10打开,用注射器从食道注水管9的端口注水,通过食三孔8、食二孔7、食一孔6流出,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三腔留置洗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胶头(1),所述胃管主体(12)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洗胃管接头(11),所述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器(15),所述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下方开设有胃三孔(4),所述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靠近所述胃三孔(4)的后下方开设有胃二孔(3),所述胃管主体(12)的外侧壁远离所述胃三孔(4)的下方开设有胃一孔(2),所述胃管主体(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贲门注水管(14),所述贲门注水管(1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气囊(5),所述贲门注水管(14)的右侧开设有喷门孔(16),且所述喷门孔(16)与所述气囊(5)相连通,所述贲门注水管(1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二号堵头(13),所述胃管主体(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食道注水管(9),所述食道注水管(9)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号堵头(10),所述食道注水管(9)的左侧开设有食三孔(8),所述食道注水管(9)的左侧靠近所述食三孔(8)的后下方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琴
申请(专利权)人: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