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89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包括地基、绿化装置、照明装置,绿化装置设置在地基表面,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地基底部,所述地基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地基顶部设置有休息装置,所述地基四周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地基中间铺设泥土层,所述泥土层底部铺设有沙石层,所述沙石层底部与地基顶部接触,绿化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地基表面,所述框架底部与泥土层表面接触,所述框架表面开设有种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凝土层使周围底面硬化,便于行走,避免下雨天行走时弄得满身泥泞,通过设置泥土层使绿植可以拥有生存环境,通过设置沙石层可对降雨时的水源进行简易过滤,避免泥土层的水土流失。避免泥土层的水土流失。避免泥土层的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护坡
,具体为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为了防治水土流失,防止崩塌,满足防渗、抗冲等要求,需对堤坝、水利沟渠、溢洪道等岸墙或边坡进行护砌,在坡面修筑护坡工程进行加固。护坡的修筑,能够有效防止坡面遭受冲刷侵蚀,同时又比削坡节省成本和工时。常见的护坡工程有: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格状框条护坡、混凝土护坡、喷浆或喷混凝土护坡、锚固法护坡等,由于硬质材料的固有特性,使得这些护坡外形较为刻板,难以与周围环境协调,生态环保效果也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和修筑护坡时,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水土流失防护功能,一种结合了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知识的生态护坡愈发收到人们的重视。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为生物生长提供栖息场所,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
[0003]而现在的护坡只是简单的对水流进行隔离,其排水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有的是直接让水流留下去,记忆造成水土流失,且如果有路人想过来游玩时也没有休息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包括地基、绿化装置、照明装置,绿化装置设置在地基表面,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地基底部,所述地基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地基顶部设置有休息装置。
[0006]所述地基四周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地基中间铺设泥土层,所述泥土层底部铺设有沙石层,所述沙石层底部与地基顶部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绿化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地基表面,所述框架底部与泥土层表面接触,所述框架表面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贯穿框架,所述框架表面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种植槽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与混凝土层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第一连接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灯罩,所述灯罩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灯,所述第一连接杆内部设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灯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地基表面,所述凹槽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所述第
一输水管竖直安装在地基内部,所述第一输水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水平安装在地基内部,所述第二输水管远离第一输水管的一端贯穿地基并延伸至地基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休息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与地基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开设有通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凝土层使周围底面硬化,便于行走,避免下雨天行走时弄得满身泥泞,通过设置泥土层使绿植可以拥有生存环境,通过设置沙石层可对降雨时的水源进行简易过滤,避免泥土层的水土流失。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水装置可使路面上的积水进行排放,通过设置过滤网可将路面上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杂物堵住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造成不能排水的情况,通过在固定板表面开设通孔可避免下雨时,固定板表面储存积水,影响路人乘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地基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框架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照明装置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排水装置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休息装置图。
[0020]图中:1地基、11混凝土层、12泥土层、13沙石层、2绿化装置、21框架、22种植槽、23集水槽、3照明装置、31第一连接杆、32支撑杆、33太阳能板、34第二连接杆、35灯罩、36电灯、37蓄电池、4排水装置、41凹槽、42过滤网、43漏水孔、44第一输水管、45第二输水管、5休息装置、51支撑板、52固定板、5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包括地基1、绿化装置2、照明装置3,绿化装置2设置在地基1表面,照明装置3设置在地基1底部,地基1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4,地基1顶部设置有休息装置5。
[0023]地基1四周铺设有混凝土层11,地基1中间铺设泥土层12,泥土层12底部铺设有沙石层13,沙石层13底部与地基1顶部接触,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凝土层11使周围底面硬化,便于行走,避免下雨天行走时弄得满身泥泞,通过设置泥土层12使绿植可以拥有生存环境,通过设置沙石层13可对降雨时的水源进行简易过滤,避免泥土层12的水土流失。
[0024]绿化装置2包括框架21,框架21固定连接在地基1表面,框架21底部与泥土层12表面接触,框架21表面开设有种植槽22,种植槽22贯穿框架21,框架21表面开设有集水槽23,
集水槽23与种植槽22接触,通过设置种植槽22可使绿植有序的排列,增加美观性。
[0025]照明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底部与混凝土层11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33,第一连接杆31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4远离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灯罩35,灯罩35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灯36,第一连接杆31内部设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7,太阳能板33通过电线与蓄电池37电性连接,电灯36通过电线与蓄电池37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太阳能板33可以使用清洁能源,通过设置电灯36可在夜晚时提供照明。
[0026]排水装置4包括凹槽41,凹槽41开设在地基1表面,凹槽41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2,凹槽41底部开设有漏水孔43,漏水孔4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44,第一输水管44竖直安装在地基1内部,第一输水管4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45,第二输水管45水平安装在地基1内部,第二输水管45远离第一输水管44的一端贯穿地基1并延伸至地基1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包括地基(1)、绿化装置(2)、照明装置(3),其特征在于:绿化装置(2)设置在地基(1)表面,所述照明装置(3)设置在地基(1)底部,所述地基(1)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4),所述地基(1)顶部设置有休息装置(5);所述地基(1)四周铺设有混凝土层(11),所述地基(1)中间铺设泥土层(12),所述泥土层(12)底部铺设有沙石层(13),所述沙石层(13)底部与地基(1)顶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装置(2)包括框架(21),所述框架(21)固定连接在地基(1)表面,所述框架(21)底部与泥土层(12)表面接触,所述框架(21)表面开设有种植槽(22),所述种植槽(22)贯穿框架(21),所述框架(21)表面开设有集水槽(23),所述集水槽(23)与种植槽(22)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一连接杆(31)底部与混凝土层(1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杆(31)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志凤孙翀李念平赵立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