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座椅以及具有该座椅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87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座椅以及具有该座椅的童车,其中一种可折叠座椅,包括座椅底座,靠背,前扶手以及护胯;一种童车,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车架后部的后轮组件、锁定折叠推杆以及上述的可折叠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折叠座椅以及具有该座椅的童车,通过设置臀部凸缘以及身体凸缘形成一定的包覆,使儿童更舒适,并且可折叠座椅结构设置,便于座椅折叠,实现了座位的紧密收拢,占地空间小;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童车整体可以实现可折叠设计,携带方便,前轮便捷拆装使用便捷,且具有减震设计使儿童更舒适,后轮设置刹车装置,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座椅以及具有该座椅的童车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设计
,尤其涉及儿童手推车,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折叠座椅以及具有该座椅的童车。

技术介绍

[0002]婴儿手推车,起源于欧洲,已有超过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在中国出现只有十几年时间,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童车制造国,国外一些安全不合标准而被禁用的车型,却充斥着国内市场,随时威胁着宝宝的安全。截至2013年,市面上手推车大致可分为适合一般居家、外出长时间使用的豪华型(分全躺、半躺)以及强调轻适合经常外出的轻便型(又称伞车)两类。另有一种专门作用于户外,轮胎较大(如脚踏车可充气胎)可推动婴儿跑步之三轮车。
[0003]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的结构多种多样,其通常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目前,一些的儿童推车直接在车架上设置座杆等杆件来形成座位,还有一些儿童推车则是通过嫁接安装座兜的方式来形成座位。无论是哪种方式,现有的儿童推车在折叠时,因座位造成车架的杆件之间不能紧密收拢,导致车架折叠后尺寸过大且不够扁平紧凑。
[0004]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折叠的座椅以及整体折叠便捷且体积小的童车是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折叠的座椅以及整体折叠便捷且体积小的,方便使用,安全性好的童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座椅,包括
[0007]座椅底座,靠背,前扶手以及护胯;
[0008]所述座椅底座两侧边缘呈圆弧形过渡并向上延伸形成用于包裹臀部的臀部凸缘;
[0009]所述靠背两侧边缘呈圆弧形过渡并向上延伸形成用于包覆身体的身体凸缘;所述身体凸缘的下端与所述臀部凸缘的后端之间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转动连接;
[0010]所述前扶手呈开口朝向靠背的U型圆杆,所述前扶手开口端端部设有C 型卡箍,所述身体凸缘位于所述身体凸缘的下端与所述臀部凸缘的上端设有圆柱形卡柱,所述C型卡箍卡嵌在所述卡柱上;
[0011]所述座椅底座前部中间具有上凸的安装槽,所述护胯为T型,横向段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活动连接,竖向段与所述前扶手铰接。
[0012]本技术是一种可折叠座椅,设置臀部凸缘以及身体凸缘使儿童的身体以及臀部完全容纳进去,形成一定的包覆,使儿童使用更舒适,且具有一定防护性,且座椅整体可折叠,收纳方便便捷。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设于所述靠背的上端,且所述头枕后侧设有连接
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靠背可拆卸连接;还包括遮帘架,所述遮帘架呈开口朝向头枕的U型细圆杆,且长度大于所述前扶手,并铰接在所述头枕的上端。
[0014]本技术设置头枕使儿童使用方便,头部形成支撑,更舒适,且设置遮帘架,安装上遮帘可以对整个儿童座椅区域进行遮挡,防止阳光直射,减少对儿童眼部的刺激。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前扶手锁定装置,所述前扶手锁定装置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前扶手内部的锁定弹簧以及与所述锁定弹簧另一端固定的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另一端伸出所述前扶手并延伸至所述C型卡箍开口端卡嵌所述圆柱形卡柱,所述锁定杆下端设有助力开关。
[0016]本技术可以利用前扶手锁定装置将前扶手与靠背进行锁定,使其结构更稳定,且便于拆装,方便儿童进出,在利用使用时助力开关将锁定杆向远离C型卡箍方向拨动即可打开,实现前扶手的拆装,使用便捷,安全可靠。
[0017]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臀部凸缘后端的第一固定卡盒、固定于所述身体凸缘后端的第二固定卡盒、调节齿轮以及调节块;
[0018]所述调节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卡盒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盒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卡盒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盒的内部分别具有与调节齿轮配合的内齿,所述调节块与所述调节齿轮传动连接。
[0019]本技术可以利用角度调节装置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靠背与座椅底座夹角90
°‑
120
°
的调节,可以使儿童长时间的乘坐更舒适。
[0020]一种童车,包括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前部的前轮组件、设于所述车架后部的后轮组件、锁定折叠推杆以及上述的可折叠座椅;
[0021]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杆,后支杆以及座椅架;所述前支杆上端设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设于所述锁定折叠推杆下端的两侧,所述后支杆为八字形,其上端设于铰接件的两侧,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后支杆上端以及所述锁定折叠推杆下端绕同一转动中心轴转动连接;
[0022]所述座椅架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件上端,另一端铰接一立杆,所述立杆另一端与所述前支杆铰接,所述座椅架上端设置一转盘,所述可折叠座椅固定在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具有所述靠背朝向前方的正向固定状态以及所述靠背朝向后方的反向固定状态。
[0023]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折叠推杆包括推杆、解锁杆以及锁头;
[0024]所述推杆为T型,横向段为把手,竖向段一端与所述横向段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解锁杆内部,连接处设有卡箍;
[0025]所述锁头包括锁壳、弹簧以及锁钉;所述锁壳与所述解锁杆固定连接,且自靠近所述解锁杆的一侧向远离的一侧开设有半圆弧卡槽,所述半圆弧卡槽靠近所述解锁杆沿所述解锁杆向上开设锁定槽,所述弹簧设于所述锁定槽内,所述锁钉设于所述解锁杆内部且一端卡嵌于所述弹簧远离半圆弧卡槽的一端,且设有横向锁杆,所述横向锁杆在所述弹簧被所述推杆推动所述锁钉压缩时沿所述半圆弧卡槽转动,并使所述锁定折叠推杆以及所述后支杆可以向所述前支杆转动。
[0026]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释放推杆,释放推杆向下按压抵住解锁杆向下运动,推动横向锁杆脱离卡槽,能够沿半圆弧卡槽转动,进而完成整体的折叠,且本技术的座椅也能够折叠,进而完成整个童车的整体折叠,在恢复时,仅需锁定折叠推杆反向转动,转动到位后,横向锁杆在弹簧作用下,自动跳入然后锁定,完成展开,其使用便捷。
[0027]进一步的,所述前轮组件包括两个前轮、前轮支架以及快拆装置;
[0028]所述前轮支架与所述前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前轮上端设有前轮立轴,所述前轮立轴与所述前轮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前轮支架两端设有立轴槽,两个所述前轮通过所述前轮立轴插设于立轴槽内;所述快拆装置包括快拆弹簧以及快拆铁片,所述快拆弹簧设于所述立轴槽侧端,所述快拆铁片为L型,所述前轮立轴上设有卡槽,所述快拆铁片一端与所述快拆弹簧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立轴槽内并卡嵌在所述卡槽内。
[0029]进一步的,所述后轮组件包括两个后轮、连杆以及刹车装置;
[0030]两个所述后轮分别设于所述连杆两端固定,所述后支杆下端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踏板、锁叉弹簧、锁叉、拨动件以及拨动件弹簧;
[0031]两个所述后轮相对的一侧位于所述连杆的周侧设有锁定孔,所述拨动件沿所述后轮转动方向设有反向滑移面,所述滑移面沿着所述连杆的转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底座(1),所述座椅底座(1)两侧边缘呈圆弧形过渡并向上延伸形成用于包裹臀部的臀部凸缘(11);靠背(2),所述靠背(2)两侧边缘呈圆弧形过渡并向上延伸形成用于包覆身体的身体凸缘(21);所述身体凸缘(21)的下端与所述臀部凸缘(11)的后端之间通过角度调节装置(7)转动连接;前扶手(3),所述前扶手(3)呈开口朝向靠背(2)的U型圆杆,所述前扶手(3)开口端端部设有C型卡箍(31),所述身体凸缘(21)位于所述身体凸缘(21)的下端与所述臀部凸缘(11)的上端设有圆柱形卡柱(22),所述C型卡箍(31)卡嵌在所述卡柱(22)上;护胯(4),所述座椅底座(1)前部中间具有上凸的安装槽,所述护胯(4)为T型,横向段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活动连接,竖向段与所述前扶手(3)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枕(5),所述头枕(5)设于所述靠背(2)的上端,且所述头枕(5)后侧设有连接件(51),所述连接件(51)与所述靠背(2)可拆卸连接;还包括遮帘架(6),所述遮帘架(6)呈开口朝向头枕(5)的U型细圆杆,且长度大于所述前扶手(3),并铰接在所述头枕(5)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扶手锁定装置(01),所述前扶手锁定装置(01)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前扶手(3)内部的锁定弹簧(011)以及与所述锁定弹簧(011)另一端固定的锁定杆(012),所述锁定杆(012)另一端伸出所述前扶手(3)并延伸至所述C型卡箍(31)开口端卡嵌所述圆柱形卡柱(22),所述锁定杆(012)下端设有助力开关(0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7)包括固定在所述臀部凸缘(11)后端的第一固定卡盒(71)、固定于所述身体凸缘(21)后端的第二固定卡盒(72)、调节齿轮(73)以及调节块(74);所述调节齿轮(7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卡盒(71)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盒(7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卡盒(71)与所述第二固定卡盒(72)的内部分别具有与调节齿轮(73)配合的内齿,所述调节块(74)与所述调节齿轮(73)传动连接。5.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8)、设于所述车架(8)前部的前轮组件(9)、设于所述车架(8)后部的后轮组件(10)、锁定折叠推杆(101)以及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座椅;所述车架(8)包括前支杆(81),后支杆(82)以及座椅架(83);所述前支杆(81)上端设有铰接件(811),所述铰接件(811)设于所述锁定折叠推杆(101)下端的两侧,所述后支杆(82)为八字形,其上端设于铰接件(811)的两侧,所述铰接件(811)与所述后支杆(82)上端以及所述锁定折叠推杆(101)下端绕同一转动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座椅架(83)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件(811)上端,另一端铰接一立杆(84),所述立杆(84)另一端与所述前支杆(81)铰接,所述座椅架(83)上端设置一转盘,所述可折叠座椅固定在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具有所述靠背(2)朝向前方的正向固定状态以及所述靠背(2)朝向后方的反向固定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折叠推杆(101)包括推杆(1011)、解锁杆(1012)以及锁头(1013);
所述推杆(1011)为T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英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