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摘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71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套摘取器,其包括手持部、第一钩部、第二钩部,第一钩部、第二钩部分别位于手持部的两端,第一钩部采用弧形结构,第二钩部包括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第一分块采用弧形结构,第二分块采用不规则结构。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牙套摘取器不仅解决了美观和卫生问题,还可以从唇舌侧对牙套进行摘取,能用时满足牙套上颌下颌及唇侧舌侧不同摘取习惯,第一钩部、第二钩部可满足左右手摘取操作习惯,同时夹角大小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套摘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正畸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牙套摘取器。

技术介绍

[0002]隐形矫正又叫“隐形无托槽矫正”,是牙齿矫正的一种,因不影响美观等突出的优点而广受正畸患者青睐。隐形无托槽矫正技术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辅助三维诊断、设计和制造系统,用一系列个性化的牙套(也可称为“透明矫治器”)来完成矫治的牙齿矫正。矫治过程几乎在旁人无察觉中完成,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然而患者需在进食及刷牙时自行摘戴牙套,一天重复多次摘戴动作会导致用力不当造成牙套的断裂或变形,且用手直接摘戴既不美观,也不卫生。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牙套摘取器,摘取牙套方便且使用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牙套摘取器。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牙套摘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持部、第一钩部、第二钩部,第一钩部、第二钩部分别位于手持部的两端,第一钩部采用弧形结构,第二钩部包括第一分块和第二分块,第一分块采用弧形结构,第二分块采用不规则结构(比如弯折结构等)。第一钩部采用弧形结构,第一分块采用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能有效地防止摘取牙套时对牙套、牙龈造成损伤,也能最大限度防止钩部摘取牙套时对牙套本身造成损坏,从而防止破坏牙套的力学表达和影响牙套的力学表达。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钩部、第二钩部与手持部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牢固,生产制造方便。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钩部与手持部形成一个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为60
°
~90
°
,便于牙套从舌侧方向摘取,下颌舌侧可从下至上施力,可将牙套提起取出,上颌舌侧可从上至下施力,可将牙套往下取出,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上颌唇侧牙套的摘取。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块与手持部形成一个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角度为90
°
~120
°
,便于上颌牙套从唇侧方向摘取,牙套摘取器可从上颌牙套唇侧从上至下施力将牙套往下取出,也便于下颌牙套舌侧摘取,牙套摘取器可从下颌牙套舌侧从下至上施力,可将牙套提起取出,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块与手持部形成一个第三夹角,第三夹角的角度为90
°
~120
°
,便于下颌牙套从唇侧方向摘取,牙套摘取器可从下颌牙套唇侧从下至上施力将牙套往上推出,左右手都能方便使用,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
[0010]优选地,所述手持部的形状为弯曲状,不仅手持时能吻合大拇指与食指弯曲弧度,且可以放置于牙套收纳盒中进行存放。
[0011]优选地,所述手持部的材质、第一钩部的材质、第二钩部的材质都为塑料材质,保护牙齿和牙套等。
[0012]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技术牙套摘取器不仅解决了美观和卫生问题,还可以从唇舌侧对牙套进行摘取,能用时满足牙套上颌下颌及唇侧舌侧不同摘取习惯,第一钩部、第二钩部可满足左右手摘取操作习惯,同时夹角大小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牙套摘取器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牙套摘取器的又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牙套摘取器的再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牙套摘取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牙套摘取器包括手持部1、第一钩部2、第二钩部3,第一钩部2、第二钩部3分别位于手持部1的两端,第一钩部2采用弧形结构,第二钩部3包括第一分块4和第二分块5,第一分块4采用弧形结构,第二分块5采用不规则结构(比如弯折结构等)。第一钩部2采用弧形结构,第一分块4采用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能有效地防止摘取透牙套时对牙套、牙龈造成损伤,也能最大限度防止钩部摘取牙套对牙套本身造成损坏,从而防止破坏牙套的力学表达和影响牙套的力学表达。
[0020]第一钩部2、第二钩部3与手持部1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牢固,生产制造方便。
[0021]第一钩部2与手持部1形成一个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为60
°
~90
°
,便于牙套从舌侧方向摘取,下颌舌侧可从下至上施力,可将牙套提起取出,上颌舌侧可从上至下施力,可将牙套往下取出,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上颌唇侧牙套的摘取。
[0022]第一分块4与手持部1形成一个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角度为90
°
~120
°
,便于上颌牙套从唇侧方向摘取,牙套摘取器可从上颌牙套唇侧从上至下施力将牙套往下取出,也便于下颌牙套舌侧摘取,牙套摘取器可从下颌牙套舌侧从下至上施力,可将牙套提起取出,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
[0023]第二分块5与手持部1形成一个第三夹角,第三夹角的角度为90
°
~120
°
,便于下颌牙套从唇侧方向摘取,牙套摘取器可从下颌牙套唇侧从下至上施力将牙套往上推出,左右手都能方便使用,可以较好的控制施力,避免钩部对牙龈的损伤及避免损坏牙套。
[0024]手持部1的形状为弯曲状,不仅手持时能吻合大拇指与食指弯曲弧度,且可以放置于牙套收纳盒中进行存放。
[0025]手持部1的材质、第一钩部2的材质、第二钩部3的材质都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可以是ABS材质等,保护牙齿和牙套等。
[0026]当上颌佩戴牙套的用户需要摘下牙套时,将本技术牙套摘取器从牙套储存盒内取出,只需手持本技术牙套摘取器,在牙齿唇侧或舌侧用本技术牙套摘取器钩住牙套,轻轻用力往下拉,即可将牙套从上颌摘下。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摘取牙套时,使用本技术代替直接用手摘取将会更加合适,既美观,又卫生。 同样地,当下颌佩戴牙套的用户需要摘下牙套时,用户只需手持本技术牙套摘取器,在牙齿唇侧或舌侧用本技术牙套摘取器钩住牙套,轻轻用力往上拉,即可将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套摘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持部(1)、第一钩部(2)、第二钩部(3),第一钩部(2)、第二钩部(3)分别位于手持部(1)的两端,第一钩部(2)采用弧形结构,第二钩部(3)包括第一分块(4)和第二分块(5),第一分块(4)采用弧形结构,第二分块(5)采用不规则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套摘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部(2)、第二钩部(3)与手持部(1)为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套摘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部(2)与手持部(1)形成一个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为60
°
~90
°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华牟光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隐齐齿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