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学用呼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护
,具体为一种临床医学用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0003]目前现有的呼吸装置,固定效果差,当人们需要对呼吸装置进行转移时,当使用呼吸装置时,呼吸装置经常出现晃动的情况,导致呼吸装置容易出现损坏,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降低了呼吸装置发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呼吸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装置,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医学用呼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柜体,所述柜体的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学用呼吸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盒体(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柜体(3),所述柜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供给箱(4),所述供给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5),所述底座(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安装有螺纹管(8),所述螺纹管(8)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外侧贯穿至盒体(2)的内腔,所述压板(9)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11),所述供给箱(4)的右侧设置有蜂鸣器(26),所述供给箱(4)内腔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湿化罐(12),所述湿化罐(12)的左侧连通有第一输送管,且第一输送管的左侧连通有氧气瓶(13),所述氧气瓶(13)的底部与供给箱(4)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氧气瓶(13)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输送管,且第二输送管的左侧连通有空气泵(14),所述空气泵(1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和底部与供给箱(4)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安装,所述空气泵(14)的左侧连通有第三输送管,且第三输送管的左侧贯穿至供给箱(4)的左侧并连通有伸缩管(15),所述伸缩管(15)的右侧连通有呼吸罩(16),所述控制箱(5)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27),所述控制箱(5)正面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8),所述控制箱(5)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17),所述第一连接板(17)的正面设置有处理器(18),所述第一连接板(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底部与控制箱(5)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