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江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55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包括管体、置于所述管体内的吸引孔、置于所述管体内且置于所述吸引孔两侧的电极孔、置于所述管体一端且与所述吸引孔连通的负压吸管,所述吸引孔内设有与所述负压吸管连通的金属吸管,所述管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金属吸管连通的侧孔,所述电极孔内设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通过电线外接电凝器主机,所述管体上设有控制所述电极片在所述电极孔内活动的控制结构,所述负压吸管远离所述金属吸管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能将吸引器与电凝功能结合,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能单手操作,操作视野好且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顺利进行。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

技术介绍

[0002]流血时通过一定方式处理,快速让血停止向外流动叫做止血。止血效果因人而异。有人快,有人慢,与血小板有关。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是多种因子和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0003]在手术中止血常用的电凝止血即用电灼器止血,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在止血时,电灼器可直接电灼出血点,也可先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再用电灼器接触止血钳,止血钳应准确地夹住出血点或血管处,夹住的组织越少越好,不可接触其他组织以防烧伤,通电1

2秒即可止血;也可用小的镊子或Adison镊(血管外科用的尖头镊子)直接夹住出血点电凝。电凝止血适用于表浅的小的出血点止血,使用时要注意:

使用前要检查电灼器有无故障,连接是否正确,检查室内有无易燃化学物质;

电灼前用干纱布或吸引器将手术用具处理干净,电灼后残面不能用纱布擦拭,只能用纱布蘸吸,以防止血的焦痂脱落造成止血失败;

电灼器或导电的血管钳、镊不可接触其他组织,以防损伤;

应随时用刀片刮净导电物前端的血痂,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0004]现有的止血方法为:通过吸引器处理血管破口处的血液,然后在使用双极电凝夹住破口,防电灼烧,血管壁皱缩,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吸引器以及电凝器是分开的,医务人员双手都是出于工作状态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强度,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解决了通过吸引器处理血管破口处的血液,然后在使用双极电凝夹住破口,防电灼烧,血管壁皱缩,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吸引器以及电凝器是分开的,医务人员双手都是出于工作状态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强度,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该吸引器管包括管体、置于所述管体内的吸引孔、置于所述管体内且置于所述吸引孔两侧的电极孔、置于所述管体一端且与所述吸引孔连通的负压吸管,
[0007]所述吸引孔内设有与所述负压吸管连通的金属吸管,所述管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金属吸管连通的侧孔,
[0008]所述电极孔内设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通过电线外接电凝器主机,所述管体上设有控制所述电极片在所述电极孔内活动的控制结构,
[0009]所述负压吸管远离所述金属吸管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结构包括V字形的弹簧片以及弹簧。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极片上包裹有防电皮层。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管体上设有与所述弹簧片配合的滑槽,所述弹簧片一端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管体外侧连接,所述弹簧片另一端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电极片上的防电皮层连接。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吸引孔横向贯穿所述管体。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极孔远离所述负压吸管的一端与外界连通。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侧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弹性盖。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能将吸引器与电凝功能结合,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能单手操作,操作视野好且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管体的侧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极片31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管体、2.吸引孔、3.电极孔、4.负压吸管、5.控制结构、21.金属吸管、22.侧孔、31.电极片、51.弹簧片、52.弹簧、53.防电皮层、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实施例一:
[0024]图1

图3示出了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该吸引器管包括管体1、置于所述管体1内的吸引孔2、置于所述管体1内且置于所述吸引孔2两侧的电极孔3、置于所述管体1一端且与所述吸引孔2连通的负压吸管4,
[0025]所述吸引孔2内设有与所述负压吸管4连通的金属吸管21,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金属吸管21连通的侧孔22,
[0026]所述电极孔3内设有电极片31,所述电极片31通过电线外接电凝器主机,所述管体
1上设有控制所述电极片31在所述电极孔2内活动的控制结构5,
[0027]所述负压吸管4远离所述金属吸管21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
[0028]所述控制结构5包括V字形的弹簧片51以及弹簧52。
[0029]所述电极片31上包裹有防电皮层53。
[0030]所述管体1上设有与所述弹簧片51配合的滑槽11,所述弹簧片51一端通过所述弹簧52与所述管体1外侧连接,所述弹簧片51另一端穿过所述滑槽11与所述电极片31上的防电皮层53连接。
[0031]所述吸引孔2横向贯穿所述管体1。
[0032]所述电极孔3远离所述负压吸管4的一端与外界连通。
[0033]所述侧孔22上可拆卸连接有弹性盖。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前,先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到位,各个部件是否存在损坏,对于影响使用的部件及时的更换,保证使用的质量和效果;使用时,在弹簧52的作用下,通过弹簧片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其特征在于:该吸引器管包括管体(1)、置于所述管体(1)内的吸引孔(2)、置于所述管体(1)内且置于所述吸引孔(2)两侧的电极孔(3)、置于所述管体(1)一端且与所述吸引孔(2)连通的负压吸管(4),所述吸引孔(2)内设有与所述负压吸管(4)连通的金属吸管(21),所述管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金属吸管(21)连通的侧孔(22),所述电极孔(3)内设有电极片(31),所述电极片(31)通过电线外接电凝器主机,所述管体(1)上设有控制所述电极片(31)在所述电极孔(3)内活动的控制结构(5),所述负压吸管(4)远离所述金属吸管(21)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电凝功能的吸引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5)包括V字形的弹簧片(51)以及弹簧(52)。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江柳
申请(专利权)人:尹江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