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48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5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其由上到上依次设置的原路基层、原道路基层和原路面层,包括开挖在原路基层内的第一沟槽和原道路基层内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内回填有回填路基,所述回填路基上铺设有贫混凝土层,所述贫混凝土层上铺设有碎石层,所述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均位于第二沟槽内,所述碎石层内的缝隙中填充有水泥浆,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所述沥青混凝土层上铺设有沥青面层。本申请具有对路基不良的道路进行合理修复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城市道路多采用沥青作为原料进行铺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对道路的碾压和摩擦,对于比较容易发生破损的位置或者沉降比较严重的位置道路已发生损坏,需要及时对道路进行修复,减少给汽车和行人交通带来的不便。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2817299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城市沥青路面修复结构,包括自上而下铺设的沥青路面面层、基层、上层高强度土工格栅、旧沥青路面混合骨料填充的土工格室加筋层、下层高强度土工格栅、防水层和路基;所述的旧沥青路面混合骨料是通过向旧沥青路面破碎块经粉碎处理后得到的旧沥青路面骨料中掺入旧沥青路面骨料质量10%

30%比例的砂砾集料混合后形成的;所述的砂砾集料的级配以通过方孔筛的质量百分率计,土工格室的格室片屈服强度不小于150kN/m;所述的防水层为防水土工膜或防水土工布。
[0004]上述结构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土工格室加筋层对周围的路基作用力过大容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路基不良的道路进行合理的修复,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由上到上依次设置的原路基层、原道路基层和原路面层,包括开挖在原路基层内的第一沟槽和原道路基层内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内回填有回填路基,所述回填路基上铺设有贫混凝土层,所述贫混凝土层上铺设有碎石层,所述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均位于第二沟槽内,所述碎石层内的缝隙中填充有水泥浆,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所述沥青混凝土层上铺设有沥青面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原路基层上开设第一沟槽,第一沟槽内填充有回填路基,回填路基上铺设贫混凝土层,贫混凝土层上铺设碎石层,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均位于第二沟槽内,由于沥青面层通过沥青混凝土层、碎石层、贫混凝土层将车辆的作用力传递到回填路基上,从而对路基损坏的道路修复比较合理。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沟槽的中部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台阶的位置为贫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台阶的水平面处于同一高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沟槽的中部设置台阶,台阶的位置铺设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从而能够使第二沟槽外的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与原道路基层的连接更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台阶的上表面铺设有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网从台阶上延伸到贫混凝土层的上表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由台阶上延伸到贫混凝土层上,从而在碎石层铺设时能够提高碎石层与贫混凝土层的连接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的宽度大于60cm,并且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位于台阶和贫混凝土层上的宽度相等。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的宽度大于60cm,提高了对碎石层的加强长度,同时能够提高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的连接强度。
[0015]优选的,所述沥青混凝土层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为一次浇注形成,所述下层的上表面与原路面层同高,所述上层铺设在下层和原路面层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层和下层为一次浇注形成的,使上层和下层的连接比较牢固,同时下层的设置用于平衡原路面层的高度。
[0017]优选的,所述沥青面层与上层之间设置有乳化沥青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化沥青层能够提高沥青面层与上层之间的连接粘接强度。
[0019]优选的,所述沥青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制成的沥青面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面层选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提高道路的表面强度。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沟槽的侧壁倾斜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沟槽的侧壁倾斜设置,使第一沟槽内的回填路基能够受到侧壁的支撑,提高回填路基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勇通过,第一沟槽内填充有回填路基,回填路基上铺设贫混凝土层,贫混凝土层上铺设碎石层,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均位于第二沟槽内,对路基损坏的道路修复比较合理;
[0025]2.通过第二沟槽的中部设置台阶,台阶的位置铺设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从而能够使第二沟槽外的贫混凝土层和碎石层与原道路基层的连接更稳定;
[0026]3.通过第一沟槽的侧壁倾斜设置,使第一沟槽内的回填路基能够受到侧壁的支撑,提高回填路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原路基层;11、第一沟槽;2、原道路基层;21、第二沟槽;22、放置槽;3、原路面层;4、回填路基;5、台阶;6、贫混凝土层;7、碎石层;8、沥青混凝土层;81、上层;82、下层;9、沥青面层;91、乳化沥青层;10、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参考图1,包括原路基层1、原道路基层2和原路面层3,原路基层1位于最低层,原路基层1为土壤压实后形成的,原道路基层2为碎石铺设形成的,原道路基层2铺设于原路基层1上,对于原道路基层2的碎石间隙内浇
注有水泥浆,原路面层3为沥青混凝土浇注形成的。在发生道路沉降的位置开挖出大于道路沉降区域的第一沟槽11和第二沟槽21,第一沟槽11开挖在原路基层1,第二沟槽21开挖在原道路基层2,使第二沟槽21位于第一沟槽11的正上方,在第一沟槽11开挖形成后,第一沟槽11的侧壁倾斜设置,且第一沟槽11的底部的面积小于第一沟槽11的开口面积,使第一沟槽11开口处向第一沟槽11底部延伸时,第一沟槽11的每个侧壁均向第一沟槽11的中心位置靠拢。
[0031]参考图1,在第一沟槽11内填充有回填路基4,回填路基4为石粉渣材料进行分层回填,且分层回填过程中进行压实处理,每层回填时厚度小于10cm,回填路基4充满第一沟槽11,使回填路基4的上表面与原路基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回填路基4填充到第一沟槽11内进行压实能够使原路基的损坏进行修复,同时提高了回填路基4的承载能力。第二沟槽2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台阶5,台阶5的水平面处于第二沟槽21的中部,在第二沟槽21内铺设有贫混凝土层6和碎石层7,贫混凝土层6位于碎石层7的下方,并且贫混凝土层6的上表面的高度与台阶5的水平面的高度相等。碎石层7铺设在贫混凝土层6上,碎石层7为碎石铺设形成,且碎石层7内的缝隙中填充有水泥浆,使水泥浆对碎石层7进行稳固。
[0032]参考图1,在对碎石层7铺设前,位于台阶5与贫混凝土层6结合位置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由上到上依次设置的原路基层(1)、原道路基层(2)和原路面层(3),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在原路基层(1)内的第一沟槽(11)和原道路基层(2)内第二沟槽(21),所述第一沟槽(11)内回填有回填路基(4),所述回填路基(4)上铺设有贫混凝土层(6),所述贫混凝土层(6)上铺设有碎石层(7),所述贫混凝土层(6)和碎石层(7)均位于第二沟槽(21)内,所述碎石层(7)内的缝隙中填充有水泥浆,所述碎石层(7)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8),所述沥青混凝土层(8)上铺设有沥青面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21)的中部设置有一台阶(5),所述台阶(5)的位置为贫混凝土层(6)的上表面与台阶(5)的水平面处于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5)的上表面铺设有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10),所述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网(10)从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刚王海富王琼张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零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