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332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塔身,塔身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塔身内部为中空的,中空的空间形成了冷却室,冷却室底部下方设置有储水室,储水室下方设置有水泵,水泵安装在安装底座上,水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竖直安装的水管,水管穿过储水室和冷却室,冷却室上部固定设置有上挡片,水管上端连接有下挡片,冷却室靠近塔身处设置有导流圆筒,塔身外设有冷却箱,冷却箱和冷却室相连,塔身外设有储水箱,储水箱和储水室相连,冷却箱和储水箱通过冷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以提供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能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用冷却水作为循环冷却剂,用冷却水从被冷却物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的装置。
[0003]现有的一种冷却塔在塔身外部设置被冷却物的储存室,储存被冷却物。通过冷却塔身来冷却被冷却物。塔内设置喷水装置,底部设置接水装置。但其冷却效果差,冷却效果无法达到设计的要求,其直接的原因是壁流水温度高,降温速度慢,即在喷水装置喷水时有12%的水喷到冷却塔内壁上,吸附在壁上的水直接流入接水池内,导致冷却效率较低,效果差,且其对冷却水的消耗大,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能让冷却水更加均匀的喷洒在塔身内壁上,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塔身,塔身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塔身内部为中空的,中空的空间形成了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底部下方设置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下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水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竖直安装的水管,所述水管穿过所述储水室和所述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上部固定设置有上挡片,所述水管上端连接有下挡片, 所述上挡片和所述下挡片的边缘靠近所述塔身的内壁,所述冷却室靠近塔身处设置有导流圆筒 ,所述塔身外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和所述冷却室相连,所述塔身外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和所述储水室相连,所述冷却箱和所述储水箱通过冷却管相连。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塔身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安装底座使得塔身和地面隔开。塔身内部为中空的,中空的空间形成了冷却室。水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竖直安装的水管,水管穿过储水室和冷却室。冷却室上部固定设置有上挡片,水管上端连接有下挡片,冷却箱和储水箱通过冷却管相连。冷却室和储水室之间并不直接连通,水泵从储水室内抽出冷却水,通过水管将冷却水输送到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的距离较小,上挡片和下挡片的边缘靠近塔身的内壁,冷却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在上挡片和下挡片的外边缘位置形成流动的水膜,使得冷却水均匀的从塔身的内壁流下,导流圆筒和塔身之间的间隔较小,导流圆筒使得冷却水限制在导流圆筒和塔身之间的间隔内流下,增大了对冷却水的利用效率。冷却室下方是储水室,冷却水从冷却室带走热量。流入冷却箱,冷却箱既可以可以初步冷却冷却水,还可以储存冷却水,冷却箱的底部连接有冷却管,冷却管可以将冷却水的热量通过冷却管传输到空气中。冷却管越长,则冷却效果越好,冷却管远离冷却箱的一端连接有储水箱,冷却管将冷却完成后的冷却水送入储水箱,储水箱的底部和储水室连接,冷却水经过冷却过后进入储水室,被水泵从储水室抽入冷却室,即
可完成循环。
[000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和所述下挡片的连接处为漏斗状。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冷却水流动的阻力,降低上挡片的磨损,同时也使得冷却水从上挡片和下挡片的边缘处更加均匀的射出水膜。
[000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漏斗状的连接处下连接套有圆环,所述圆环和所述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圆环连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圆环的一端连接在冷却室底部。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将圆环固定,圆环将水管固定。在连接杆和圆环的共同作用下,将水管固定住,防止水管在水流的冲击下松动。
[001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管一端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储水箱的顶部。所述冷却箱的底部高于所述储水箱的顶部。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却水的热胀冷缩,温度高的冷却水密度越低,因此温度低的冷却水位于箱体底部,冷却管连接冷却箱底部,优先输送温度较低的冷却水,提高了散热效率。冷却箱的底部高于储水箱的顶部,冷却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从冷却箱向储水箱的顶部流动。
[0013]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管为曲型管。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曲型管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增加了冷却水在冷却管内的冷却时间,所以可以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率。
[0015]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挡片和所述下挡片的外边缘均设置有向下翻折的翻折片。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折片向下倾斜,引导冷却水形成向下倾斜的均匀水膜,使得冷却水可以更好地带走塔身的热量。
[001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室、所述储水室、所述冷却箱和所述储水箱均设置有通气孔。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可以平衡气压,使得冷却室、储水室、冷却箱和储水箱内的气压和外界气压一致,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或损坏设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中标号含义:1、塔身;2、安装底座;3、冷却室;4、储水室;5、水泵;6、水管;7、上挡片;8、下挡片;9、导流圆筒;11、储水箱;12、冷却箱;13、冷却管;14、圆环;15、连接杆;16、翻折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以下参考图1至图2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4]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塔身1,塔身1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
2。塔身1安装在安装底座2上,安装底座2使得塔身1和地面隔开。塔身1内部为中空的,中空的空间形成了冷却室3。冷却室3形状为圆柱形,冷却室3底部下方设置有储水室4。储水室4下方设置有水泵5,水泵5安装在安装底座2上,水泵5的出液口连接有竖直安装的水管6,水管6穿过储水室4和冷却室3,冷却室3上部固定设置有上挡片7,水管6上端连接有下挡片8, 上挡片7和下挡片8的边缘靠近塔身1的内壁,冷却室3靠近塔身1处设置有导流圆筒9,塔身1外设有冷却箱12,冷却箱12和冷却室3相连,塔身1外设有储水箱11,储水箱11和储水室4相连,冷却箱12和储水箱11通过冷却管13相连。冷却室3和储水室4之间并不直接连通,水泵5从储水室4内抽出冷却水,通过水管6将冷却水输送到上挡片7和下挡片8之间,上挡片7和下挡片8之间的距离较小,冷却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在上挡片7和下挡片8的外边缘位置形成流动的水膜,使得冷却水均匀的从塔身1的内壁流下,导流圆筒9和塔身1之间的间隔较小,导流圆筒9使得冷却水限制在导流圆筒9和塔身1之间的间隔内流下,增大了对冷却水的利用效率。冷却室3下方是储水室4,冷却水从冷却室3带走热量。流入冷却箱12,冷却箱12既可以初步冷却冷却水,还可以储存冷却水,冷却箱12的底部连接有冷却管13,冷却管13可以将冷却水的热量通过冷却管13传输到空气中。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塔身(1),塔身(1)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1)内部为中空的,中空的空间形成了冷却室(3),所述冷却室(3)底部下方设置有储水室(4),所述储水室(4)下方设置有水泵(5),所述水泵(5)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2)上,所述水泵(5)的出液口连接有竖直安装的水管(6),所述水管(6)穿过所述储水室(4)和所述冷却室(3),所述冷却室(3)上部固定设置有上挡片(7),所述水管(6)上端连接有下挡片(8),所述上挡片(7)和所述下挡片(8)的边缘靠近所述塔身(1)的内壁,所述冷却室(3)靠近塔身(1)处设置有导流圆筒(9) ,所述塔身(1)外设有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和所述冷却室(3)相连,所述塔身(1)外设有储水箱(11),所述储水箱(11)和所述储水室(4)相连, 所述冷却箱外设置有冷却管(13),所述冷却箱(12)和所述储水箱(11)通过所述冷却管(1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的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林忠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伊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