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13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两个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通过调整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铺设粉碎秸秆之间的行间距,避免了粉碎的秸秆铺设到沟渠中,通过凸块的设立,可以减少秸秆粘附在滚轴的表面,当少量的秸秆粘附在滚轴表面时,橡胶垫和滚轴、凸块相摩擦,即可将粘附的秸秆刮落,避免了秸秆容易粘附在滚轴的表面,导致滚轴的表面凹凸不平影响秸秆的压实效果。平影响秸秆的压实效果。平影响秸秆的压实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

技术介绍

[0002]秸秆粉碎还田机是将残留田间的秸秆根茬切割粉碎后铺放或埋入土中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机械,由切割、破茬、粉碎、抛撒、粉碎度和破茬深度调节、动力传动等机构组成,作业时,高速转动的切刀、锤爪或甩刀切断秸秆,挑起根茬,并将之输入机壳,经定、动刀的反复剪切、搓擦、撕拉粉碎后,被均匀抛撒田间。
[0003]现有技术中,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0004]1、现有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多数是直接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田间,均铺成一条路线,但是田间存在沟渠等不需要秸秆的区域,现有的装置不能精确的将粉碎的秸秆填在所需的田地上,填在沟渠等地方还需要再清理,较为麻烦;
[0005]2、现有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后面滚轴的表面多数是光滑的,在压实粉碎后的秸秆时,秸秆容易粘附在滚轴的表面,导致滚轴的表面凹凸不平,不便于压实秸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多数是直接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田间,均铺成一条路线,但是田间存在沟渠等不需要秸秆的区域,现有的装置不能精确的将粉碎的秸秆填在所需的田地上,另外现有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后面滚轴的表面多数是光滑的,在压实粉碎后的秸秆时,秸秆容易粘附在滚轴的表面,导致滚轴的表面凹凸不平,不便于压实秸秆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两个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端和滚轴的外侧相贴合,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两个所述“U”型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杆,多个所述圆柱杆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分隔板,两个所述“U”型板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槽口,多个所述分隔板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槽口,多个所述第一槽口中的四个第一槽口的内部均嵌设有螺杆,且多个螺杆的一端均和对应第二槽口的内部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多个所述螺杆均和对应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U”型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滚轮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且两个弹簧的一端均和对应“U”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装置。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板和橡胶垫均位于滚轴的正上方。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设置了“U”型板、分隔板、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转动螺杆,使得螺杆和第二槽口相分离,再转动分隔板,调整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分隔板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转动螺杆使得螺杆和第二槽口螺纹连接,即分隔板被固定,同一个“U”型板下的分隔板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沟渠的距离,不同“U”型板下的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和分隔板和侧板之间的距离相当于耕地的宽度,通过调整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铺设粉碎秸秆之间的行间距,避免了粉碎的秸秆铺设到沟渠中。
[0016]2、本技术设置了横板、刮板、橡胶垫、滚轴和凸块,通过凸块的设立,可以减少秸秆粘附在滚轴的表面,当少量的秸秆粘附在滚轴表面时,橡胶垫和滚轴、凸块相摩擦,即可将粘附的秸秆刮落,避免了秸秆容易粘附在滚轴的表面,导致滚轴的表面凹凸不平影响秸秆的压实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U”型板和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2、侧板;3、滚轴;4、凸块;5、横板;6、刮板;7、橡胶垫;8、“U”型板;9、圆柱杆;10、分隔板;11、第一槽口;12、第二槽口;13、螺杆;14、滚轮;15、连接杆;16、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技术方案:
[0023]根据图1所示,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侧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轴3,滚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4,两个侧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5,横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6,刮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橡胶垫7的底端和滚轴3的外侧相贴合,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8,两个“U”型板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杆9,多个圆柱杆9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分隔板10,两个“U”型板8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槽口11,多个分隔板10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槽口12,多个第一槽口11中的四个第一槽口11的内部均嵌
设有螺杆13,且多个螺杆13的一端均和对应第二槽口12的内部相连通。
[0024]根据图3所示,多个第一槽口11和第二槽口12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多个螺杆13均和对应的第一槽口11、第二槽口12螺纹连接,便于分隔板10和“U”型板8之间的固定或分离。
[0025]根据图3所示,两个“U”型板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14,两个滚轮1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两个弹簧的一端均和对应“U”型板8的底端固定连接,便于“U”型板8在田间移动。
[0026]根据图1所示,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装置16,便于装置和外界连接。
[0027]根据图2所示,刮板6和橡胶垫7均位于滚轴3的正上方,使得刮板6、橡胶垫7便于将粘附在滚轴3表面的秸秆刮落。
[0028]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首先通过连接杆15将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和外界机器相连接,然后根据耕地之间的间距,转动螺杆13,使得螺杆13和第二槽口12相分离,再转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行距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轴(3),所述滚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4),两个所述侧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6),所述刮板(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所述橡胶垫(7)的底端和滚轴(3)的外侧相贴合,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本体(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板(8),两个所述“U”型板(8)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杆(9),多个所述圆柱杆(9)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分隔板(10),两个所述“U”型板(8)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第一槽口(11),多个所述分隔板(10)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槽口(12),多个所述第一槽口(11)中的四个第一槽口(11)的内部均嵌设有螺杆(13),且多个螺杆(13)的一端均和对应第二槽口(12)的内部相连通。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运农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