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12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包括光耦,所述光耦的正极端通过第一电阻后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端部,所述光耦的负极端通过第二电阻后连接在第二开关的端部,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分别电性连接在充电桩不同的输出端,所述光耦电性连接在直流电路上,所述直流检测电路上设置有检测端口,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之间还连接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入端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电桩输出端口输出交流电,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的开与闭,直流电压与充电桩的交流电压共同作用在光耦上,通过检测光耦上检测端口的电信号,能够判断充电桩的黏连情况。黏连情况。黏连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为了增加其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为了维持同样或者更快的充电速度,充电电流必然越来越大。在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时,一旦出现黏连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充电桩电路黏连的检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包括光耦,所述光耦的正极端通过第一电阻后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端部,所述光耦的负极端通过第二电阻后连接在第二开关的端部,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分别电性连接在充电桩不同的输出端,所述光耦电性连接在直流电路上,所述直流电路上设置有检测端口,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之间还连接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入端相对。
[0006]优选地,所述直流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与第三电阻、光耦串联后接地。
[0007]优选地,所述光耦的输入侧与直流电源输出端相对,所述光耦的阴极端与接地端相对。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均电性连接在控制装置上。
[0009]优选地,所述充电桩输出端口输出交流电。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充电桩输出端口输出交流电,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的开与闭,直流电压与充电桩的交流电压共同作用在光耦上,通过检测光耦上检测端口的电信号,能够判断充电桩的黏连情况。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变形原理示意图一;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变形原理示意图二;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变形原理示意图三;
[0017]图6为本技术的变形原理示意图四;
[0018]图7为本技术的变形原理示意图五;
[0019]图8为本技术的变形原理示意图六;
[0020]图9为本技术的变形原理示意图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光耦U1,光耦U1的正极端通过第一电阻R1后连接在第一开关K1的端部,光耦U1的负极端通过第二电阻R2后连接在第二开关K2的端部,第一开关K1与第二开关K2分别电性连接在充电桩不同的输出端,光耦U1电性连接在直流电路上,直流电路上设置有检测端口,第一开关K1与第二开关K2之间还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K1的输入端相对,充电桩输出端口输出交流电。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为充电桩内的控制开关,检测电路不必须外加其他检测开关,控制简便,充电桩的供电电路通过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后电性连接在充电枪上,通过对检测端口处的电流信号的波形进行检测,不同的波形能够反应充电桩是否黏连。
[0023]直流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与第三电阻R3、光耦U1串联后接地。光耦U1的输入侧与直流电源输出端相对,光耦U1的阴极端与接地端相对。直流电源对光耦U1进行供电,通过测试直流电路上的检测端口的电流信号,能够判断光耦U1的电压来源,从而判断充电桩是否存在黏连故障。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均电性连接在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的打开与关闭,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0024]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D1对电流方向进行限定,L 代表相线,用N代表零线,从而形成具有检测功能的电路回路。充电桩输出端口输出交流电,控制装置分别控制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 K2的开与闭,直流电压与充电桩的交流电压共同作用在光耦上,通过检测光耦上检测端口的电信号,能够判断充电桩的黏连情况。
[0025]则实际操作过程中,闭合第一开关K1,充电桩处的电流流至第一开关K1后传输至光耦U1,第二开关K2若出现黏连,则检测端口检测到的是与充电桩的交流输入同频率的直流脉冲电压;第二开关 K2若未出现黏连,则检测端口检测到的是恒定的直流电压Vcc;同样的,关闭第二开关K2打开第一开关1,第一开关K1若出现黏连,检测端口检测到的是与充电桩的交流输入同频率的直流脉冲电压;第一开关K1若未出现黏连,则检测端口检测到的是恒定的直流电压Vcc。
[0026]检测流程,如图2所示,充电桩输出交流电压,直流电源输出直流电压记为Vcc,第一开关K1及第二开关K2的端部连接在充电桩的输出端口,实际检测步骤如下:
[0027]S1:充电前,控制装置闭合第一开关K1;
[0028]S2:通过检测端口的电压的波形,判断充电桩的第二开关K2是否黏连;
[0029]S21:测试检测端口的电压,如果是恒定的直流电压Vcc,则充电桩的第二开关K2未黏连;
[0030]S22:如果检测端口的电压是与充电桩的交流输入同频率的直流脉冲电压,则充电
桩的输出开关K2黏连;
[0031]S3:控制装置断开第一开关K1;
[0032]S4:控制装置闭合第二开关K2;
[0033]S5:测试检测端口的电压的波形,判断第一开关K1是否黏连;
[0034]S51:如果是恒定的直流电压Vcc,则充电桩的第一开关K1未黏连;
[0035]S52:如果是检测端口的电压是与交流输入同频率的直流脉冲电压,则充电桩的第一开关K1黏连;
[0036]S6:控制装置断开充电桩第二开关K2。
[0037]S71:如果S2、S5的步骤中均未检测到黏连,则进入充电阶段。
[0038]S72:如果S2或S5任一步骤中检测到黏连,则控制装置发出告警。
[0039]实施例三,如图3至图8所示的电路图均为本技术的检测电路的变形电路,检测端口设置在光耦U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均对电信号的测试没有影响。与图1电路图所示的测试原理相同,充电前对充电桩进行黏连检测,控制装置闭合第一开关K1,对检测端口进行电压的波形检测判断,若输出恒定的直流电压Vcc,则充电桩的第一开关K1未黏连;检测到的是与充电桩的交流输入同频率的直流脉冲电压,同样的,关闭第二开关K2打开第一开关1,第一开关K1若出现黏连,检测端口检测到的是与充电桩的交流输入同频率的直流脉冲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所述光耦的正极端通过第一电阻后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端部,所述光耦的负极端通过第二电阻后连接在第二开关的端部,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分别电性连接在充电桩不同的输出端,所述光耦电性连接在直流电路上,所述直流电路上设置有检测端口,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之间还连接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的输入端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黏连检测电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效乾卢飞施小航江磊李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钛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