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式钢模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11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捷式钢模台车,钢模台车至少由纵排个台车钢模单元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中间由纵向连接杆联接、底部通过工字钢联接,工字钢上设置有拉筋,工字钢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的台车钢模单元为:支架的顶部通过顶模板丝杠设置有桁架,桁架外围设置有顶模板,顶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模板,支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模板丝杠与侧模板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架的顶部通过顶模板丝杠设置有桁架,桁架外围设置有顶模板,顶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模板,支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模板丝杠与侧模板联接,能够重复周转利用,节约工程成本,在现场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底板上加工组装。上加工组装。上加工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捷式钢模台车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快捷式钢模台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模台车广泛应用于各种洞室混凝土施工领域,对于大尺寸的洞室工程,采用液压移动式钢模台车,该种台车使用方便,使用后隧洞成型效果好,但同时该种台车造价高,投入大,若遇到类似不同断面的隧洞,很难周转使用,特别是在遇到小断面隧洞,隧洞长度较短,若采用液压移动式钢模台车,从工程成本角度考虑经济性较低;若采用快捷式简易台车,从施工能效角度考虑,可拆卸重复使用,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且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预期。结合工程实际,多数企业会考虑低成本的简易型钢模台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节约工程成本投入、使用快捷、施工效率高、有效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快捷式钢模台车。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模台车至少由纵排2个台车钢模单元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中间由纵向连接杆联接、底部通过工字钢联接,工字钢上设置有拉筋,工字钢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的台车钢模单元为:支架的顶部通过顶模板丝杠设置有桁架,桁架外围设置有顶模板,顶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模板,支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模板丝杠与侧模板联接。
[0005]本技术的顶模板为拱形模板。
[0006]本技术的桁架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0007]本技术的支架为垂直钢管与水平钢管交叉联接构成井字支架。
[0008]本技术的行走装置为搬运坦克车
[0009]本技术由支架的顶部通过顶模板丝杠设置有桁架,桁架外围设置有顶模板,顶模板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模板,支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模板丝杠与侧模板联接,能够重复周转利用,节约工程成本,在现场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底板上加工组装,本技术具有节约工程成本投入、使用快捷、施工效率高、有效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优点,本技术适用于小断面明洞混凝土浇筑、隧洞混凝土衬砌、拱形管涵混凝土浇筑等类似建筑实体。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的快捷式钢模台车由顶模板1、桁架2、纵向连接杆3、支架4、工字钢5、行走装置6、顶模板丝杠7、侧模板丝杠8、侧模板9、拉筋10联接构成。
[0015]钢模台车由纵排2个台车钢模单元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中间由纵向连接杆3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底部通过2根工字钢5联接,工字钢5上安装有拉筋10,工字钢5底部安装有行走装置6,行走装置6为搬运坦克车。台车钢模单元由顶模板1、桁架2、支架4、行走装置6、顶模板丝杠7、侧模板丝杠8、侧模板9、拉筋10联接构成,台车钢模单元为:支架4的垂直钢管顶端通过顶模板丝杠7安装有桁架2,支架4为垂直钢管与水平钢管交叉联接构成井字支架,桁架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桁架2外围安装有顶模板1,顶模板1为拱形模板,顶模板丝杠7能够实现顶模板1的就位、支撑和拆除工作,将顶模板1伸展至设计位置,加固支撑,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顶模板1不发生位移。顶模板1下端两侧分别安装有2块侧模板9,支架4的水平钢管两端分别通过侧模板丝杠8与侧模板9联接,侧模板丝杠8能够实现侧模板9的就位、支撑和拆除工作,将侧模板9伸展至设计位置,加固支撑,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板9不发生位移。
[0016]实施例2
[0017]钢模台车由纵排7个台车钢模单元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中间由纵向连接杆3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底部通过2根工字钢5联接,工字钢5上安装有拉筋10,工字钢5底部安装有行走装置6。台车钢模单元由顶模板1、桁架2、支架4、行走装置6、顶模板丝杠7、侧模板丝杠8、侧模板9、拉筋10联接构成,台车钢模单元为:支架4的垂直钢管顶端通过顶模板丝杠7安装有桁架2,支架4为垂直钢管与水平钢管交叉联接构成井字支架,桁架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桁架2外围安装有顶模板1,顶模板1为拱形模板。顶模板1下端两侧分别安装有2块侧模板9,支架4的水平钢管两端分别通过侧模板丝杠8与侧模板9联接。
[0018]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0019]实施例3
[0020]钢模台车由纵排12个台车钢模单元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中间由纵向连接杆3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底部通过2根工字钢5联接,工字钢5上安装有拉筋10,工字钢5底部安装有行走装置6。台车钢模单元由顶模板1、桁架2、支架4、行走装置6、顶模板丝杠7、侧模板丝杠8、侧模板9、拉筋10联接构成,台车钢模单元为:支架4的垂直钢管顶端通过顶模板丝杠7安装有桁架2,支架4为垂直钢管与水平钢管交叉联接构成井字支架,桁架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桁架2外围安装有顶模板1,顶模板1为拱形模板。顶模板1下端两侧分别安装有2块侧模板9,支架4的水平钢管两端分别通过侧模板丝杠8与侧模板9联接。
[0021]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捷式钢模台车,其特征在于:钢模台车至少由纵排2个台车钢模单元联接,相邻2个台车钢模单元中间由纵向连接杆(3)联接、底部通过工字钢(5)联接,工字钢(5)上设置有拉筋(10),工字钢(5)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6),所述的台车钢模单元为:支架(4)的顶部通过顶模板丝杠(7)设置有桁架(2),桁架(2)外围设置有顶模板(1),顶模板(1)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模板(9),支架(4)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军王俊涛徐帅杰刘卫朋姚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