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弹片前后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88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1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桩弹片前后运动机构,包括:弹簧压板,弹簧压板的两端设有腰型孔,腰型孔的边缘具有凸缘;弹片支架,弹片支架的内侧的两端固定有弹簧导柱,弹簧导柱上套设有弹簧;弹片支架的外侧安装在充电桩面壳的弹片安装孔内,弹片支架的内侧朝向弹簧压板;弹簧导柱伸入于腰型孔内,弹簧导柱上的弹簧一端抵靠弹片支架,另一端抵靠腰型孔的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施力在弹片支架一端时,弹片支架能够向另一端偏移,增大让位间隙,相比传统铰链连接结构,不需要在充电桩面壳设置足够大的避让空间,充电桩面壳外观更容易设计美观。观。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弹片前后运动机构


[0001]本申请属于电器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桩弹片前后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充电的方式一般都采用导电良好的正负极金属弹片接触模式,在弹片与弹片的接触方式中,一般都采取机器人端的弹片为固定不变方式,充电桩弹片则采用前后可移动方式来与机器人固定弹片接触;机器人找充电桩充电采有自主导航模式,不需要人工协助,而自主导航模式,在找充电桩定位对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不会每次都精确的对准充电桩正中间位置。机器人与充电桩的不确定对中心位置问题,势必要求充电桩的弹片长度增加到一定长度,来满足因机器人定位而产生的容错性。当充电桩弹片长度增加后,一般的前后直线位移结构,会因施力点偏位,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从而有卡顿现象,使得直线运动机构不顺畅,为解决此问题,市面上采用铰链的转动机构方案,该方案确实有效解决了直线运动卡顿问题,但如图1所示,该铰链机构复杂,加工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零部件多,并且如图2所示,外观面需要做出因铰链偏转运动而需要的避让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弹片前后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压板(1),所述弹簧压板(1)的两端设有腰型孔(11),所述腰型孔(11)的边缘具有凸缘(111);弹片支架(2),所述弹片支架(2)的内侧的两端固定有弹簧导柱(21),所述弹簧导柱(21)上套设有弹簧(22);所述弹片支架(2)的外侧安装在充电桩面壳(3)的弹片安装孔内,所述弹片支架(2)的内侧朝向所述弹簧压板(1);所述弹簧导柱(21)伸入于所述腰型孔(11)内,所述弹簧导柱(21)上的弹簧(22)一端抵靠所述弹片支架(2),另一端抵靠所述腰型孔(11)的凸缘(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弹片前后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11)内设有弹簧垫片(12),所述弹簧垫片(12)设置在所述弹簧(22)和所述凸缘(1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志
申请(专利权)人:火种源码中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