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和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61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和耳机,包括:依次连接的麦克风、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滤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频率响应电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外加偏置直流电源,依靠输入音频信号自身的电流使电路进入放大工作状态;简化了电路设计,减少供电电源干扰,提高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元器件少,PCB设计走线布局更加灵活,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了生产效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和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和耳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航空耳机、对讲机行业中,大多数企业对于外界音源拾音进行信号放大的电路设计大多采用外加直流偏置电源放大电路设计。这种传统的电路设计不仅增加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设计体积的精巧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和耳机,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麦克风、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频率响应电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为RC滤波电路。
[0006]优选地,所述频率响应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出端的基极通过串联设置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接地。
[0008]优选地,所述耦合电容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肖特基二极管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肖特基二极管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肖特基二极管接地。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无需外加偏置直流电源,依靠输入音频信号自身的电流使电路进入放大工作状态;简化了电路设计,减少供电电源干扰,提高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元器件少,PCB设计走线布局更加灵活,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满足了音源放大及声音输出清晰的要求下,既简化了原有复杂的电路设计,又增加了电路稳定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0013]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中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麦克风MIC、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第一输出端ROUT和第二输出端SOUT,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ROUT、第二输出端SOUT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频率响应电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0016]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为RC滤波电路。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RC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容C5。
[0017]优选地,所述频率响应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电阻R7和第一电容C3。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出端ROUT的基极通过串联设置的第二电阻R4和第三电阻R5接地。
[0019]优选地,所述耦合电容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电容C10和第三电容C6。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与所述第一输出端ROUT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ROUT通过第二肖特基二极管D2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三肖特基二极管D3与所述第二输出端SOUT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SOUT通过第四肖特基二极管D4接地。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R8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0022]在图1中,第一三极管Q1是一个NPN型三极管,第二三极管Q2是一个PNP型三极管,两个三极管采用“达灵顿”连接法组成一个放大器。这样连接的放大器有以下优点:增加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等于两个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乘积;驱动电流小,适合动圈麦克这类输入电流信号比较小的音频放大电路;对称输出特性好。第一电阻R7和第一电容C3并联,一边连接信号输入端,另一边连接输出端,是整个信号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单元,决定了整个主电路的频率响应范围。
[0023]工作时,由麦克风MIC采集外界的音频信号并转化为交流的电信号,经过三个RC滤波电路滤除杂音信号以及高频波段后,经过耦合电容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开通,进入放大的工作状态。第二电阻R4和第三电阻R5串联分压,并与输入端及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以稳定三极管基极的工作状态并且对三极管到保护作用。输入信号经三极管放大电路放大0

300倍,由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第一电阻R7和第一电容C3之间并联连接,连接输入和输出两端,一方面作为信号反馈电路,为三极管放大电路反馈输出信号,稳定其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作为整个电路的频响电路,控制放大电路输入和输出的频率相应范围。D1、D2、D3、D4是四个肖特基二极管,两个串联接在输出端,当放大信号达到二极管2倍压降的电压后使二极管开通并最终输出信号。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界音源使麦克风MIC内的振膜产生振动从而产生交变电流(即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产生的电流信号经过耦合电容、滤波、频响等基础电路后到达三极管的基极,使三极管进入线性放大的工作状态,输入信号经三极管组成的放大器放
大输出,最终使扬声器得到更大的信号把声音还原播放。
[002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无需外加偏置直流电源,依靠输入音频信号自身的电流使电路进入放大工作状态;简化了电路设计,减少供电电源干扰,提高了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元器件少,PCB设计走线布局更加灵活,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满足了音源放大及声音输出清晰的要求下,既简化了原有复杂的电路设计,又增加了电路稳定工作的可靠性。
[0026]本技术采用了“达林顿”复合管的三极管连接方式,既增加了电路的放大能力,又减小了线性失真,使音频输出还原度更高。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麦克风(MIC)、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第一输出端(ROUT)和第二输出端(SOUT),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ROUT)、第二输出端(SOUT)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频率响应电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为RC滤波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响应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电阻(R7)和第一电容(C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麦克风音频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ROUT)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静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睿拓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