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应力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59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4
一种去应力痕设备,包括一水平设置的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下方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两水平的下固定板,两下固定板之间留有间距,每一侧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之间均竖直穿过有支撑柱,每一侧的支撑柱位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的外侧,两下固定板上在相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内顶板,两下固定板上在远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外推板,内顶板与外推板之间水平设置有压缩弹簧,两内顶板在相对的侧面一侧各自设有一去应力柔体,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外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内顶板后与去应力柔体连接,两去应力柔体之间形成用于产品穿过的通道,在该通道的下方设有用于传送产品的输送带。本申请提供一种去应力痕设备,代替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去应力痕。自动去应力痕。自动去应力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应力痕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去应力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零部件在生产下来后时不时表面会有应力痕,如图1所述为本司生产的一产品,其呈瓢型,其中1'—壳体,2'—应力痕,生产下来后在其壳体背面的两侧弧形面处往往有应力痕,针对该零部件的上述问题,通常情况是加配大量人员,人工单独手工擦拭去除,这样就存在效率低下、去除不干净、容易漏擦拭等问题,满足不了出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去应力痕设备,代替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去应力痕。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去应力痕设备,包括一水平设置的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下方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两水平的下固定板,两下固定板之间留有间距,每一侧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之间均竖直穿过有支撑柱,每一侧的所述支撑柱位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的外侧,两下固定板上在相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内顶板,两下固定板上在远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外推板,所述内顶板与外推板之间水平设置有压缩弹簧,两内顶板在相对的侧面一侧各自设有一去应力柔体,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外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内顶板后与去应力柔体连接,两去应力柔体之间形成用于产品穿过的通道,在该通道的下方设有用于传送产品的输送带,这样经过去应力柔体擦拭掉应力痕的产品可通过输送带进入后续工序。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推板可进行左右移动。当产品从两去应力柔体之间的通道穿过时,通过微调可左右移动的外推板的位置来改变压缩弹簧的压力,能够改变去应力柔体的擦拭应力力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外推板左右移动的导向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顶板可进行左右移动。将内顶板设计成能够左右移动的结构,再配合也能左右移动的外推板,能够改变两去应力柔体之间形成的通道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产品。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内顶板左右移动的滑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可进行高度调节。通过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柱,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穿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去应力柔体采用海绵。
[0012]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外推板、内顶板、压缩弹簧、去应力柔体等,依靠产品通过两去应力柔体之间形成的通道时,凭借去应力柔体来擦拭掉产品上的应力痕,代替人工手动去应力痕,省时省力,节约大量人力成本,效率比人工擦拭提高了60%
以上,且不会出现漏擦拭产品问题,满足了客户大量订单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示意图;
[0016]其中,1'、壳体;2'、应力痕;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支撑柱;4、内顶板;5、外推板;6、压缩弹簧;7、去应力柔体;8、通道;9、输送带;10、导向槽;11、滑槽;12、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尾端”、“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实施例
[0021]参考图2,一种去应力痕设备,包括一水平设置的上固定板1,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方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两水平的下固定板2,两下固定板2之间留有间距,每一侧的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之间均竖直穿过有支撑柱3,每一侧的所述支撑柱3位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的外侧,两下固定板2上在相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内顶板4,两下固定板2上在远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外推板5,所述内顶板4与外推板5之间水平设置有压缩弹簧6,两内顶板4在相对的侧面一侧各自设有一去应力柔体7,所述压缩弹簧6一端与外推板5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内顶板4后与去应力柔体7连接,两去应力柔体7之间形成用于产品12穿过的通道8,在该通道8的下方设有用于传送产品的输送带9,这样经过去应力柔体擦拭掉应力痕的产品可通过输送带进入后续工序。
[0022]其中,所述外推板5可进行左右移动。当产品12从两去应力柔体之间的通道8穿过时,通过微调可左右移动的外推板5的位置来改变压缩弹簧6的压力,能够改变去应力柔体的擦拭应力力度。其中,所述下固定板2上设有用于外推板5左右移动的导向槽10。
[0023]其中,所述内顶板4可进行左右移动。将内顶板4设计成能够左右移动的结构,再配合也能左右移动的外推板5,能够改变两去应力柔体之间形成的通道8的大小,从而适应不
同大小的产品。其中,所述上固定板1上设有用于内顶板4左右移动的滑槽11。
[0024]另外,所述支撑柱3可进行高度调节。通过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柱,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穿过。
[0025]其中,所述去应力柔体采用海绵。
[002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应力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设置的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下方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两水平的下固定板,两下固定板之间留有间距,每一侧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之间均竖直穿过有支撑柱,每一侧的所述支撑柱位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的外侧,两下固定板上在相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内顶板,两下固定板上在远离的一侧均竖直设有一外推板,所述内顶板与外推板之间水平设置有压缩弹簧,两内顶板在相对的侧面一侧各自设有一去应力柔体,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外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内顶板后与去应力柔体连接,两去应力柔体之间形成用于产品穿过的通道,在该通道的下方设有用于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金津樊利强唐陶华冯海明母建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