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作业辅助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56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柴油发动机作业辅助工具,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散热箱和中间架、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蒸汽传流框、隔层、限位板、半导体制冷片和液化回流孔,在进行柴油发动机散热处理时,通过导热组件将热量传递至隔层下方的水储存腔,水体吸热汽化,汽化后的蒸汽通过蒸汽孔排入蒸汽传流框中,蒸汽漂浮至半导体制冷片处,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将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吸收,继而通过外界的散热端将热量排出,热蒸汽失去热量,逐渐的液化,液化后的水体通过液化回流孔落下,继而最终流回散热箱的最下方,水体吸热,散热,循环,形成一个循环使用的过程,无需进行水体的更换和添加,提高该散热装置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发动机作业辅助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作业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功率大、经济性能好;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发动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
[0003]现有的柴油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热量是比较庞大的,因此,在柴油发动机作业过程中,需要通过散热设备对其进行散热处理,现有的散热设备都是通过循环冷却水进行热量的吸收和输送,从而实现散热,这种散热方式,需要持续进行冷却水的循环更换,这将导致成本投入过高,柴油发动机周边的温度高,人工对其进行更换,存在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的柴油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热量是比较庞大的,因此,在柴油发动机作业过程中,需要通过散热设备对其进行散热处理,现有的散热设备都是通过循环冷却水进行热量的吸收和输送,从而实现散热,这种散热方式,需要持续进行冷却水的循环更换,这将导致成本投入过高,柴油发动机周边的温度高,人工对其进行更换,存在有安全隐患,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柴油发动机作业辅助工具。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柴油发动机作业辅助工具,包括散热箱和中间架、底座、调节板,所述散热箱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隔层,且隔层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散热箱的底部内壁,所述隔层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蒸气传流框,且蒸气传流框顶端固定连接于散热箱的顶部内壁,所述蒸气传流框和隔层的相同位置开有同一个蒸汽孔,且蒸气传流框靠近顶端的两侧外壁均开有液化回流孔,隔板靠近两个限位板的顶部外壁均开有过水孔,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两端均等距离开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位于散热箱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位于散热箱的外部。
[0006]优选地,所述蒸气传流框的两侧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水板,且散热箱靠近导水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架,导流架为阶梯状结构,导流架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吸热条。
[0007]优选地,所述中间架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气缸,且两个气缸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架,调节架固定连接于散热箱的外壁。
[0008]优选地,所述蒸气传流框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增压板,且每两个相邻的增压板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封板,安装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
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位于增压板下方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
[0009]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立板,且两个限位板的外壁均开有循环水孔,每个循环水孔的外壁均通过合页连接有挡水板,挡水板和相对应的立板的相对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挤压弹簧。
[0010]优选地,所述散热箱位于隔层下方的外壁开有穿孔,且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热板,两个导热板位于散热箱内部的外壁均等距离开有扩积孔,每个扩积孔的内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接触杆,每个接触杆均为多边柱结构。
[0011]优选地,两个所述导热板的相向一侧外壁均等距离开有卡槽,且散热箱靠近导热板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相对一侧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卡板,卡板与卡槽相适配。
[0012]优选地,每个所述导热板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热杆,且每个导热杆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球,位于不同导热板上的两个相对应的导热杆的相对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弹簧,每个导热杆的外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辅助导热块。
[0013]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推杆电机,且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高度板,高度板的外壁等距离通过铰链连接有调节杆,每个调节杆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调节板和底座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旋转导轨,两个环形旋转导轨的内壁等距离滑动连接有滑动伸缩杆,调节板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开有滑动槽,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滑动槽的内壁,调节板的顶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轨,散热箱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导杆,导杆滑动连接于导轨的内壁。
[0014]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设置有蒸汽传流框、隔层、限位板、半导体制冷片和液化回流孔,在进行柴油发动机散热处理时,通过导热组件将热量传递至隔层下方的水储存腔,水体吸热汽化,汽化后的蒸汽通过蒸汽孔排入蒸汽传流框中,蒸汽漂浮至半导体制冷片处,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将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吸收,继而通过外界的散热端将热量排出,热蒸汽失去热量,逐渐的液化,液化后的水体通过液化回流孔落下,继而最终流回散热箱的最下方,水体吸热,散热,循环,形成一个循环使用的过程,无需进行水体的更换和添加,提高该散热装置的使用价值,降低成本投入。
[0016]2、通过设置有加速流动组件,水体吸热蒸发后,通过电机带动转轴上的螺旋叶加速蒸汽在蒸汽传流框中的移动速度,同时,蒸汽传流框两侧内壁排布的增压板降低蒸汽通过的面积,使得蒸汽之间挤压,从而进一步提高蒸汽移动的速度,螺旋叶和增压板相互配合,使得蒸汽以较高的移动速度进入半导体制冷片下方,高速流动的蒸汽增加与半导体制冷片接触的频率,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片吸热的速率,提高该散热设备的散热效果,加速水体的循环。
[0017]3、通过设置有导热组件,导热组件由导热板、导热杆、导热球构成,进行该散热设备的安装时,使得导热球与柴油发动机的外壳相接触,柴油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导热球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杆,继而传递至导热板,然后被散热箱内部的水体吸收,随着柴油发动机的工作频率的改变,其产生的震动强度皆不同,当震动强度变大,则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导热杆之间的连接弹簧被动随之伸缩,连接弹簧伸缩的过程中,导热杆上的辅助导热块会与柴油发动机的外壳接触,从而实现更高次的导热效果,该导热组件随着柴油发动机的工
作频率进行自主调节,确保导热散热效果。
[0018]4、通过设置有导水板、导流架和吸热条,蒸汽液化后经过导流架和导水板,导水板将液化后的水体尽数的导向每个导流架上,导流架为阶梯状结构,增加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水体与导流架上的吸热条进行往复接触,确保水体中的热量完全被吸收,使得落入下方的水体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吸热效果。
[0019]5、通过设置有限位板、立板、挤压弹簧和挡水板,在蒸气液化后落入散热箱的下方时,水体滞留在限位板和散热箱之间形成的空腔中,当水体滞留的体积到达一定的量时,对挡水板造成冲击,使得挤压弹簧收缩,水体可以重新导入隔层与限位板形成的空腔中,当挤压弹簧被挤压时,说明隔层和限位板形成的空腔中的水体量较少,需要重新填入水体,从而确保水体吸热的效果。
[0020]6、通过设置有扩积孔、接触杆、连接板、卡槽和卡板,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水体中的过程中,扩积孔增加水体与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动机作业辅助工具,包括散热箱(1)和中间架(5)、底座(40)、调节板(36),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隔层(8),且隔层(8)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7),限位板(7)固定连接于散热箱(1)的底部内壁,所述隔层(8)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蒸气传流框(6),且蒸气传流框(6)顶端固定连接于散热箱(1)的顶部内壁,所述蒸气传流框(6)和隔层(8)的相同位置开有同一个蒸汽孔(35),且蒸气传流框(6)靠近顶端的两侧外壁均开有液化回流孔(15),隔层(8)靠近两个限位板(7)的顶部外壁均开有过水孔(16),所述散热箱(1)的顶部外壁开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顶部外壁两端均等距离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发忠孙林海王勃于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卡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