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装饰板用的型材状收边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52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2
衔接装饰板用的型材状收边件,包括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内侧立板及从内侧立板的上下两个部位分别向外侧方向延伸出的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下连接部包括下横板与下部外侧立板,下部外侧立板与内侧立板平行布置并且下部外侧立板的下端沿与内侧立板的下端沿在上下方向上等高,下横板以倾斜向下的方向布置并连接在下部外侧立板与内侧立板之间,下横板的下端沿与下部外侧立板的上端沿平滑过渡连接,在下横板的下边构建有由下部外侧立板与内侧立板所定义并且开口朝下的底插口,底插口与下插口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与下插口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与下插口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衔接装饰板用的型材状收边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型材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衔接装饰板用的型材状收边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墙面一般是通过安装平整的装饰板进行装饰,而为了增加墙面的视觉效果,人们增加了不同色彩的装饰板进行搭配,但这种单纯的平面装饰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后来人们开发出不同材质与结构形状的装饰板收边件。例如踢脚线作为常见的收边件经常受到外物碰撞与摩擦,但如果使用金属制作就很好地解决结构强度问题;另外为了满足日常使用要求,还会在装饰板上增加灯带以实现照明效果。
[0003]为此,人们把收边件与照明灯带相结合形成发光踢脚线,例如公告号为CN208792698U专利名称为一种踢脚线组件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踢脚线组件,其包括踢脚线本体、LED灯带、遮光保护罩和调节插条;所述踢脚线本体包括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出的反光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水平延伸出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反光部的端部垂直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LED灯带粘接于所述第二卡板的底部,所述遮光保护罩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调节插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该专利所提及的踢脚线组件安装方便也具照明效果,但这种结构的踢脚线功能单一,而且与装饰面板的连接结合效果差,接合处的接合边外露,接合缝隙参差不齐或错位时十分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对墙面进行装饰时收边件作为装饰板连接结构件,对于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强度以及连接美观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连接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衔接装饰板用的型材状收边件,从横截面看,所述型材状收边件包括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内侧立板及从所述内侧立板的上下两个部位分别向外侧方向延伸出的上连接部、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包括上部外侧立板及上横板,所述上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平行布置,所述上横板连接在所述上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之间,并且所述上横板与上部外侧立板、内侧立板之间呈工字型布置从而在所述上横板的上下两边分别构建有由所述上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所定义并且开口朝上的上插口和开口朝下的下插口;所述下连接部包括下横板与下部外侧立板,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平行布置并且所述下部外侧立板的下端沿与所述内侧立板的下端沿在上下方向上等高,所述下横板以倾斜向下的方向布置并连接在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之间,所述下横板的下端沿与所述下部外侧立板的上端沿平滑过渡连接,在所述下横板的下边构建有由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所定义并且开口朝下的底插口,所述底插口与所述下插口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0005]其中,所述内侧立板,除了作为所述上连接部、下连接部的连接构件,同时也是作为所述收边件连接墙体或其它构件的连接构件,以所述内侧立板为基准把所述收边件划分
为外露的作为外观面一侧的外侧与作为非外观面一侧的内侧,下面提及的所述上横板、上部外侧立板、下横板以及下部外侧立板均布置在所述内侧立板的外侧。
[0006]其中,所述上横板与上部外侧立板、内侧立板之间呈工字型布置,这一方面说明至少有部分的所述外侧立板与内侧立板高出所述上横板,所述收边件的上部形成了能够容纳装饰板(例如木板、胶合板、蜂窝板等)的上插口,而且高出的所述上部外侧立板、内侧立板部分能够很好限定插入装饰板的位置;另一方面,位于所述上横板下方的所述下插口能够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下插口能够用于放置灯条以达到照亮效果;而下露出来的所述上部外侧立板就能够很好地遮挡住放置在所述下插口中的物品。
[0007]其中,所述下横板以倾斜向下的方向布置,是指所述下横板与所述内侧立板连接的一端高于与所述下部外侧立板连接的一端,这是为了让所述下横板与所述内侧立板形成一个朝向外侧的角度,这样,所述下横板的反射表面就正好挡在所述下插口的下方,当有光从所述下插口射出时会正好照射到所述下横板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光亮区域,这有利于提高照亮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板的上端沿与所述内侧立板平滑过渡连接,所述下横板呈弧形,这样所述下横板的反射表面具有更大的反射角度,能够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
[0008]其中,所述下横板的下端沿与所述下部外侧立板的上端沿平滑过渡连接,这样限定了下连接部位置只形成开口朝下的所述底插口,而且用于界定所述底插口的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的下端沿在上下方向上等高,这让所述收边件的下部具有了连接的多样性,第一种,用在墙脚或墙拐角处,所述收边件利用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的下端沿作为支撑部,并且所述底插口与所述下插口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这使所述收边件放置更为平稳。第二种,用在装饰板中部作为腰线或竖向装饰线,所述底插口能够容纳位于所述收边件下部的装饰板从而让上下的两块装饰板通过所述收边件连接在一起。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通过在所述收边件的上端部设置所述上插口与在下端部设置所述底插口,让所述收边件既可作为边脚装饰线也可作为腰部装饰线,连接适应性好;第二,用于界定所述上插口与底插口的壁体都具有内侧壁体与外侧壁体,这样布置的好处在于所述收边件与装饰板的连接定位效果好,通过所述上部外侧立板、下部外侧立板还能够很好地遮挡住装饰板与所述上横板、下横板的连接缝隙,大大提高所述收边件在与装饰板连接时的稳定性与美观性。第三、通过设置倾斜布置的所述下横板既增大所述收边件的反射面积也增加了光线反射角度,有利于人们观察以及美观性。
[0010]灯具一般可以通过粘合的方式安装到所述下插口中,为了便于灯具的安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从所述上横板上还延伸出向下延伸的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布置在所述下插口中,所述下挡板与内侧立板之间定义有用于收纳灯具的灯槽,这样通过所述下挡板与内侧立板就能够夹持住放置入所述灯槽中的灯具,大大提高灯具安装的便利性。
[0011]当然为了能够更好地夹持住放置入所述灯槽中的灯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下挡板的末端呈L型钩状从而具有钩臂,所述钩臂朝向所述灯槽从而用于定位所述灯槽中的灯具,这样就能够让灯具稳固地设置在所述灯槽中。当然,改善灯具夹持效果的方式还可以是在所述下挡板和内侧立板朝向所述灯槽的一侧增加波浪形的连接面,通过增加所述下挡板、内侧立板与所述灯具的摩擦力以保证夹持效果。
[0012]另外,所述上部外侧立板的外侧表面作为外露面,为了提高所述收边件美观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上部外侧立板的左侧外立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下间隔的小凸起或小凹槽。
[0013]为了便于把所述收边件安装固定到基体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位于所述上横板上方的所述内侧立板上设置有向右侧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螺钉头;从左右方向上看所述内侧立板的上端沿高于所述上部外侧立板的上端沿并且至少部分的所述凹槽不矮于所述上部外侧立板的上端沿。把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内侧立板的上端部既能够固定所述收边件又能够在连接装饰板后被遮挡住,大大提高所述收边件的整体美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衔接装饰板用的型材状收边件,从横截面看,所述型材状收边件包括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内侧立板及从所述内侧立板的上下两个部位分别向外侧方向延伸出的上连接部、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包括上部外侧立板及上横板,所述上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平行布置,所述上横板连接在所述上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之间,并且所述上横板与上部外侧立板、内侧立板之间呈工字型布置从而在所述上横板的上下两边分别构建有由所述上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所定义并且开口朝上的上插口和开口朝下的下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部包括下横板与下部外侧立板,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平行布置并且所述下部外侧立板的下端沿与所述内侧立板的下端沿在上下方向上等高,所述下横板以倾斜向下的方向布置并连接在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之间,所述下横板的下端沿与所述下部外侧立板的上端沿平滑过渡连接,在所述下横板的下边构建有由所述下部外侧立板与所述内侧立板所定义并且开口朝下的底插口,所述底插口与所述下插口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锦绣明天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