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膜制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29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膜制膜组件,包括料液板以及芯液板;料液板包括自下而上顺序连通设置的芯液板安装腔、芯液管容纳腔、中间腔、以及界面聚合腔;芯液管容纳腔与铸膜液通道连通、中间腔与水通道蛋白液通道连通,所述的界面聚合腔与界面聚合液通道连通;芯液板包括芯液管安装板以及设置在芯液管安装板内的芯液通道;芯液管安装板与芯液板安装腔匹配设置;芯液通道设置在芯液管安装板内且与芯液管容纳腔保有间隙形成环形腔。采用本申请的仿生膜制膜喷头,能够将水通道蛋白的吸附和嵌入过程局限在制膜喷头内,获得一种在膜表面牢固镶嵌水通道蛋白的仿生膜,使仿生分离膜水通量的大幅提高。分离膜水通量的大幅提高。分离膜水通量的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膜制膜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膜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膜制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水通道蛋白具有极好的水渗透性和单一选择透过性,仅允许水分子快速通过,是一种理想的水分子通道。目前,水通道蛋白已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主要有:吸附在基膜表面的含水通道蛋白的磷脂双层膜和封装于基膜内的含水通道蛋白的磷脂囊泡。水通道蛋白膜克服了传统高分子膜的“上限平衡”效应,提高了膜的水通量和截盐率。
[0003]然而水通道蛋白复合膜主要为吸附在基膜表面的含水通道蛋白的磷脂双层膜,其中含水通道蛋白的磷脂与基膜之间仅依靠亲水作用力结合,复合膜强度极低,且蛋白易受到污染和外界影响而失活,其成本高,过程繁琐,磷脂双分子层磷脂或由磷脂或双亲性共聚物自组装的微囊中可嵌入的膜蛋白含量较少,再引入到基底支撑层水通道蛋白含量会更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仿生分离膜水通量的大幅提高,同时生产囊泡需要溶解在苛刻溶剂中,例如四氯甲烷(CCl4)或氯仿(CHCl3),在膜合成中,蒸发该溶剂以形成膜,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仿生膜制膜组件。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仿生膜制膜组件,包括料液板以及芯液板;
[0007]所述的料液板包括自下而上顺序连通设置的芯液板安装腔、芯液管容纳腔、中间腔、以及界面聚合腔;所述的芯液管容纳腔与铸膜液通道连通,所述的中间腔与水通道蛋白液通道连通,所述的界面聚合腔与界面聚合液通道连通;
[0008]所述的芯液板包括芯液管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芯液管安装板内的芯液通道;所述的芯液管安装板与所述的芯液板安装腔匹配设置;所述的芯液通道设置在芯液管安装板内且与所述的芯液管容纳腔保有间隙形成环形腔;所述的环形腔形成铸膜液流经通道。
[0009]所述的铸膜液通道、水通道蛋白液通道以及界面聚合液通道均为一条或者多条。
[0010]所述的料液板与所述的芯液板通过螺栓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采用本申请的仿生膜制膜组件,能够将水通道蛋白的吸附和嵌入过程局限在仿生膜制膜组件内,获得一种在膜表面牢固镶嵌水通道蛋白的仿生膜,使仿生分离膜水通量的大幅提高。与常规大型聚合槽相比,界面聚合限制在仿生膜制膜组件内,节省物料用量,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挥发,节能环保。同时,本申请的仿生膜制膜组件与现有的纺丝机适配性良好,方便通过一系列固定步骤实现自动化制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3]图1 为本技术仿生膜制膜组件的料液板的剖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仿生膜制膜组件的料液板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仿生膜制膜组件的芯液板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仿生膜制膜组件的芯液板的俯视图;
[0017]图5 为本技术仿生膜制膜组件的剖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仿生膜制膜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图1

6示出一种仿生膜制膜组件,包括料液板1以及芯液板10;所述的料液板包括自下而上顺序连通设置的芯液板安装腔2、芯液管容纳腔4、中间腔6、以及界面聚合腔8;所述的芯液管容纳腔与铸膜液通道5连通,所述的中间腔与水通道蛋白液通道7连通,所述的界面聚合腔与界面聚合液通道9连通;所述的铸膜液通道、水通道蛋白液通道以及界面聚合液通道均为一条或者多条。
[0021]所述的芯液板包括芯液管安装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的芯液管安装板内的芯液通道12;所述的芯液管安装板11与所述的芯液板安装腔2匹配设置;所述的芯液通道12设置在所述的芯液管容纳腔4内且与所述的芯液管容纳腔4保有间隙形成环形腔14;所述的环形腔形成铸膜液流经通道。所述的料液板上设置有与芯液板上的螺栓孔对应的螺丝孔13;所述的芯液板与所述的料液板通过螺栓连接。
[0022]本技术的实施过程为:按设计安装好仿生膜制膜组件,使用时,依次开启芯液通道、铸膜液通道、水通道蛋白液通道、以及界面聚合液通道道;分别输送芯液、铸膜液、水通道蛋白液、界面聚合液。铸膜液经由铸膜液通道5进入环形腔14形成中空纤维膜雏形铸膜液;芯液经由芯液通道12进入,二者在芯液管通道12的管口接触,中空纤维膜雏形铸膜液在芯液的作用下发生相分离形成中空纤维膜。而后中空纤维膜进入中间腔6,此时水通道蛋白液经由水通道蛋白液通道7进入,均匀物理吸附在中空纤维膜表面。一同进入界面聚合腔8,此时界面聚合液经由界面聚合液通道9进入,与中空纤维膜表面吸附的水通道蛋白液接触,水通道蛋白液中的水相聚合组分与界面聚合液中油相聚合组分在中空纤维膜表面发生界面聚合反应,牢牢将水通道蛋白固定在中空纤维膜表面。
[0023]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膜制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液板以及芯液板;所述的料液板包括自下而上顺序连通设置的芯液板安装腔、芯液管容纳腔、中间腔、以及界面聚合腔;所述的芯液管容纳腔与铸膜液通道连通,所述的中间腔与水通道蛋白液通道连通,所述的界面聚合腔与界面聚合液通道连通;所述的芯液板包括芯液管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芯液管安装板内的芯液通道;所述的芯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胡晓宇孙道宝王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