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28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包括主顶梁、副顶梁、移架千斤顶、主顶梁立柱和副顶梁立柱;主顶梁和副顶梁均是具有平直顶面、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梁型结构,主顶梁包括前铰接耳座、后铰接耳座、前立柱安装座Ⅰ、后立柱安装座Ⅰ和移架千斤顶安装耳座Ⅰ,副顶梁的顶平面上设有主顶梁容纳凹槽,主顶梁容纳凹槽的深度尺寸大于主顶梁的高度尺寸,主顶梁容纳凹槽的槽底设有主顶梁滑槽,副顶梁包括前立柱安装座Ⅱ、后立柱安装座Ⅱ和移架千斤顶安装耳座Ⅱ,主顶梁通过主顶梁容纳凹槽和主顶梁滑槽卡接安装在副顶梁上。本轻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具有操作灵活、移动方便的特点,且可以实现最大限度不破坏巷道顶板的完整性。可以实现最大限度不破坏巷道顶板的完整性。可以实现最大限度不破坏巷道顶板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具体是一种轻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属于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为了确保综采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性,必须对巷道顶板进行有效的支护。在工作面回采的过程中,随着采空区的不断增加,上部岩层将逐渐转移至周围煤岩体的深部,从而在工作面的前部及两侧分别形成超前及侧向的支承压力,综采工作面前方的巷道受到双重压力的叠加作用,且该区域设备较密集、工作人员往来也较频繁,因此是开展防护工作的关键所在。超前支护不仅能有效防止巷道超前支护段冒顶事故的发生,提高人员作业的安全性,还能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实现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0003]我国超前支护应用最多的是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支护,而移架的方式为人工搬运的方式,虽然这种传统的支护方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存在支护强度弱、支护效率低、安全性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无法适应深部等强冲击超前巷道以及大型大断面超前巷道的维护和管理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基于综采工作面所用液压支架的支护形式而发展起来的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超前支护液压支架,包括主顶梁(1)、副顶梁(2)、移架千斤顶(3)、主顶梁立柱(4)和副顶梁立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顶梁(1)是具有平直顶面、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梁型结构,主顶梁(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有铰接高度相同的、可插接配合安装的前铰接耳座(11)和后铰接耳座(12),主顶梁(1)的底平面上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前立柱安装座Ⅰ(13)和后立柱安装座Ⅰ(14),主顶梁(1)上还设有移架千斤顶安装耳座Ⅰ(15);所述的副顶梁(2)是具有平直顶面、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长梁型结构,且副顶梁(2)的顶平面上沿左右方向的对称中心位置设有主顶梁容纳凹槽(21),主顶梁容纳凹槽(21)沿前后方向贯穿副顶梁(2)设置,主顶梁容纳凹槽(21)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与主顶梁(1)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间隙配合,主顶梁容纳凹槽(21)沿竖直方向的深度尺寸大于主顶梁(1)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尺寸,主顶梁容纳凹槽(21)的槽底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副顶梁(2)的主顶梁滑槽,主顶梁滑槽沿前后方向设置、且主顶梁滑槽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与后立柱安装座Ⅰ(14)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间隙配合,主顶梁(1)通过主顶梁容纳凹槽(21)和主顶梁滑槽卡接安装在副顶梁(2)上;副顶梁(2)的底平面上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前立柱安装座Ⅱ(22)和后立柱安装座Ⅱ(23)、且前立柱安装座Ⅱ(22)和后立柱安装座Ⅱ(23)分别位于前立柱安装座Ⅰ(13)和后立柱安装座Ⅰ(14)的后方,副顶梁(2)上对应移架千斤顶安装耳座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孟昭朴韩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天能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