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10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属于水泥生产线热交换技术领域。其主要由轴流冷却风机、冷却箱体、灰斗及进风口以及出口汇风管组成;所述冷却箱体的侧面设置有模块化设计的轴流冷却风机;冷却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及进风口;所述灰斗及进风口的上端与冷却箱体的下端进口固定连接,所述灰斗及进风口的下端与篦冷机对应设置;所述冷却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冷却箱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冷风阀,另一侧设置有旁路风口,旁路风口通过旁路管道与出口汇风管连接。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取消了传统粉尘处理的输送和锁风系统,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属于水泥生产线热交换


技术介绍

[0002]处理篦冷机废气的空空热交换器作为气固分离以及废气风温冷却设备,因其结构简单、耐高温、压损小等优势,在水泥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热交换器受到进出风口位置的影响,导致大量的工艺风管和支撑以及收集下来的粉尘处理等问题,造成占地面积大,投资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取消了传统粉尘处理的输送和锁风系统,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
[0004]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0005]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主要由轴流冷却风机、冷却箱体、灰斗及进风口以及出口汇风管组成;所述冷却箱体的侧面设置有模块化设计的轴流冷却风机;冷却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灰斗及进风口;所述灰斗及进风口的上端与冷却箱体的下端进口固定连接,所述灰斗及进风口的下端与篦冷机对应设置;所述冷却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冷却箱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冷风阀,另一侧设置有旁路风口,旁路风口通过旁路管道与出口汇风管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内部设置有导流板,用以使得出风分配均匀。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内部设置有耐磨陶瓷涂层,所述冷却箱体内表面设置有耐磨陶瓷内衬,用以起到保护作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检查门,其设置在距离地面1.8米高的位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口汇风管为三通管道,其一端进风口通过阀门与旁路管道连接,另一端进风口与所述冷却箱体顶部的出风口连接,其最后一端设置有汇风出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各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通过壳体支撑支撑在篦冷机顶部的混凝土平台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为模块化列管式结构,其冷却箱体内设置有框架和数个耐磨陶瓷列管,耐磨陶瓷列管底部设置有可更换的耐磨插管;耐磨插管设置在冷却箱体的下端进口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轴流冷却风机与电动机之间通过V型皮带连接;所述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检修平台。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体为长方体壳体;所述灰斗及进风口为四棱锥壳体;所述出
风口为棱锥壳。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替代了传统的顶部进风形式,采用底部灰斗进风形式,取消了之前的配套输送粉尘的螺旋输送机以及锁风阀;采用了双出风形式的设计,一路为热交换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出风口,另一路当热交换器不需工作的时候,可以直接从腰部的旁路出风;调控简单方便,而且还可以起粉尘沉降的作用。热交换器直接坐落到篦冷机上了,节省了之前的入风工艺管道;整个设计流程简单,布局紧凑,调控方便,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0017]本技术双出风口空空热交换器灰斗与进风口采用一个通道,灰斗直接坐落在篦冷机上,方便连接及支撑;较大粒度的粉尘会因为重力下沉到篦冷机中去,节省了粉尘输送设备和锁风设备,同时节省了工艺管道;另热交换器可起到沉降室作用,达到预收尘的效果,预收尘效率达到40%—60%,有效的降低了粉尘浓度,对于下游设备的使用寿命起到较好的保护;同时设有旁路系统,在不需降温的状况下可以从旁路出风进入下游设备;既节省了空间同时利于布置连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充分了解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此。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主要由轴流冷却风机2、冷却箱体3、灰斗及进风口6以及出口汇风管9组成。冷却箱体3的侧面设置有模块化设计的轴流冷却风机2。冷却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灰斗及进风口6。灰斗及进风口6的上端与冷却箱体3的下端进口固定连接,灰斗及进风口6的下端与篦冷机11对应设置。冷却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同时,冷却箱体3内表面设置有耐磨陶瓷内衬,用以起到保护作用。为了保证出口风量分布均匀同时保护出口的壳体,出风口1内部设置有导流板,用以使得出风分配均匀。为了保证使用寿命,出风口1内部还设置有耐磨陶瓷涂层。冷却箱体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冷风阀4,另一侧设置有旁路风口8,旁路风口8通过旁路管道与出口汇风管9连接。本实施例中,出口汇风管9为三通管道,其一端进风口通过阀门10与旁路管道连接,另一端进风口与冷却箱体3顶部的出风口1连接,其最后一端设置有汇风出口。
[0021]本热交换器采用模块化列管式结构,其冷却箱体3内设置有框架和数个耐磨陶瓷列管。由于废气中含有磨蚀性的粉尘,耐磨陶瓷列管底部设置有可更换的耐磨插管。耐磨插管设置在冷却箱体3的下端进口内。轴流冷却风机2与电动机之间通过V型皮带连接。高温气流从耐磨陶瓷列管内部通过,轴流冷却风机2产生的强制冷却风从耐磨陶瓷列管外部吹过,从而通过耐磨陶瓷列管表面传热进行强制热交换。
[0022]热交换器通过壳体支撑7支撑在现有的篦冷机11顶部的混凝土平台上,不需要考虑额外的支撑和工程量。
[0023]为了检查设备内部的使用状况,冷却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检查门5,其设置在距离
地面1.8米高的位置,且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检修平台12,方便检查人员进行设备核查或者维修。
[0024]本实施例中,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各构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便于组装。其冷却箱体3为长方体壳体,灰斗及进风口6为四棱锥壳体,出风口1为棱锥壳。
[0025]工作过程:出篦冷机11的高温废气250℃~450℃首先从底部进入热交换器,由于风速设计较低,粉尘颗粒会由于重力重新落回到篦冷机中。热交换器的结构为列管式,排出的废气和冷却空气在其中的热交换为非接触式。轴流冷却风机产生的交叉气流使列管内外的冷热气流强制对流,通过轴流冷却风机的单独或成组启动,可以将含尘的废气冷却到指定的温度。由于采用了热交换器,解决了出篦冷机风温不稳定的状况,更好地保护了下游的设备。同时热交换器可以起到沉降室的作用,达到与收尘的效果。
[0026]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轴流冷却风机(2)、冷却箱体(3)、灰斗及进风口(6)以及出口汇风管(9)组成;所述冷却箱体(3)的侧面设置有模块化设计的轴流冷却风机(2);冷却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灰斗及进风口(6);所述灰斗及进风口(6)的上端与冷却箱体(3)的下端进口固定连接,所述灰斗及进风口(6)的下端与篦冷机(11)对应设置;所述冷却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所述冷却箱体(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冷风阀(4),另一侧设置有旁路风口(8),旁路风口(8)通过旁路管道与出口汇风管(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内部设置有导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内部设置有耐磨陶瓷涂层,所述冷却箱体(3)内表面设置有耐磨陶瓷内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体(3)的底部设置有检查门(5),其设置在距离地面1.8米高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篦冷机废气的双出口空空热交换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民曾计生刘非非王树刚申巧蕊秦俊山宋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