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195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包括舱体,舱体的前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舱门,所述舱体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识别设备,舱体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门按钮,舱门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锁紧孔,舱体的前壁内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活动腔,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与锁紧孔相适配的锁紧杆,舱体内开设有与活动腔相通的内置腔,锁紧杆的右端延伸进内置腔内,锁紧杆与内置腔滑动连接,内置腔内设置有运行机构。该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通过在舱体内设置有生物识别设备以及运行机构,避免了小孩子趁家长不注意跑进其他防护舱内舱门自动上锁的情况,避免了小孩子在舱体内出现恐慌,同时也降低了银行安保人员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银行安保人员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银行安保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舱
,具体为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使用银行自助设备(ATM)的客户,由于ATM提款机的特殊位置,操作空间裸露在视野中,因此ATM提款机处都应用到防护舱,防护舱的推广使用已逐渐成为金融电子化、服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防护舱在使用过程中人员进入到舱体内时舱体会自动对舱门进行上锁,给用户带来最大的安全,但是在生活中人员一般会带着小孩子一起去ATM提款机处取钱,这样大人在取钱的过程中就不能起到对小孩子的监护,如果贪玩的小孩子趁家长不注意跑进其他防护舱内,舱门自动上锁,就会造成了小孩子被锁在舱体里面出不来,容易对小孩子造成恐慌,甚至造成家长的担忧,同时在解救小孩子出来时,也需要银行的安保人员使用特定的钥匙打开,这样也增加了银行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具备根据进入舱体内人员的身高监控舱门是否需要上锁等优点,解决了小孩子趁家长不注意跑进其他防护舱内舱门自动上锁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包括舱体,舱体的前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舱门,舱体的前侧表面开设有与舱体内部相通且与舱门相吻合的安装槽,所述舱体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识别设备,舱体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门按钮,舱门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锁紧孔,舱体的前壁内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活动腔,活动腔内滑动连接有与锁紧孔相适配的锁紧杆,舱体内开设有与活动腔相通的内置腔,锁紧杆的右端延伸进内置腔内,锁紧杆与内置腔滑动连接,内置腔内设置有运行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腔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连接滑槽,两个连接滑槽内的连接结构相同,锁紧杆面向连接滑槽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背对锁紧杆的一端延伸进连接滑槽内的连接推板,连接推板与连接滑槽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推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左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滑槽左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锁紧杆位于内置腔内的一端设置为半球状。
[0010]优选的,所述运行机构包括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固定连接在内置腔的底部内壁上,推杆电机的伸缩推杆上固定连接有结构为“U”字状的承载块,承载块的两个直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结构为倒转直角梯形状的接触推块,接触推块的斜面与锁紧杆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舱体的前侧表面镶嵌有后端延伸进内置腔内的锁具,锁具的外轴镶嵌在舱体的内壁中,接触推块的前侧表面开设有限制滑槽,锁具内轴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
有后端延伸进限制滑槽内的限制转块,限制转块与限制滑槽滑动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通过在舱体内设置有生物识别设备以及运行机构,这样生物识别设备的识别到的人员高度高于1.2m,当人员高于1.2m时由运行机构自动对舱门进行上锁,当生物识别设备的识别到的人员高度低于1.2m时运行机构不在运行,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小孩子趁家长不注意跑进其他防护舱内舱门自动上锁的情况,避免了小孩子在舱体内出现恐慌,同时也降低了银行安保人员的负担。
[0015]2、该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通过将锁紧杆位于内置腔内的一端设置为半球状,进一步增加了锁紧杆与接触推块之间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因此降低了两者之间滑动时形成的摩擦力,防止了两者之间滑动时形成过多的摩擦力,保障了该机构使用时的稳定性以及流畅性。
[0016]3、该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通过设置有锁具、限制滑槽以及限制转块,因此在推杆电机出现故障时人员被关在舱体内时安保人员通过特定的钥匙可以打开舱门,避免了人员出不了舱体的情况,这样进一步保障了整个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舱体与舱门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内置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锁具与接触推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舱体、2舱门、3生物识别设备、4开门按钮、5锁紧孔、6活动腔、7锁紧杆、61连接滑槽、62连接推板、63复位弹簧、8内置腔、9推杆电机、10承载块、11接触推块、12锁具、121限制滑槽、122限制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包括有舱体1,舱体1的前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舱门2,舱体1的前侧表面开设有与舱体1内部相通的安装槽,舱门2与安装槽相吻合且舱门2通过转动轴安装在安装槽内,进一步参考图2,舱体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识别设备3,舱体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门按钮4,舱门2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锁紧孔5;
[0025]进一步参考图3,舱体1的前壁内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活动腔6,活动腔6与锁紧孔5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活动腔6内滑动连接有与锁紧孔5相适配的锁紧杆7,舱体1内开设有
与活动腔6相通的内置腔8,锁紧杆7的右端延伸进内置腔8内,锁紧杆7与内置腔8滑动连接,内置腔8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9,推杆电机9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推杆电机9的伸缩推杆上固定连接有结构为“U”字状的承载块10,承载块10的两个直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结构为倒转直角梯形状的接触推块11,同时接触推块11的斜面与锁紧杆7接触;
[0026]进一步参考图4,活动腔6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连接滑槽61,两个连接滑槽61内的连接结构相同故此下文主要叙述下侧连接滑槽61内的连接结构,锁紧杆7面向连接滑槽61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背对锁紧杆7的一端延伸进连接滑槽61内的连接推板62,连接推板62与连接滑槽61滑动连接,连接推板62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左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滑槽61左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63,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63自身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复位弹簧63推动连接推板62至连接滑槽61的最右侧,这样使得锁紧杆7的初始状态为完全位于活动腔6内,舱门2在不进人的状态下为开启状态,方便了人员的使用;
[0027]在本实施例中生物识别设备3可自动感应识别进入到舱体1内人体的身高,同时生物识别设备3的识别人员的高度为高于1.2m才会传输信号,且生物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包括舱体(1),舱体(1)的前侧表面转动连接有舱门(2),舱体(1)的前侧表面开设有与舱体(1)内部相通且与舱门(2)相吻合的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识别设备(3),舱体(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门按钮(4),舱门(2)的右侧表面开设有锁紧孔(5),舱体(1)的前壁内开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活动腔(6),活动腔(6)内滑动连接有与锁紧孔(5)相适配的锁紧杆(7),舱体(1)内开设有与活动腔(6)相通的内置腔(8),锁紧杆(7)的右端延伸进内置腔(8)内,锁紧杆(7)与内置腔(8)滑动连接,内置腔(8)内设置有运行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舱生物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6)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连接滑槽(61),两个连接滑槽(61)内的连接结构相同,锁紧杆(7)面向连接滑槽(61)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背对锁紧杆(7)的一端延伸进连接滑槽(61)内的连接推板(62),连接推板(62)与连接滑槽(6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舱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华王欣刘琦杜艳平秦坤勇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兴安金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