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9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轴承座体,设置于承载座体上的润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通过底座上的定位孔对轴承座进行安装定位,使安装得更加准确;通过设置冷却管与出油管形成冷却腔体,从进水管输入冷水进入冷却腔体对出油管中的热油进行冷却;再设置过滤网在储存箱内部,通过出油管输入到储存箱的润滑油,需要再进行过滤网的过滤才能进入到储存箱底部,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后排放。杂质过滤后排放。杂质过滤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座
,特别涉及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座,使在轴承外部支撑轴承的装置,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轴承座,由于一个轴承可以选用不同的支撑座,同一个轴承座同时也可以选用不同轴承。
[0003]轴承座配合轴承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高速旋转,轴承座和轴承的温度非常高,容易造成轴承座和轴承的寿命非常短暂,而且一般轴承的只有刚工作时有润滑油,可以旋转的比较快速,一般长时间不加入润滑油就会影响旋转,而且摩擦力较大,容易损伤轴承和轴承座。
[0004]现有技术下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不够稳定,轴承座在安装的时候没有定位结构,而且冷却端一般设置在进油端,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冷却以及无法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导致润滑油在工作后的杂质不能去除,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稳定性污水泥沙过滤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轴承座在安装的时候没有定位结构,而且冷却端一般设置在进油端,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冷却以及无法对润滑油进行过滤,导致润滑油在工作后的杂质不能去除等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包括轴承座体,设置于承载座体上的润滑机构;
[0007]所述轴承座体包括底座,所述轴承座体内部中空,所述底座设置于轴承座体下方且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上端的四角开设有定位孔;r/>[0008]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储存组件、进出油组件以及冷却组件,所述储存组件设于进出油组件侧面,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进出油组件上;
[0009]所述进出油组件包括进油管以及出油管,所述进油管贯穿轴承座体上端,所述出油管贯穿轴承座体下端;
[0010]所述储存组件包括储存箱以及过滤网,所述储存箱侧表面与出油管一端连接,所述储存箱内部中空,所述过滤网活动设置于储存箱内部;
[0011]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部以及进出水部,所述进出油部设置于冷却部侧面;
[0012]所述冷却部包括冷却管以及冷却腔体,所述冷却管内部中空,所述冷却管的内壁与出油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体。
[0013]优选地,所述轴承座体还包括轴承孔、安装柱、垫片以及安装螺栓,所述轴承孔设有两个,所述轴承座体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轴承孔,所述安装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柱均设置于底座上表面且四个安装柱沿中心轴轴对称,每个安装柱上表面设有一个垫片,所述安装螺栓设有四个,每个所述安装螺栓分别贯穿一个垫片与一个安装螺栓活动连
接,通过安装柱和安装螺栓对整个轴承座体进行固定连接,是整个轴承座更紧密。
[0014]优选地,所述储存组件还包括箱盖以及把手,所述箱盖活动设置于储存箱上表面,所述把手设置于箱盖上表面,通过箱盖对储存箱进行封闭,也可打开储存箱。
[0015]优选地,所述润滑机构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于储存组件与进出油组件之间,动力组件主要和进油管配合将油增压输出。
[0016]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输送管以及循环泵,所述输送管一端设置于储存箱远离出油管一侧,所述输送管另一端活动设置于循环泵侧表面,所述进油管设置于循环泵上端,通过输送管和循环泵配合将储存箱中润滑油输出。
[0017]优选地,所述进出水部包括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以及出水管均设置于冷却管侧面且与冷却腔体连通,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相互远离,进水管和出水管配合对冷却管中的水进行替换。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底座上的定位孔对轴承座进行安装定位,使安装得更加准确;通过设置冷却管与出油管形成冷却腔体,从进水管输入冷水进入冷却腔体对出油管中的热油进行冷却;再设置过滤网在储存箱内部,通过出油管输入到储存箱的润滑油,需要再进行过滤网的过滤才能进入到储存箱底部,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后排放。
[002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轴承座体;2、底座;3、进油管;4、出油管;5、储存箱;6、过滤网;7、冷却管;8、冷却腔体;9、定位孔;10、轴承孔;11、安装柱;12、垫片;13、安装螺栓;14、箱盖;15、把手;16、输送管;17、循环泵;18、进水管;19、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
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包括轴承座体1,设置于轴承座体1上的润滑机构;
[0033]轴承座体1包括底座2,轴承座体1内部中空,底座2设置于轴承座体1下方且为长方体结构,底座2上端的四角开设有定位孔9;
[0034]润滑机构包括储存组件、进出油组件以及冷却组件,储存组件设于进出油组件侧面,冷却组件设置于进出油组件上;
[0035]进出油组件包括进油管3以及出油管4,进油管3贯穿轴承座体1上端,出油管4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体(1),设置于轴承座体(1)上的润滑机构;所述轴承座体(1)包括底座(2),所述轴承座体(1)内部中空,所述底座(2)设置于轴承座体(1)下方且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2)上端的四角开设有定位孔(9);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储存组件、进出油组件以及冷却组件,所述储存组件设于进出油组件侧面,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进出油组件上;所述进出油组件包括进油管(3)以及出油管(4),所述进油管(3)贯穿轴承座体(1)上端,所述出油管(4)贯穿轴承座体(1)下端;所述储存组件包括储存箱(5)以及过滤网(6),所述储存箱(5)侧表面与出油管(4)一端连接,所述储存箱(5)内部中空,所述过滤网(6)活动设置于储存箱(5)内部;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部以及进出水部,所述进出油部设置于冷却部侧面;所述冷却部包括冷却管(7)以及冷却腔体(8),所述冷却管(7)内部中空,所述冷却管(7)的内壁与出油管(4)的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热自润滑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体(1)还包括轴承孔(10)、安装柱(11)、垫片(12)以及安装螺栓(13),所述轴承孔(10)设有两个,所述轴承座体(1)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一个轴承孔(10),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佳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