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干扰触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触发器。
技术介绍
[0002]触发器在集成电路领域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模块,其功能是根据输入电平的变化,当输入电平超过或低于某一阈值时,改变其输出电平的值。触发器特别在数字电路领域应用广泛,能将模拟输入信号转换为数字输出信号,实现波形整形的作用,如图1所示,在上电复位电路中也可以通过触发器在上电过程中检测电压,给后续的数字电路提供一个复位脉冲信号,保证数字电路开始工作前处于正确的预置状态。
[0003]相关技术中触发器是单阈值的,即输入信号超过或低于某一阈值电压,输出信号就会发生变化。而在实际应用中,输入信号可能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而发生抖动,若这一抖动使输入信号在触发器的阈值电压附近波动,就会使触发器被多次触发,影响电路的可靠性,特别的,在上电复位电路中,只希望在上电过程中给数字电路一个复位脉冲信号,若在正常工作时因为干扰使触发器被多次触发,数字电路中的寄存器就会被多次复位,导致电路工作在错误的状态,影响电路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迟滞组件、第二迟滞组件和反向组件;所述反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受控开关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连接的第一输出路径和第二输出路径;其中,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在输入信号的电压值高于第一触发电压阈值时导通所述第一输出路径并由所述第一输出路径输出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在所述输入信号的电压值低于第二触发电压阈值时导通所述第二输出路径并由所述第二输出路径输出第二信号;所述第一迟滞组件分别与所述反向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迟滞组件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的反向信号;所述第二迟滞组件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迟滞组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迟滞组件输出的反向信号,改变所述第一触发电压阈值和/或所述第二触发电压阈值,使所述第一触发电压阈值与所述第二触发电压阈值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迟滞组件包括第二受控开关组件和/或第三受控开关组件;所述第三受控开关组件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三受控开关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相连,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触发电压阈值;所述第二受控开关组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受控开关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相连,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触发电压阈值;其中,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触发电压阈值,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触发电压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受控开关组件包括第三输出路径和第四输出路径,所述第三输出路径和第四输出路径并列连接在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第一端;所述反向信号的电压值为地电压时,所述第三输出路径截止且所述第四输出路径导通,输出第一电压;所述反向信号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时,所述第三输出路径导通且所述第四输出路径短路,输出第二电压;其中,所述地电压低于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一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且所述第一电压对应的第一触发电压阈值高于所述第二电压对应的第一触发电压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出路径至少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四输出路径至少包括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迟滞组件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反向信号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短路,输出所述第一电压;所述反向信号的电压为地电压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截止,且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输出所述第二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受控开关组件包括第五输出路径和第六输出路径,所述第五输出路径和第六
输出路径并列连接在所述第一受控开关组件第二端;所述反向信号的电压值为地电压时,所述第五输出路径导通且所述第六输出路径短路,输出第三电压;所述反向信号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时,所述第五输出路径截止且所述第六输出路径导通,输出第四电压;其中,所述地电压低于所述电源电压,所述第三电压高于所述第四电压,且第三电压对应的第二触发电压阈值高于所述第四电压对应的第二触发电压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刘炽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