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183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涉及锅炉的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炉体与支撑板,炉体内部周侧面安装有导热板,导热板将炉体分为燃烧仓与加热仓,燃烧仓在加热仓下方,导热板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周侧面螺旋安装有导热管,导热管一表面连接有导汽管,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电机,电机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热管,方便通过炉体内残留的余热对导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导热管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导汽管排到蓄水桶内,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蓄水桶转动,方便使水蒸气内的水珠附着在蓄水桶的内壁上,然后流到蓄水桶底,方便收集水,方便提高水汽分离的效率,提高余热的利用率。的利用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锅炉的高效蓄热式燃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汽锅炉是用来生产某种压力、温度的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的一种锅炉,是锅炉最基本的类型,在简单热水锅炉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现在烧水一般都是使用蒸汽锅炉,这种方式烧水的速度快、污染小,十分方便烧水使用,蒸汽锅炉使用后锅炉内部会残留大量的余热,现在一般都会在锅炉内设置汽水循环系统来利用锅炉内残留的余热,极大的提高了余热的利用效率;
[0003]但现有的汽水循环系统在收集水时一般都是在收集装置里面安装丝网,使水被丝网阻挡,从而对水进行回收,这种方式分离效率极低,会导致很大一部分水汽排出,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水汽的分离效率,从而导致余热的利用率降低,十分不利于锅炉内余热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解决现有的汽水循环系统水汽分离的效率低,导致余热的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包括炉体与支撑板,所述炉体内部周侧面安装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将炉体分为燃烧仓与加热仓,所述燃烧仓在加热仓下方,方便使燃烧仓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导热板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周侧面螺旋安装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一表面连接有导汽管,方便使炉体内残留的余热对导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导热管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导汽管排到蓄水桶内;
[0007]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蓄水桶,方便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蓄水桶转动,方便使水蒸气内的水珠附着在蓄水桶的内壁上,然后流到蓄水桶底,方便收集水,方便提高水汽分离的效率,提高余热的利用率,所述蓄水桶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导汽管与进水口位置相适应,方便使导汽管内的水蒸气进入蓄水桶内,所述蓄水桶周侧面安装有出气管,所述蓄水桶下表面安装有出水盖,方便使蓄水桶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使蓄水桶内的水从出水盖排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下表面安装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座,方便增加炉体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周侧面安装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一表面安装有门把手,所述密封门与燃烧仓位置相适应,方便通过门把手打开与关闭密封门,方便将燃料放入燃烧仓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周侧面安装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表面安装有密封盖,方
便打开与关闭密封盖,方便将水从密封盖导入导热管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表面安装有炉盖,所述炉盖上表面安装有排气管,方便使炉体内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
[0012]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内部设置有保温层18,防止炉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方便提高炉体内余热的利用率。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汽管贯穿炉体。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燃烧仓与加热仓,方便使燃烧仓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设置导热管,方便通过炉体内残留的余热对导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导热管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导汽管排到蓄水桶内,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蓄水桶转动,方便使水蒸气内的水珠附着在蓄水桶的内壁上,然后流到蓄水桶底,方便收集水,方便提高水汽分离的效率,提高余热的利用率,通过设置出气管与出水盖,方便使蓄水桶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使蓄水桶内的水从出水盖排出,通过门把手打开与关闭密封门,方便将燃料放入燃烧仓内,打开与关闭密封盖,方便将水从密封盖导入导热管内,通过设置排气管,方便使炉体内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通过设置保温层,防止炉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方便提高炉体内余热的利用率。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下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左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4中A

A处解剖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炉体;2、炉盖;3、排气管;4、导热板;5、燃烧仓;6、加热仓;7、固定柱;8、导热管;9、导汽管;10、进水口;11、密封盖;12、支撑板;13、电机;14、转轴;15、蓄水桶;16、出气管;17、出水盖;18、保温层;19、支撑柱;20、支撑座;21、密封门;22、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等指示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包括炉体1与支撑板12,炉体1内部周侧面安装有导热板4,导热板4将炉体1分为燃烧仓5与加热仓6,燃烧仓5在加热仓6下方,方便使燃烧仓5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4对加热仓6内的水进行加热,导热板4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柱7,固定柱7周侧面螺旋安装有导热管8,导热管8一表面连接有导汽管9,方便使炉体1内残留的余热对导热管8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导热管8内的水变成水蒸气从导汽管9排到蓄水桶15内;
[0028]支撑板12上表面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蓄水桶15,方便电机13通过转轴14带动蓄水桶15转动,方便使水蒸气内的水珠附着在蓄水桶15的内壁上,然后流到蓄水桶15底,方便收集水,方便提高水汽分离的效率,提高余热的利用率,蓄水桶15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口10,导汽管9与进水口10位置相适应,方便使导汽管9内的水蒸气进入蓄水桶15内,蓄水桶15周侧面安装有出气管16,蓄水桶15下表面安装有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包括炉体(1)与支撑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部周侧面安装有导热板(4),所述导热板(4)将炉体(1)分为燃烧仓(5)与加热仓(6),所述燃烧仓(5)在加热仓(6)下方,所述导热板(4)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周侧面螺旋安装有导热管(8),所述导热管(8)一表面连接有导汽管(9);所述支撑板(12)上表面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蓄水桶(15),所述蓄水桶(15)上表面设置有进水口(10),所述导汽管(9)与进水口(10)位置相适应,所述蓄水桶(15)周侧面安装有出气管(16),所述蓄水桶(15)下表面安装有出水盖(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锅炉汽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下表面安装有若干支撑柱(19),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存才李传波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能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