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69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包括副模板A、副模板B及端部铰接在一起的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端部通过连接部A与主模板A铰接,副模板B端部通过连接部B与主模板B铰接,副模板A、副模板B、主模板A、主模板B合围成矩形,其内端面与矩形柱模板外表面匹配,且四者水平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副模板A与副模板B衔接端通过连接件C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拆除容易,拆除后为一整体,拆除施工安全;2、拆除后为一整体,搬运、转运工作量较低;3、安装简单;4、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人力成本。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混凝土框架柱中矩形柱占主导地位,由于矩形柱量大,矩形柱支模加固方式的改进,对建筑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十分有意义。目前矩形柱支模加固方式主要采取两种较常用的加固支模方式,一是传统的钢管、对拉螺栓加固支模,该方式支模比较目前使用范围广,是常用的方式,同时也是问题较多的支模方式;二是方圆扣支模,该加固方式是在传统的支模方式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支模方式,但是,其施工程序复杂,一般需要多人配合作业,才能完成矩形柱加固程序工作,而且,拆除工作麻烦,施工安全性较低。由于方圆扣较传统的加固支模方式好,目前方圆扣正在逐步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拆除后为一个整体的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包括副模板A、副模板B及端部铰接在一起的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端部通过连接部A与主模板A铰接,副模板B端部通过连接部B与主模板B铰接,副模板A、副模板B、主模板A、主模板B合围成矩形,其内端面与矩形柱模板外表面匹配,且四者水平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副模板A与副模板B衔接端通过连接件C连接固定。
[0005]优选的,沿主模板A、主模板B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槽,连接部A、连接部B分别与滑槽适配,且可沿滑槽滑动。/>[0006]优选的,在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副模板B上均布设有若干限位孔,通过与限位孔适配的限位板来限定副模板A与主模板A、副模板B与主模板B、副模板A与副模板B的相对位置。
[0007]优选的,限位孔的长度方向与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副模板B的长度方向一致。
[0008]优选的,限位板为楔形板。
[0009]优选的,滑槽呈L形,其开口端相对。
[0010]优选的,连接件C的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容副模板A、副模板B插入的凹槽,凹槽互相垂直,且副模板A、副模板B可沿对应凹槽滑动。
[0011]优选的,连接件A、连接件B为螺栓螺母结构或带孔平头销结构。
[0012]优选的,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副模板B四周带肋,肋的高度方向与模板的厚度方向一致。
[0013]原理:主模板A、主模板B铰接,可在平面内自由转动,副模板A、副模板B分别与主模
板A、主模板B铰接,且可在主模板A、主模板B上滑动并自由转动,副模板A、副模板B的自由端通过十字凹槽结构链接,简单定位后,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板固定即可。
[0014]工艺步骤:矩形柱模板用方木简单固定后,将此加固扣结构展开,贴合在矩形柱方木上,调节位置及角度后,用十字凹槽结构卡住副模板A、副模板B,初步稳定后,在模板限位孔处打入限位板,形成稳固的矩形柱加固体系;矩形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拔除限位板,将副模板A、副模板B抽出十字凹槽结构,整个折叠收起,转运至下一施工段。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拆除容易,拆除后为一整体,拆除施工安全;
[0017]2、拆除后为一整体,搬运、转运工作量较低;
[0018]3、安装简单;
[0019]4、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展开后);
[0021]图2是图1中十字卡槽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折叠后);
[0023]图中,1、主模板A;2、主模板B;3、副模板A;4、铰接部;5、十字卡槽;6、楔形插销;7、L型滑槽;8、限位孔;9、副模板B。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上”、“下”、
ꢀ“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1#”、“2#”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包括副模板A3、副模板B9及端部铰接在一起的主模板A1、主模板B2,副模板A3端部通过连接部A与主模板A1铰接,副模板B9端部通过连接部B与主模板B2铰接,副模板A3、副模板B9、主模板A1、主模板B2合围成矩形,其内端面与矩形柱模板外表面匹配,且四者水平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副模板A3与副模板B9衔接端通过连接件C连接固定。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沿主模板A、主模板B的长度方向均设置L型滑槽7,其开口端相对,连接部A、连接部B分别与L型滑槽7适配,且可沿L型滑槽滑动。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在主模板A1、主模板B2、副模板A3、副模板B9上均布设若干限位孔8,通过与限位孔适配的楔形插销6来限定副模板A3与主模板A1、副模板B9与主模板B2、副模板A3与副模板B9的相对位置;限位孔8的长度方向与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副模板B的长度方向一致。
[0028]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连接件C的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容副模板A、副模板B插入的凹槽,凹槽互相垂直,且副模板A、副模板B可沿对应凹槽滑动。
[002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连接件A、连接件B为螺栓螺母结构或带孔平头销结构。
[003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副模板B四周带肋,肋的高度方向与模板的厚度方向一致。
[0031]施工工艺:
[0032](1)零部件:准备镀锌钢板条、楔形插销、螺杆、螺母、十字卡槽等材料,包含1#主镀锌钢板条(主模板A),2#主镀锌钢板条(主模板B),3、4#副镀锌钢板条(副模板A、副模板B),所有镀锌钢板条四周带肋,在主镀锌钢板条上开设连接孔、L型滑槽及限位孔,在副镀锌钢板条上开设连接孔及限位孔;十字卡槽用镀锌钢板制成,内空尺寸略大于镀锌钢板条宽度及肋高,便于镀锌钢板条抽插,其中一侧制成U型槽,一侧制成平槽,利用U型槽卡在一副镀锌钢板条上,使十字卡槽可以在镀锌钢板条上自由滑动,整体折叠收起时不脱落;楔形插销由镀锌钢板制成;
[0033](2)安装:1#主镀锌钢板条与2#主镀锌钢板条,用螺杆穿过二者的连接孔与螺母配合,将两主镀锌钢板条铰接,保证它们能在平面内自由转动;用螺杆、螺母将3、4#副镀锌钢板条分别铰接在1#主镀锌钢板条与2#主镀锌钢板条的L型滑槽上,保证3、4#副镀锌钢板条能在与它相连的主镀锌钢板条上平行滑动并能在其平面内自由转动;十字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模板A、副模板B及端部铰接在一起的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端部通过连接部A与主模板A铰接,副模板B端部通过连接部B与主模板B铰接,副模板A、副模板B、主模板A、主模板B合围成矩形,其内端面与矩形柱模板外表面匹配,且四者水平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副模板A与副模板B衔接端通过连接件C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沿主模板A、主模板B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槽,连接部A、连接部B分别与滑槽适配,且可沿滑槽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矩形柱模板的加固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模板A、主模板B、副模板A、副模板B上均布设有若干限位孔,通过与限位孔适配的限位板来限定副模板A与主模板A、副模板B与主模板B、副模板A与副模板B的相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军毛福禄夏飞樊奇侠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国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