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海弟专利>正文

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166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包括耳机壳体,耳机壳体内部规则布设有电源模块、DSP模块、蓝牙模块、放大合成器、滤波器、喇叭单体及控制面板,耳机壳体的正面侧壁内固定嵌设有若干二极管信号灯。该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适用范围广,通过在常规耳机中添加一个滤波器,不同的患者可以自行动手去调整消除音乐中耳鸣频率的部分,不需要医生挨个地手动为病人过滤音乐,同时病人通过这款耳机可以去听任何自己喜欢听的音乐,不会受到医生选择音乐的限制;用户可以通过耳机上的按钮来进行耳鸣频率的滤波调节,操作方便,同时耳机内特别设计的滤波器,滤波效果精准,可以达到有效的“旁抑制”的治疗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地说,涉及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

技术介绍

[0002]耳鸣是耳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其多数是听力下降后,外周传入下降,大脑对应的区域出现重塑,代偿失传入的损失,主要涉及外周与中枢系统的功能异常。近年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耳鸣的形成由于听觉皮层的不良重组所致。耳鸣一般伴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声音刺激时受损听觉区域被相邻未受损调音神经元补偿,而该相邻神经元缺乏旁抑制作用,从而继续进行自发、同步神经元放点,编码耳鸣频率的听觉神经元过渡活动从而产生耳鸣。耳鸣患者自觉耳内有声响、响度不一,其出现或为间歇性,或为持续性,高音耳鸣可使病人烦恼,影响睡眠与工作,有时耳鸣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目前,耳鸣存在发病率高、发病机制不清、伴随症状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0003]目前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治疗耳鸣或者帮助患者康复的方法主要是,如果患者是某个频率的耳鸣比如8000Hz,医生就会帮患者找一段音乐,通过医生手动在电脑上将这段音乐中8000Hz频率前后范围内的部分消除掉,再将消除掉这段频率过后的音乐给到患者回家去听。每天多次特定时长地听,这样慢慢就可以消除这部分频率的耳鸣症状。上述方法就是通过去掉可引起患者耳鸣部分频率的音乐,覆盖掉患者耳内的耳鸣声,通过不断训练和适应,逐渐降低并消除编码耳鸣频率的听觉神经元对受损听觉区域的调音神经元补充,从而达到通过“旁抑制”治疗耳鸣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因为每个患者的耳鸣频率不同,需要医生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频率耳鸣症状来进行人工手动的去调整音乐,效率比较低;同时有些音乐根本不是患者喜欢听的,而且手动消除频率的精准度也不够。然而目前却没有可以让患者自己来进行耳鸣频率滤波的调整的耳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内部规则布设有电源模块、DSP模块、蓝牙模块、放大合成器、滤波器、喇叭单体及控制面板,所述耳机壳体的正面侧壁内固定嵌设有若干二极管信号灯。
[0007]作为优选,所述耳机壳体的正面侧壁内滑动卡接有控制按钮,所述耳机壳体的侧面侧壁内滑动卡接有调节按钮。
[0008]作为优选,所述耳机壳体的背面上端处转动连接有耳挂,所述耳机壳体的背面出声孔外侧滑动套接有胶帽。
[0009]作为优选,所述DSP模块、所述蓝牙模块、所述放大合成器、所述滤波器、所述喇叭
单体及所述控制面板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蓝牙模块、所述放大合成器、所述滤波器、所述喇叭单体、所述控制面板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所述DSP模块信号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滤波器包括带阻滤波器主体,所述带阻滤波器主体的正前方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侧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压调节器。
[0012]作为优选,所述带阻滤波器主体的正面内侧规则设有若干谐振腔,若干所述谐振腔之间形成耦合腔。
[0013]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铁的背面通过弹簧连接有耦合螺杆,所述耦合螺杆与所述耦合腔的位置相对应。
[0014]作为优选,所述电压调节器通过微型控制器与所述调节按钮信号连接,所述电压调节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二极管信号灯信号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面板相抵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适用范围广,通过在常规耳机中添加一个体积极小的滤波器,不同的患者可以自行动手去调整消除音乐中耳鸣频率的部分,不需要医生挨个地手动为病人过滤音乐,同时病人通过这款耳机可以去听任何自己喜欢听的音乐,不会受到医生选择音乐的限制;
[0018]2.该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可以通过耳机上的按钮来进行耳鸣频率的滤波调节,操作方便,同时耳机内特别设计的滤波器,滤波效果精准,可以达到有效的“旁抑制”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专利技术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专利技术中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专利技术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专利技术中滤波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专利技术的模块结构工作原理图;
[0024]图6为专利技术中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
[0025]图中:
[0026]1、耳机壳体;11、控制按钮;12、调节按钮;13、耳挂;14、胶帽;
[0027]2、电源模块;
[0028]3、DSP模块;
[0029]4、蓝牙模块;
[0030]5、放大合成器;
[0031]6、滤波器;61、带阻滤波器主体;611、谐振腔;62、电磁铁;621、弹簧;622、耦合螺杆;63、电压调节器;
[0032]7、喇叭单体;
[0033]8、控制面板;
[0034]9、二极管信号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专利技术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专利技术,而不是全部的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专利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专利技术,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正”、“背”、“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7]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请参阅图1

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
[0039]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如图1

图4所示,包括耳机壳体1,耳机壳体1内部规则布设有电源模块2、DSP模块3、蓝牙模块4、放大合成器5、滤波器6、喇叭单体7及控制面板8,耳机壳体1的正面侧壁内固定嵌设有若干二极管信号灯9。
[0040]本实施例中,耳机壳体1的正面侧壁内滑动卡接有控制按钮11,耳机壳体1的侧面侧壁内滑动卡接有调节按钮12。
[0041]进一步地,耳机壳体1的背面上端处转动连接有耳挂13,通过耳挂13便于佩戴,使耳机不易掉落。
[0042]进一步地,耳机壳体1的背面出声孔外侧滑动套接有胶帽14,便于用户入耳式佩戴,保证用户收听音乐的清晰度,减少外界杂音的影像。
[0043]本实施例中,DSP模块3、蓝牙模块4、放大合成器5、滤波器6、喇叭单体7及控制面板8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包括耳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1)内部规则布设有电源模块(2)、DSP模块(3)、蓝牙模块(4)、放大合成器(5)、滤波器(6)、喇叭单体(7)及控制面板(8),所述耳机壳体(1)的正面侧壁内固定嵌设有若干二极管信号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1)的正面侧壁内滑动卡接有控制按钮(11),所述耳机壳体(1)的侧面侧壁内滑动卡接有调节按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1)的背面上端处转动连接有耳挂(13),所述耳机壳体(1)的背面出声孔外侧滑动套接有胶帽(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DSP模块(3)、所述蓝牙模块(4)、所述放大合成器(5)、所述滤波器(6)、所述喇叭单体(7)及所述控制面板(8)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2)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耳鸣的滤波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模块(4)、所述放大合成器(5)、所述滤波器(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敏倩杨海弟
申请(专利权)人:杨海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